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岩聚落
✍ dations ◷ 2025-01-23 11:52:42 #宝藏岩聚落
宝藏岩聚落,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西南端小观音山南侧的一个依山而造的违建集合而成的小邻里社区,得名于该地佛寺宝藏岩观音亭。宝藏岩虽然不大,总面积只有3.97公顷。但拥有傍水山坡之战后违建眷村等等人文特殊景观,再加上其紧邻由福和桥、基隆路高架桥和水源快速道路交织而成的匝道,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1997年6月后,受到部分学者及民众的注意。经过整建与媒体报导,2006年,《纽约时报》将该聚落报导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与当时全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并列。201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登录宝藏岩聚落为该市“聚落”。乃非正式营造过程所形成的聚落中,由荣民、城乡移民与都市原住民等社会弱势族群,于都市边缘山坡地上自力造屋的代表,有历史的特色。“宝藏岩聚落”名称源自邻近的庙宇“宝藏岩”,又称为观音岩仔。“岩仔”本义是山洞,引申为山边庙宇。宝藏岩正是主祀观音菩萨的山边佛寺,为当地的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17世纪末,清朝正式统治台湾,闽南人移民逐渐至台,登陆地点虽以台南、鹿港、艋舺为主,但现今台北公馆仍有少数沿着新店溪上溯者。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宝藏岩正是当时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女所建。1930年代中期,台湾总督府的台湾军开始于宝藏岩地区设立高炮部队,并于山麓南岸兴建了几个储藏弹药的地下碉堡与驻军兵舍。1945年,日本战败,国府接管台湾,宝藏岩附近台北公馆地区的日治时期军事行政建筑,多数被沿用成同类型机关用厅舍。宝藏岩因地处高地,日治时期遗留下兵舍及军事设施亦成为名为台北北区司令部的军事要地。在1950年代,宝藏岩除了观音庙与该司令部外,民间违建只有三至五户日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本来新店溪采砂住户或田园农家。1960年代,两岸情势稍稍缓和,违建禁令松弛,司令部军方默认外省人居民于宝藏岩周遭兴建违建事实。于是宝藏岩开始出现居民,并陆续盖起数十户的平房住宅。这些与宝藏岩相邻的住宅并非观音妈庙的信徒,也与庙方毫无来往,多是单纯的寻找住所的驻军或荣民老兵或其家属,于是这些违章建筑渐渐成为聚落。1965年,宝藏岩下方之新店线铁路(1921年开业)连同邻近的水源地车站废止。铁路基地改建为公路汀州路,亦成为宝藏岩日后对外要道。1970年代初,北区司令部迁移,违建兴建速度更快,至1980年代止,已接近四公顷约两百多户人家。只有一条巷道进入的宝藏岩违建社区建筑依山形建立,除了三至五间将领用官舍及40间合法军方单身宿舍较为宽敞之外,其余多为自行搭建,就地取材(如新店溪的鹅卵石,荒弃碉堡的旧砖块)的狭窄平房。因居住者多收入不高,即使改建,也为小规模整修。因此该地维持了1960至1980年代的原有建筑风貌。宝藏岩周围的公馆地区,因台北都会整体向外扩展因素,不但成为台湾大学生活圈中心,也成为台北县卫星城市的新店、永和、木栅的辐辏点。在此因素下,1960年代后公馆就持续快速的发展,并于1980年代形成台北相当重要的“公馆商圈”。相较公馆商圈形成,宝藏岩社区的两百多户违建住宅因为限建与地狭人稠等因素,呈现停滞情况。也因此,该社区外貌与周遭城市景观相当不协调。1980年代开始,台北市政府以整顿市容与水利维持等理由,开始计划全面拆除宝藏岩社区,不过拆除过程遭到当地居民陈情与抗议。1980年7月,宝藏岩从水源保护地正式划入临水区的297号城市规划公园,不过因为涉及新店溪临水禁建区,除了宝藏岩观音亭古迹外,当地的台北市政府正式展开拆迁该地所有违建的计划。1993年6月25日,台北市政府公告将拆迁公园预定地范围内房舍。当时市长黄大洲并于1994年7月20日下令拆除合法军方房舍共46幢。1994年11月,市府公告拆除宝藏岩违建社区,因为当地约一百余名仍居住居民不断陈情,1995年5月27日拆除宝藏岩社区工作暂缓。1995年11月,0.37公顷大的篮球场与亲水阶梯落成,正式命名为永福公园。1997年3月,与宝藏岩违建社区情形很类似的台北14与15号公园被强制拆除,因为未安置妥善当地弱势居民,引起舆论反弹。6月10日,台北市政府暂缓原本的全面强制拆除,并开始安置计划。1997年9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师生正式进入宝藏岩地区,进行居民访谈、调查,城乡所学生协助也一直持续到国际艺术村的落成。1998年3月,Ours、崔妈妈、乐山文教基金会(现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前身)等NGO团体,在宝藏岩举行第一届台北市弱势社区营造博览会,当时市长候选人马英九与王建煊(朱惠良代表)皆承诺保存这个非正式文化地景。2001年12月,台北市完成部分安置住户动作,并拆除一百多户中的四十多户临水区住宅。2003年6月,中华民国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OURs)为落实初期参与保存宝藏岩之理念,争取到文化局委托规划案,以实践都市空间改革,为居民争取权益与聚落保存往进步发展的可能性,试图改变市府都市政策。