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腾冲线

✍ dations ◷ 2025-08-22 02:39:42 #黑河-腾冲线

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原称瑷珲-腾冲线、爱辉-腾冲线,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旧称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大致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黑河(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1935年的胡焕庸给出数据和2000年数据不同的原因是1935年的中国包括外蒙古),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古时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低,以草原、沙漠和高原为主,古时以游牧民族为主要居民。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黑河 - 腾冲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则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宋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此前无人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黑河 - 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多年后,美国学者将之称为“胡焕庸线”。黑河 - 腾冲线主要描述了中国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其于193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2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这张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全国各区县人口数据并手绘而成的点子密度图上,胡焕庸沿黑龙江黑河(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画出一条人口分布悬殊的界线。

瑷珲-腾冲线的概念,于1935年由地理学家胡焕庸首次提出。他根据1933年的人口分布图与人口密度图,提出了此概念。在该年《地理学报》第二期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写到:

该文中所附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是中国的第一张全国人口密度图;该文后来还陆续被美国《地理学评论》及英、德等国的著名地理期刊介绍或转载。

1987年,胡焕庸根据中国大陆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排除二战后外蒙古独立等导致中国版图变动的因素,得出:

在1956年以前,这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以两端的城市命名为“瑷珲-腾冲线”。1956年11月,瑷珲县改名为爱辉县,故分界线的名称也随之变成“爱辉-腾冲线”。到了1983年4月,爱辉县被撤销及并入黑河市,此后名称则变为现在所用的“黑河-腾冲线”。

相关

  • 141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国定古迹国定古迹是指由中华民国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审查指定并办理公告的人类为生活需要所营建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建造物及附属设施群,属“古迹、历史建筑、聚落”类文化
  • 杨弦杨弦(1950年11月2日-)生于台湾花莲,台湾民谣歌手,母亲为会计,父亲担任国民党花莲县党部主任委员,于杨弦四岁时过世。父亲逝世后,移居台北,与母亲相依为命。大学时代进入台大农化系,在
  • 李艺真李艺真(韩语:이예진,1989年5月30日-),英文名Amy Lee,艺名Ailee(에일리),美籍韩裔歌手、演员。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在新泽西州成长,毕业于苏格兰平原高中,曾就读佩斯大学,现休学中。
  • 刘诺一刘诺一(法语:Noé,2010年10月10日-)是演员刘烨和法籍犹太裔妻子安娜伊思·马田(Anais Martane)的儿子。2015年,与父亲刘烨参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而走红。2015年
  • 周赖恩周赖恩(Ryan Chew,1996年8月12日-),美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周赖恩为美国加州橙县羽毛球俱乐部的创办人周森泉的孙儿,他的哥哥周菲利浦也是美国国家羽毛球队成员和奥运代表。2012年
  • 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法语:Comité national du rassemblement et du développement;英语:National Committee of Reconciliation and Development)是2021年9月5日在几内亚成立的军政府,现于几内亚实际掌权。2021年9月5日,非洲西海岸国家几内亚发生军事政变,几内亚陆军上校马马迪·敦布亚组建“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并且将在18个月的过渡期内领导几内亚。
  • 郝庆山郝庆山(1917年-198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1942年,郝庆山参加民兵,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侵华日军在郝庆山的家乡郝白土村周围修筑了多座碉堡。为打击日伪军的气焰,郝庆山率领民兵多次捕捉伪军、敌特,夺取4把枪支。他率部多次在夜间潜入定县县城,先后处决日军翻译官与特务班长,抓获伪税务局长和拒绝为农民减少地租与利息的地主。他数次带领游击队员乔装日军特务队,奇袭日伪军炮楼,驻定县的日军曾悬赏200万元捉拿他。郝庆山还多次组织民兵炸毁日伪军用机车、破坏铁路交通线。19
  • 郝俊海郝俊海(1975年6月-),河北张北人,汉族,无党派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北地区代表。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费尔南多·阿措里费尔南多·阿措里(意大利语:Fernando Atzori,1942年6月1日-2020年11月9日),意大利男子拳击运动员。他曾代表意大利参加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拳击比赛,获得男子蝇量级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