丹尼尔·布尔斯廷

✍ dations ◷ 2025-04-27 05:01:08 #1914年出生,2004年逝世,美国历史学家,死于肺炎的人,哈佛大学校友,耶鲁法学院校友,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校友,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美国图书馆学家

丹尼尔·布尔斯廷(,1914年10月1日-2004年2月28日),美国历史学家、博物学家和前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

1914年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2004年2月28日因肺炎在华盛顿去世。

他一生中出版过20多本著作,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是两套三部曲——《美国人》三部曲和人类文明史三部曲。

他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代,父亲是一个律师,在一次为一个犹太工厂主辩护时,得罪了当地的反犹主义者,全家被迫离开佐治亚州,迁移到北方的俄克拉何马州,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在哈佛大学完成英国历史和文学的本科学业后,他获得了罗德奖学金的资助,前往牛津大学攻读法律,并通过了英国律师考试,成为了少数可以在英国高等法庭出庭辩护的美国人之一。1940年,他回到美国后在耶鲁大学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子承父业当上了一名律师。他的第一本书就叫作《神秘的法学》。

1944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一个教职,从此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学术生涯。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法律研究,而将兴趣转移到了历史研究上。在读书期间,他曾经有一个独特的学术观点,认为美国人实用主义和注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并非来自某种教条或信仰,而是在定居北美大陆的过程中,在环境的磨炼下自然形成了。这个观点可能构成了他后来写作《美国人》三部曲的主要动机。

1958年,《美国人》的第一卷《殖民之历程》出版,后面的两卷《建国之历程》和《民主之历程》分别于1965年和1973年出版。这三部曲以150万字的篇幅,全景式的展现了美国从殖民地一直到当代的400年间的历史发展,引起了轰动。布尔斯廷也因此确定了美国史专家的学术地位。这套三部曲获得很多奖项,最后一本《民主历程》还夺得了1973年普利策最佳历史学著作。

布尔斯廷在哈佛大学做学生时,曾一度信仰过左翼的激进主义思想,并在1938年短暂参加过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后来因对斯大林主义和苏德达成互不侵犯条约的失望,而退出了该小组。1953年,他因这段经历受到了众议院非美委员会质询,他作出了妥协,提供了该小组其他参加者的名单。这件事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受争议的事件,60年代末美国学生运动高涨时,他的课因此受到抵制,他本人也遭到学生的冲击,为此他不得不离开了已经执教25年的芝加哥大学,前往史密森博物馆担任馆长。

布尔斯廷是美国学术圈内有名的酷爱读书的学者。1975年福特总统提名他担任国会图书馆第12任馆长,他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去世后,现任馆长詹姆斯·贝灵顿(James H. Billington)这样评价他的贡献:“他建立了国会图书馆图书资料中心,在全美国积极推动阅读。他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扫除无知和愚昧,他也十分关心如何恢复人们对阅读的兴趣。他发起了重修杰弗逊大楼的计划,并争取到了国会的支持,使其重新成为了美国读书人的圣殿。......他是一个为书而生的人,是上帝赐给美国的礼物。”


在日常生活中,布尔斯廷有早期清教徒的特点,生活态度严肃保守,不喜欢打领带,而喜欢戴领结。他也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学者,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作。以至在审议他担任国会图书馆馆长的听证会上,好几个参议员要求他如果担任这个职务,就不能把精力放在写作上。他最后只答应不在工作时间写作,其他时间——周末、每个工作日的晚上和清晨——依然笔耕不缀。

在国会图书馆工作期间,布尔斯廷得以写下他的煌煌巨著人类文明史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1983年出版的专注于科技与地理领域的《发现者:人类发现世界与自我的历史》。其后,又在1992年出版了专注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创造者:富于想象力的巨人们的历史》。以及1995年出版的专注与哲学文化领域的《探索者:人类不懈理解世界的故事》。

1987年,布尔斯廷主动辞去了国会图书馆的工作,过上了退休生活。在1995年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探索者》的结尾,他这样写道:“身处两个永恒——逝去的往昔和未知的将来——之间,我们从未停止追寻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感。”这句话也是他的一生的最好写照。

相关

  • 成员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名额为五个,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未变;其中,中国的代表权在1971年时,通过联合国大会
  • 篮氏贾第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德尔布吕克马克斯·路德维希·亨宁·德尔布吕克(德语:Max Ludwig Henning Delbrück,1906年9月4日-1981年3月9日),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学家,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奖者之一。马克斯
  • Sparq新世纪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NCIC),是台湾民营电信固网公司之一,是由台湾远东集团及新加坡电信、统一企业等企业投资成立之固网公司,2001年2月14日取得固网执照并于同年开台营运
  • 海尔蒙特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Jan Baptista van Helmont,1579年1月12日-1644年12月30日;姓又译范赫蒙),弗拉芒化学家、生理学家、医生。他将四元素说中的四种元素削减为水和空气,
  • 附果附果(英语:Accessory fruit,或称为假果)指子房以外的其他之构造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之为假果,而是由花萼、花冠,甚至是整个花体序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其结构比正常果实复杂得多。相对
  • 蛇莓蛇莓(学名:Duchesnea indica)为蔷薇科蛇莓属的植物。多年生匍匐草本,有柔毛。复叶,小叶三枚。夏季开黄色花,花单生叶腋。果实为聚合的暗红色瘦果。花托至果期膨大呈头状,海绵质,红色
  • 月令月令是上古华夏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
  • 恩斯特·特勒尔奇恩斯特·特勒尔奇(德语:Ernst Peter Wilhelm Troeltsch 1865年2月17日-1923年2月1日)德国自由派新教神学家,宗教哲学和历史哲学作家,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家,宗教史学派(英语:History of
  • 我为喜剧狂 (第3季)《我为喜剧狂》(英文:是美国的一部情景喜剧,其第3季于2008年10月30日至2009年5月14日通过全国广播公司在美国播出,一共有2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