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海油康菲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

✍ dations ◷ 2025-10-28 08:20:32 #2011年中海油康菲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或“2011年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是指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自2011年6月中上旬以来发生油田溢油事件,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内地第一起大规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据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康菲”)统计,共有约700桶原油渗漏至渤海海面,另有约2,500桶矿物油油基泥浆渗漏并沉积到海床。国家海洋局表示,这次事故已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污染,大致相当于渤海面积的7%。9月5日,事发近3个月后康菲宣布油田全部停产。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则表示已完成四次大规模的生态调查工作,基本上掌握此次溢油对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生态的影响。国家海洋局初步调查结果认为这是一起完全可避免的责任事故。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陈先达等多位权威专家指出,这起事故完全是责任心缺失下的低级人为失误。C平台达到29口之多的海上钻井数量太多,进一步增加油层压力,导致井涌发生。中海油一人士证实,郯庐断裂带的确从蓬莱19-3下经过。资料显示,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活动较为频繁,曾在1975年引起海城地震、1668年引起郯城大地震。除郯庐断裂带,渤海底部还有另外一条著名地震带,即曾引发香河大地震的北西向断裂带。此次溢油事故,最棘手的即是B平台附近原本呈天然闭合状态的海底地层断裂带,在采油压力之下突然裂开,真正溢油点难以寻找,进而难以准确封堵。中海油和康菲成立有一个联合管理委员会,由双方成员组成,康菲为油田作业方。根据分成合同,油田的作业方可以掌握采油进度,全面负责油田的开发生产管理。非作业方中海油,只参与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的制定、大型投资及重大变更的审批。对于中海油来说,对油井的采油规划,更看重长期价值,而对外资来说,由于有合同限制,更看重短期价值,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规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则认为,这次渤海溢油事故,可能将对中海油广泛使用的“中外合作开发模式”形成挑战。有韩国媒体抱怨中国政府在此事故中的态度“过于秘密性和不顾邻国”“可以与日本政府在福岛事故中的态度相比”国家海洋局曾表态将代表国家向溢油事故责任方康菲中国索赔。提起索赔的将不仅是官方,部分养殖户和渔民同样在聘请律师,并开展了初步的证据收集工作。

相关

  • 自体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OrphanetOrphanet 是一个提供孤儿药物及罕见疾病信息的欧洲网站。该网站包含医生和病人等之信息。其行政办公室位于巴黎,其官方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是由BioMed Central(英语:BioM
  • 僵人综合征僵人综合征,也作僵体症候群(英语:stiff person syndrome 或 stiff man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失调症状,病因不明,病人临床表现为逐渐开始变得僵硬,肌肉强直等。僵人综合症主要
  • 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eardrum(亦称“耳膜”)和听骨链ossicles由三个听小骨构成。骨膜和听骨链形成一个力学系统,其功能是
  • 囊泡囊泡(英语:vesicle)在细胞生物学中指一类指体积相对较小的细胞内囊状构造,这些囊泡外围由至少一层的脂质双层分子膜构成,用来存放、消化或传送物质(例如细胞产物或废物)。液泡(vacuo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语: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是世界上仅次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世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出
  • 吸器吸器(英语:Haustorium)是由真菌菌丝形成特化构造,使容易从宿主身上吸收养分,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吸器,例如在活物寄生菌(英语:biotroph)之情形,系以细胞内吸器来插入细胞吸收营养
  • 致病原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比利时–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盟(绿色)布鲁塞尔b比利时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België;法语:Royaume de Belgique;德语:Königreich Belgien;英语:Kingdom of Belgium),通称比利时,西欧国
  • 氯化亚汞氯化亚汞(化学式:Hg2Cl2),俗称甘汞,室温下为无味白色至黄色的四方晶系晶体,是汞(I)的氯化物。少量的甘汞无毒,常用于制取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 也可在医药上用于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