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斯·扬颂斯

✍ dations ◷ 2024-12-22 20:09:37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43年出生,2019年逝世,20世纪指挥家,21世纪指挥家,拉脱维亚指挥

马里斯·伊瓦尔斯·乔治·扬颂斯(拉脱维亚语: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1943年1月14日-2019年11月30日)生于里加,拉脱维亚指挥家。其父亲阿尔维兹·杨松斯(英语:Arvīds Jansons)也是一名指挥家,母亲伊赖达·杨松斯(Iraida Jansons)是犹太女中音歌唱家,曾为里加歌剧院的首席歌手。

杨松斯童年时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在里加歌剧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他的父亲获得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而被前苏联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选中作为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助理。1956年举家迁往列宁格勒,杨松斯自此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指挥专业,同时他的小提琴水平仍旧是学校最棒的。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的杨松斯,1969年得到了去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他在维也纳师从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和卡尔·厄斯特赖歇尔(英语:Karl Österreicher),同时在萨尔兹堡,他又有幸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点拨,并被卡拉扬选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助理。1971年,杨松斯获得了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的第二名,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次登台。1973年,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副首席指挥的职位,并担任穆拉文斯基的助理。在此期间,杨松斯不但深受穆拉文斯基的影响,而且也随同穆拉文斯基进行了多次世界巡演。在穆拉文斯基逝世后,杨松斯仍然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与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尤里·捷米尔卡诺夫合作密切。

1979年,杨松斯担任奥斯陆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至2000年,在杨松斯的带领下,奥斯陆爱乐乐团从北欧一个小乐团已经跃升为国际上一流乐团。1992年,杨松斯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1997年到2004年,担任匹斯堡交响乐团(英语: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音乐总监。2001年被推举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会员(1999)。2003年,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4年,杨松斯欣然接受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至此,杨松斯成为了少有的同时担任欧洲两个顶级乐团首席指挥的指挥家。除此以外,他在1992年初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时,就与之建立了亲密、融洽、特殊的友好合作关系。2006年,杨松斯首度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在这场音乐会中选择了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和莫扎特的《费加洛婚礼序曲》等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并当选为维也纳爱乐乐团2006年度的年度指挥家。在2012年,杨松斯再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此纪念杨松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20周年。

在1996年的奥斯陆,杨松斯曾与死神擦肩而过。1996年的4月25日,杨松斯在奥斯陆指挥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在演出最后一幕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指挥台上。由于当时杨松斯没有选择在身体很糟糕的情况下停止指挥,造成了他日后很严重的心脏问题。此后,他一直在瑞士疗养,后来匹兹堡的外科医师在他的胸口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以帮助他的心脏正常工作。而在1984年11月21日,杨松斯的父亲阿维德·杨松斯,在曼彻斯特指挥哈雷乐团的音乐会上,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当时,杨松斯正在米德尔斯堡率领奥斯陆爱乐乐团进行他们在英国的首次巡演,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他秉着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意识,坚持完成了演出任务。杨松斯曾表示,由于遭受欧洲和美国的时差问题,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2004年杨松斯离开了美国的匹兹堡交响乐团。而此后,杨松斯也很少指挥歌剧,直到2006年,杨松斯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英语: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 (opera))》(导演Martin Kušej),是其1996年后首次指挥歌剧;2011年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了音乐会版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6月至7月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荷兰歌剧院演出了十场《叶甫盖尼·奥涅金》(导演Stefan Herheim)。重返指挥台的杨松斯,仍旧继续着他对音乐的热情和他“音乐不能停”的精神。

杨松斯2019年11月30日于圣彼得堡逝世,享寿76岁。

杨松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杨松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及东欧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杨松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色。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一种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和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杨松斯近几年极为注重的方面。这些特点都是杨松斯受到穆拉文斯基和卡拉扬两位大师的点拨,以及自己多年在乐坛上潜心研究的结果。很多人喜欢将杨松斯和当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西蒙·拉特进行对比,说杨松斯是当代的富特文格勒,而拉特是当代的托斯卡尼尼。杨松斯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富特文格勒一直是杨松斯最崇拜的指挥家,而杨松斯也一直以富特文格勒为自己的标杆。作为当今古典乐坛中流砥柱的指挥家,杨松斯指挥的音乐会场场爆满,而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票房保证”。

