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

✍ dations ◷ 2025-11-11 23:45:30 #国家图书馆,爱沙尼亚图书馆,1918年建立的博物馆

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爱沙尼亚语:Eesti Rahvusraamatukogu)是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座公共图书馆,也是爱沙尼亚的国家图书馆,并具有法定送存功能。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设立于1918年12月21日,不仅保存了爱沙尼亚的国家记忆和遗产,也成为一座文化中心,更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图书馆。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也是欧洲图书馆的成员之一。

根据《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法(爱沙尼亚语:Eesti Rahvusraamatukogu seadus)》,国家图书馆的职责为:

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于1918年12月21日由当时刚从苏俄独立的爱沙尼亚政府创立,最初的馆藏只有2,000余本书,当时将图书馆设于塔林托姆比亚城堡(英语:Toompea Castle)的两个房间内,且仅作为爱沙尼亚国会图书馆开放给国会议员。1919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规模迅速扩展,除了图书馆本身的收集和与各国图书馆的交流,大量的爱沙尼亚出版物被捐赠给书馆,使得馆藏量暴增。1935年,图书馆为馆内的第一本馆藏举行400周年纪念典礼,并在同年,图书馆建立馆藏管理系统,开始汇整爱沙尼亚和周边波罗的海国家的出版物及文献。

1940年代,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并接管多项事务,造成国家图书馆与各国图书馆的交流终止,且俄语出版物和书籍开始在图书馆具主导地位。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第二次独立后才慢慢恢复各项交流事务。1989年,爱沙尼亚政府恢复了图书馆原国家图书馆的法律地位。

目前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所在的建筑是由爱沙尼亚建筑师雷恩·卡普(英语:Raine Karp)及室内设计师苏列夫·瓦赫特拉(Sulev Vahtra)设计建造。为两栋位于塔琳的八层楼建筑,目前是波罗的海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2012年,图书馆对馆内进行部分整修,并更新设备系统。

相关

  • 林修二林修二(1914年-1944年6月5日),汉名林永修,另一笔名南山修。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南厅蔴豆支厅(今台南市麻豆区)。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英文科毕业。风车诗社同人。大学时期受到西胁顺
  • 手语新闻手语新闻,泛指于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报道节目时,由主播用手语报道新闻或用口语报道新闻时加插手语传译。
  • 伊里安查亚新几内亚(英语:New Guinea;巴布亚皮钦语:Niugini;印尼语:Papua)位于澳大利亚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岛屿。有时,本岛亦被称为“巴布亚”,但有时巴布亚亦单指本岛的一部分。此外,印尼官方过
  • 种牙植牙(英语:Dental implant)是一门以人工牙根安装假牙以弥补缺齿的牙齿修复技术。人工牙根又称为植体,植体会透过手术置入于缺齿位置的牙槽骨内,植体用作代替自然牙的牙根成为安装
  • 鹞可以指:
  • 秦仲达秦仲达(1923年-),曾名秦有斋,山东荣成人和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部长。1942年,秦仲达加入山东军区部队,在胶东军区后勤部工业研究室等工作并研制火
  • 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Armed helicopter)是装备了航空武器的军用直升机。按其用途可分为:按军种又可分为:
  • 鱼素主义鱼素主义(Pescetarianism)是指戒食红肉、禽类肉食,但仍进食海鲜(以鱼为主)的饮食习惯。鱼素者对各类型病菌、禽流感等疾病、肥胖、过敏等健康方面的担忧,因而放弃红白肉,改以鱼类来
  • 衡州衡州,中国古代的州。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置衡州,治所在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以衡山得名。辖境约当今湖南省衡山县和常宁市、耒阳市间的湘江流域。隋炀帝大业年间,更名
  • 嵩岳寺塔坐标:34°30′06″N 113°00′57″E / 34.50167°N 113.01583°E / 34.50167; 113.01583嵩岳寺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阳街道境内的嵩山南麓,是一座密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