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号列表

✍ dations ◷ 2025-11-05 20:50:37 #唐朝年号列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为主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的一个朝代,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公元690年,武则天代唐称帝,建立武周。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继位,恢复唐朝。到公元907年由朱温建立的后梁取代为止,共历时290年。

唐朝延续著汉武帝时期以来的年号纪年法。唐朝的年号特点有四点:其一,逾年改元和当年改元并存。其二,年号数量多、改元频繁,约占中国年号总数的8.23%,是中国古代年号数量较多的朝代之一。其三,始创年号编制新方法,从前任帝王年号中各选取一字组合成新的年号,比如“贞元”便由“贞观”“开元”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其四,出现重复使用的年号,比如唐高宗和唐肃宗各自使用“上元”年号。

唐朝改元的原因,主要有新君即位、祥瑞、祭祀、祈福消灾、重大政治事件等五类。年号也反映了唐朝皇帝的思想内涵:例如武则天的光宅、永昌、天授、如意、神功,充满了吉利祥瑞的语意;长寿、延载、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久视、长安,反映了武则天晚年渴望长寿的强烈心理。唐朝亦有不少的人事物,在当代及后世以年号来冠名及命名,举例有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都颇有成就的“贞观之治”及“开元盛世”,记录唐太宗与大臣问答名言的“贞观政要”,因唐高宗泰山封禅而改名的“乾封县”,乾封年间铸造的“乾封泉宝”,卢纶等10位诗人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等等。

唐朝20多位皇帝当中,使用的年号最多、改元最为频繁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唐高宗在位33年,使用了14个年号;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了14个年号,且几乎每年更换一次,甚至有一年内更改两次,如果把太后临朝称制期间计入,则使用了20个年号。武则天还依照周历更改正朔,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一月,沿用到久视元年十月就恢复成旧正朔。唐肃宗时也曾短暂改制,去年号,采帝王纪年,以子月为岁首;经历了七个月后,恢复成年号纪年及正月为岁首的制度。

下表列出唐朝(包括武周)使用的76个年号,以及预定启用但后来取消的通干、永新2个年号。年号含义以段勇、何磊、王晓、刘新方四位学者的论文研究为主,无结论则以空白表示。各年号的使用时间出自刘昫《旧唐书》、欧阳脩《新唐书》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

相关

  • 瓦埃勒瓦埃勒 (丹麦语:Vejle,丹麦语发音: )是位于丹麦南丹麦大区的一个城市。2008年时,瓦埃勒有人口50,213人,整个瓦埃勒自治市有人口104,933人。是南丹麦大区和瓦埃勒自治市地方议会所
  • 绥和绥和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Tuy Hòa/.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
  • 非洲野犬属非洲野犬(学名:Lycaon pictus),又名非洲猎犬、非洲豺犬或杂色狼,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灌木丛以及稀疏林地的一种犬科动物,是非洲野犬属下唯一一种。非洲野犬的毛色与其他犬科动物有
  • SDSLSDSL是DSL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简单的媒体转换器取代了昂贵复杂的DSL和DSLAM,避免了把IP数据包转换为ATM数据元的麻烦。SDSL实现了可在一对普通铜线上,以上下对
  • 平野聪 (历史学家)平野 聡(1970年7月13日-)是一名日本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取得了法学博士,目前担任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専攻是亚洲政治外交史。2004年 三得利学艺奖(思想・历史部
  • 幅移键控幅度偏移调制,又称幅移键控、幅度键移(英语:Amplitude-shift keying,ASK)是通过载波的幅度变化来表示数字信号的一种幅度调制方式。在一个ASK系统中,二进制符号1会通过一个固定幅
  • 段补段补(?-?),字希仲,山西阳曲县人,陕西临洮府兰州军籍,明朝政治人物。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进士。授直隶曲周县知县,调河间县,擢南京户部主事,以清廉能干闻名。晚年在五泉山依岩做洞,筑东
  • 东澳岛东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东南部万山群岛中部。岛屿总面积4.663平方公里。岛上人口约400人,主要居住于东澳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为广东4A级旅游景区。 地中海会在
  • 在麻布十番劝说 duet with Monta Mino“在麻布十番劝说 duet with Monta Mino”(日语:口説きながら麻布十番 duet with みの もんた)是SDN48的第4张单曲。于2011年12月28日由Universal Music LLC发售。
  • 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应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应(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 reaction)由脯胺酸催化的不对称羟醛反应。此反应以其在罗氏(Hajos、Parrish)和先灵公司(Eder、Sauer、Wiechert)的早期研究者的名字而命名。这是有机催化的早期例子,也是第一个实现的非金属催化的羟醛反应。 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 Hajos 和 Parrish 发现,如下图所示:他们以非手性的三酮作为原料,用天然存在的手性脯胺酸作为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