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学派

✍ dations ◷ 2025-04-04 11:45:16 #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法语:École des Annales)是一个史学流派,得名自法国学术刊《经济社会史年鉴》(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这份刊物在1946年改名《经济、社会与文化年鉴》(Annales. Economies, sociétés, civilisations),1994年又改为《历史与社会科学年鉴》(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年鉴学派以采取社会科学的历史观著称。年鉴学派为1929年由当时任教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马克·布洛赫与费夫尔创始。他们结合了地理学、历史学与社会学。他们依循社会科学的历史观,但又不像大多同时期的史家般过度强调。这样的态度使得年鉴学派较强调一段长时期的历史架构,看重地理、物质等因素对历史的影响,也衍伸出心态史的研究。此种态度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即为布劳岱尔──此学派最出名的学者──之《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年鉴学派的继承学者,如具有代表性的埃玛纽埃尔·勒华拉杜里与勒高夫,转而强调以文化史、经济史的观点研究历史。年鉴学派形成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史学危机。当时史学主流实证史学的方法论受到质疑与挑战,其领域限于政治、军事和外交史,也过于狭窄:487-489。一战之后,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重点建设当地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当时斯特拉斯堡大学游离于实证史学传统的学术体制以外,有空间让新史学成长,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的两位教授: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对传统史学的反思逐渐成熟,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与地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常交流讨论,定期举行报告会。1928年布洛克提出创办杂志,翌年1月15日,《经济社会史年鉴》正式问世。学报一反传统史学只重视政治、军事、外交和大人物的倾向,转而着重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并提出要打破史学研究的专业局限和学术局限。《经济社会史年鉴》是史学期刊,却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色彩。其编委会中有10人,主编是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编委8人除4个是历史学家外,还有地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各1人,具备了跨学科研究的阵容和力量。《经济社会史年鉴》迅速成为新史学的代表:495-496,使新史学拥有自己的阵地,此后年鉴学派以不断问世的论文和著作赢得了名声。1929年《经济社会史年鉴》的创刊标志着年鉴学派成立,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则被视作年鉴学派的始创人:493-494、497。年鉴学派第一代的两位先驱,分别是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吕西安·费弗尔尤其注重地理环境对于人文的影响,曾发表《菲利普二世与孔德地区》(Philippe II et la Franche-Comté)、《地理环境和人类进化》(La Terre et l'évolution humaine),描述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的紧密关系,但他更注意的是“人类地理学”,即注意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行为又将如何参与地理改造。后来吕西安·费弗尔受了贝尔的影响,强调历史学必须全面兼顾,批评旧式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还撰文《为新史学而战》(Combats pour l'histoire),确立新一代的史学必须是“科学的、综合的、比较的、全面的”,他晚年将重心转向思想史,从经济蜕变中观察教会制度史,在《马丁路德的命运》(Un Destin. Martin Luther)的著作中,就力图把马丁路德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借此解释新教的影响。另一位先驱布洛克比吕西安·费弗尔更致力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探讨,他相当欣赏涂尔干的社会学,甚至将其视为史学研究的工具,在《法国乡村史》(Les Caractères originaux de l'histoire rurale française)中就深入探讨了中世纪法国农民和农奴的生活状况、土地型态、收成制度、耕作技能,力图把各种历史事件贯串起来,以揭示法国农业的历史转变。他的另一巨作《封建社会》(La société féodale)研究西洋中古封建制度,突破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封建社会的定界,不再把封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的生产方式,他认为封建社会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环境”,封建社会的统治与依附、富贵与贫穷皆具有紧密的联系。年鉴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布劳岱尔,他21岁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北非阿尔及利亚执教,因长年居住在北非,截然不同的环境开拓了他治史的视野,也许是从北非眺望地中海与身在欧洲的看到的地中海有不同的感受,他开始着手菲利浦时代的地中海沿岸历史,1937年布劳岱尔在返法的船上与费夫贺巧遇,受了费夫贺的影响,他开始写作有关地中海的书,1949年出版了《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époque de Philippe II)得到了热烈的回响,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地理环境,论述人文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历史,跟老师费夫贺一样,布劳岱尔以地中海沿岸的民族性格表示地理环境对人文的深远作用。第二部分讨论社菲利浦二世帝国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布劳岱尔不从个别历史人物的角度作解释,而是把个人与事件放在大环境之中观察,亦即所谓的“总体历史”法语:(histoire totale)。第三部分则是纯史实叙述。三个部分所代表的历史时间皆不同,第三部分叙述的政治事件呈现的时间很短暂,第二部分涉及经济活动,影响的历史时间较长,而第一层中地理因素影响历史的的因素最长。在此之前很少有历史家重视历史的空间,而布劳岱尔强调“长时间”的重要性,首开风气。费夫贺一直期望布劳岱尔能写一部关于物质文明的书,布劳岱尔花了近二十五年才完成这部三册的巨作《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册分述各种数据、食物、住宅等,第二册则是从结构视野谈各类商人、贸易工具及欧洲以外的市场经济,第三册穿越时空讨论各国各时期的经济,资本主义兴起对欧洲的冲击等。布劳岱尔将日常生活视为经济底层,中层是较有计划、体系的“经济生活”(vie économique),最上层是资本主义机制。而他对于资本主义的概念也有异于马克思,只谈论贸易与流通,不论劳动与生产。全书横贯四百年,是继《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之后另一部“长时段”的历史。年鉴学派到了第三代时发展已经十分蓬勃,第三代的成员承接布劳岱尔的路线,勒华拉杜里所著的《蒙大犹 (书)(英语:Montaillou (book))》(Montaillou)是对社会史及文化史具有企图心的研究,他不似布劳岱尔和其他年鉴学派的前辈去探讨大范围的历史,反而以法国南部村庄的居民主题,这种从沙见世界的思维,后来被称作“微观历史”(microhistoire),此种历史虽蔚为风潮但仍有其缺陷存在,英国历史家彼得‧柏克就毫不客气的提出疑问,表示他不明白蒙大犹这个小山村能代表哪个较大的单位,在他看来《蒙大犹》一部分的成功是搭上了地域意识(regionalism)的浪潮。不过,这并不足以否定勒华拉杜里,因为他在没有文献的情况下,巧妙的利用树干的年轮中寻找气候的变迁资料,重建了葡萄收成情况并依此写出《朗格多克的农民》(Les paysans du Languedoc),此书的特色除了跨越两百年的长时段以外,还参考了佛洛依德的理论,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是第三代的年鉴学派的特色,其中最杰出的莫过于勒高夫,他发表《炼狱的诞生》(La naissance du purgatoire),探讨人们对死后世界呈现的变迁史,勒高夫相信炼狱观念的兴起是构成封建基督教转化原因,另外他也发表关于心态史的专书《心态史:一个模糊不清的历史》(Mentalités: une histoire des ambiguïtés),指出心态史的集体特征,即一种历史心态的产生是一个同时代的人所共有的,而非个体的内容。经过了一甲子的时间,年鉴学派的第四代已经出现了,他们是雷凡尔(Jacques Revel)、夏尔提埃(Roger Chartier)、布基耶尔(André Burguière),新生代的年鉴学派史家有回流反扑的趋势,一方面他们继承年鉴学派的传统“跨学科式的历史研究”,一方面也大胆挑战第一、二代年鉴学派所树立的典范,研究范围逐渐从经济与社会史转向心态史,成为新文化史的开端。年鉴学派不单纯是学派,而是法国史学界一场追求创新、改进历史解释的运动,提出要打破史学研究的专业局限和学术局限,通过与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合,打破传统史学模式:487、496。年鉴学派认为:“历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类过去的科学。”划清史学与历史哲学的界线,使史学向科学靠拢:40-41。年鉴学派提倡“整体的历史”,注重历史的长时段发展,且跨学科的研究,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纳入历史学中的概念,为历史研究开了一扇窗,从此历史学家的研究范畴由政治史转移到社会史、文化史。年鉴学派缘起于1929年由费夫尔与布洛赫所发行的《社会经济史学报》(Annales d'histoire économique et sociale),他们承接贝尔(Henri Berr)的《历史社会杂志》与涂尔干的《社会学报》,而“年鉴式”的史学写作即为此类的学者所不屑,因此若将Annales直译作年鉴,岂不讽刺至极,所以历史家汪荣祖认为不妨以音译作“安娜学派”。