对于音色上的处理,似乎是俄系指挥家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杨松斯的音色却一直很有自己的特点。从200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听到,杨松斯善于通过突出弦乐的中低声部增加音色的厚重感和流动感。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常只有6把大提琴,而杨松斯指挥的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却出现了8把大提琴,足见杨松斯对于弦乐的中低声部的重视。可以说,杨松斯对于音色的考究,在当今指挥家中是很独树一帜的。与当今很多指挥家偏于明朗的音色不同,杨松斯的音色偏向于厚重,同时铜管乐声部又不乏嘹亮;并且打击乐声部与管弦乐声部的融合又非常的融洽,丝毫没有突兀或者是凌驾于乐团之上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浪漫主义后期作品的复杂的情感时,就更显得游刃有余。而杨松斯指挥下的合唱团,更是有了一种神圣的味道。杨松斯的合唱团的音色空明而纯洁,细腻而富于变化,在演唱一些宗教作品比如安魂曲的时候,更突显出了一种圣洁的味道。也许,这与杨松斯从小生活在歌剧院,对人声比较敏感有关。在2008年卢塞恩音乐节上,杨松斯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的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中,圣洁的合唱更让这部作品焕发出夺目的色彩。在唱片中,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约瑟夫·海顿的《第十四号“管乐队”弥撒》,以及跟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的《德沃夏克安魂曲》,普朗克《荣耀颂》中也能听到他对合唱团音色独特的处理。

现在,杨松斯指挥下的两个乐团也各保持着自己在音色上的特点。杨松斯指挥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现出的是一种偏暖,柔和的色彩。作品中充满着古典主义人文精神的色彩。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前任首席指挥伯纳德·海廷克在评价杨松斯时曾说:“这个乐团在里卡多·夏伊时代丢失的传统音色又被杨松斯找回来了。”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出一种亮丽、洁净的音色。乐团各声部之间的层次感也特别的清晰。在这种音色下的音乐作品,线条和细节更清晰,演绎作品的效果也更加客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杨松斯指挥棒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献给我们的是古典音乐的酒神精神,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给我们太阳神精神。

杨松斯比较擅长的作曲家有: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柏辽兹,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理查德·施特劳斯等等。同时,他的古斯塔夫·马勒,贝多芬,海顿,舒曼等人的部分作品也颇受好评。在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后,他又开始大量演出瓦格纳,布鲁克纳,勋伯格,马蒂努,奥涅格,曼努埃尔·德·法雅,雷斯皮基等人的作品。此外,杨松斯也大量首演了很多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比如2005年12月22日,他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演了汉斯·维尔纳·亨策于2003年创作的一部新作:《塞巴斯蒂安之梦》(Sebastian im traum)。杨松斯与奥斯陆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版本之一。而在2006年,杨松斯与世界上几大一流乐团合作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的发行,也让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作曲家又一次活跃在了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的视线里。而作为杨松斯处理德奥系作品也不逊色于其他指挥家的证明,他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人的部分交响曲录音也颇受好评。而目前,杨松斯正在着手于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马勒交响曲全集,以及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同时,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也在录制马勒的部分交响曲。

相关

  • 德国驻日大使馆德国驻日大使馆(德语:Deutsche Botschaft Tokyo、日语:駐日ドイツ大使館),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日本国设置的外交代表机构,亦为德国规模最大的驻外使馆之一,馆址位于东京港区的南麻
  • 类风湿因子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类风湿因子(英语:rheumatoid factor,RF)是
  • 交换配偶交换配偶,简称换偶,是指两对以上的伴侣(婚姻关系或民事结合或同居关系)互相交换配偶进行性交,古称易内、通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庆封与卢蒲嫳易内之事,清朝杜乡渔隐《野
  • 顽固性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台北自来水事业处台北自来水事业处,简称北水处,1977年成立,是台北市政府的直属机关。其成立之目的在于提供台北自来水并供应充足水量,成立至今有30余年。除了供应自来水,管理和调配水资源也是其工
  • 铁托主义铁托主义(塞尔维亚语:Titoizam;英语:Titoism)是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命名的一种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铁托主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铁
  • 勇闯夺命岛《勇闯夺命岛》(英语:The Rock)是一部于1996年上映的美国动作片,为迈克尔·贝执导,唐·辛普森与杰瑞·布洛克海默监制。由肖恩·康纳利、尼古拉斯·凯奇与艾德·哈里斯等人主演。
  • 布赖恩·梅茨格布赖恩·D·梅茨格(英语:Brian D. Metzger,1980年或1981年-),生于艾奥瓦州伯灵顿,美国天体物理学家。2003年获艾奥瓦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
  • 罗伯特·兰登罗伯特·兰登教授(Robert Langdon)是美国作家丹·布朗小说中的虚构角色,是哈佛大学宗教象征和符号学教授。兰登教授最早出场于丹·布朗2000年的小说《天使与魔鬼》,随后在《达·
  • 海岸贝拉海岸贝拉(葡萄牙语:Beira Litoral)位于葡萄牙,是一个存在于1936-1976年的葡萄牙历史省份。首府为科英布拉。如今,该区域主要位于中部大区,小部分位于北部大区 (葡萄牙),横跨阿威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