相关

  • 数位鉴识数字鉴识(有时又被称作数字鉴识科学、数字取证)乃是鉴识科学的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在针对数字设备中的内容进行调查与撤销,这常常是与电脑犯罪有所相关。数字鉴识一词原本是与电脑
  • N01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1(麻醉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宇宙年龄宇宙年龄是指自宇宙大爆炸开始至今所经历的宇宙历史时间,当今天文学界理论和观测皆一致认为这个年龄介于137-138亿年之间。这个不确定的区间是从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的共识
  • 波塞东龙波塞东龙属(属名:Sauroposeidon)又名蜥海神龙,是蜥脚下目巨龙形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波塞东龙是种大型四足草食性恐龙,前肢长于后肢,身体形态类似现代长颈鹿。白垩纪的
  • 汉斯·德默尔特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德语:Hans Georg Dehmelt,1922年9月2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8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汉斯·德默尔特出生于德国格尔利茨,在柏林长大的。194
  • VBCI步兵战车VBCI步兵坦克(法语:Véhicule Blindé de Combat d'Infanterie)为新一代法国轮式步兵战车。VBCI的车体由铝合金制造,外部覆盖特种钢和钛合金模块装甲。底盘为8x8全驱动结构,具有
  • 排气消化系统(消化道)气体或胃肠气、胃肠气胀,俗称屁(flatulence),亦称矢气,指动物消化道肛门排出的气体。有研究指出,牛羊等反刍动物放屁所产生的甲烷可能导致全球暖化。屁的主要气体来
  • 文字冒险游戏互动式小说,一般也称作文字冒险游戏,是以文字输入输出为主的一种冒险游戏。此类型游戏以软件模拟情境,令玩家使用文字指令控制角色,以影响周边的情境。其运作方式可以理解成是用
  • 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燃烧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
  • 西方墨点法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