2006年6月,台北市政府依当时1993年所公告的拆迁补偿办法,发出公文提醒居民需在2006年10月31日前全数自行搬迁,以进行部分愿意留住,及符合社会弱势条件的原住民房舍修缮,并将部分整建为宝藏岩共生聚落。2006年9月,宝藏岩公社于驻村艺术家李国民之作品“LOVE HOTEL”内集结成立,以台大社会工作学系学生杨子颉为首,之后加入各校大学生、艺术家、文化观察者、及部分居民,以“保护文化资产免于遭市政府破坏与侵占”为主要宗旨。同年10月26日,杨子颉等人于台北市文化局在居民安置尚未完成情形下,径行举办的宝藏岩开园典礼中演出行动剧,遭警方阻止。2011年5月27日, 公告“宝藏岩聚落”为台北市聚落,其理由为“公馆小观音山下宝藏岩聚落为战后台湾城市里,非正式营造过程所形成的聚落,是荣民、城乡移民与都市原住民等社会弱势者,在都市边缘山坡地上自力造屋的代表,有历史的特色。”让宝藏岩社区独特建筑留存的主要关键,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该所从1997年9月开始参与公园的设计与协调并组成“宝藏岩社区工作团队”。该团队于1997年起持续游说行政部门,希望将宝藏岩依照《文化资产保存法》指定为可免为拆除的“历史聚落”。虽然历经2001年底拆除临水区部分住宅的挫折,不过终于2003年获得台北市政府保留其余建筑物的承诺。2004年2月,台北市古迹暨历史建筑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认定“宝藏岩历史聚落”为“历史建筑”。2004年起,各地艺术家进入仍有许多老荣民居住的该社区,在其荒废空屋及开放空间展开各项艺术活动。最为著名的就是美国纸艺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发起“蓝色的河流”地景艺术创作计划。也因为其特殊景观与相关活动,2006年初,不但台北市政府积极筹画“宝藏岩行动艺术村”活动,著名媒体《纽约时报》还将宝藏岩列为台北市最特殊的景观之一。2006年六月底,知名边缘性格艺术家吴中炜进驻宝藏岩,并以‘社会运动即为行动艺术’为概念,进行一连串行动。至今聚落建物约87户,楼层数多为一至二层,2009年10月开放原住户22户进住,现为“特定专用区”,规划为“宝藏家园”、“艺术家驻村”及“国际青年会所”三大主题区,积极朝向“聚落活保存”之目标迈进。“宝藏岩国际艺术村”于2010年10月2日, 正式由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艺术村营运部营运。宝藏岩聚落位于台北市中正区汀州路三段230巷底,距离位于罗斯福路四段的捷运公馆站仅约800米,步行约10分钟(以1号出口为准)。捷运公馆站是台北捷运松山新店线的停靠车站,站外的同名公车站牌有超过45条公车路线在此停靠。巷口旁的汀州路上虽然有公车“小30”的“宝藏岩”站牌,但该路线一天只开九班车,而且比起公共交通工具便利的捷运公馆站,路程只近了约400米,除该路线停靠各站附近的民众外,一般人较少利用。若要自行开车前往,可停车在汀州路三段230巷内的“公馆停车站”,下车后步行约280米即可到达。
相关
- 奇霉素奇霉素,通常以曲必星(Trobicin)为名贩售,系为一种用以治疗淋病感染症状的抗生素。投药方式是注射进肌肉以发挥药效。常见的副作用包含注射处疼痛、起疹子、恶心、发烧及出现睡
- 钙粘蛋白钙粘蛋白(或钙粘素、cadherins(calcium-dependent adhesion))是一类I型跨膜蛋白,由日本科学家竹市雅俊发现并命名。它们在细胞连接中扮演重要角色,保证了细胞在组织中彼此结合。发
- MBN每日广播(韩语:매일방송,英语:Maeil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MBN,前身为韩国一条24小时播送的新闻、财经频道,时称每日经济TV(매일경제TV),该期间也有DMB电台频道。从2011年12月1
- 福音派新教福音主义(英语:evangelicalism),为新教神学影响层面最为广阔的神学主张之一,起源于1870年代的英国。在不同的时期中,福音神学一词经常会被立场更为开放的新神学主张作为比较的对象
- 职业运动职业运动员(Professional Athletes),通常专职于一项运动上,经由奖金赛而获利。在一些公开的比赛,有时会考量到运动员的实力差距,而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薪水会拿的比一般人更多。
- 毛里求斯中华民国与毛里求斯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毛里求斯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两国无正式外交关系,目前也没有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对毛里求斯的相关事务由驻南非共和
- 吉尔伯特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英语:Gilbert Islands),为太平洋西部的一座群岛,由16个环状珊瑚礁及一般珊瑚礁岛屿组成,为基里巴斯三大群岛中最大,也是最西边的一座群岛。基里巴斯首都南塔拉瓦所在
- 硫酰胺硫酰胺(化学式:H2NSO2NH2),又名磺酰胺,是硫酸的二酰胺衍生物。由硫酰氯与氨反应制备。
- 熊 毅熊毅(1910年3月10日-1985年1月24日),字其毅,贵州贵阳人,中国土壤学家。被称为中国土壤胶体化学和土壤矿物学的奠基人,土壤发生和土壤资源研究、水稻土和土壤肥力研究、土壤生态和环
-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坐标:43°46′37″N 11°15′31″E / 43.776907°N 11.258475°E / 43.776907; 11.258475佛罗伦萨美术学院(Accademia delle Belle Arti di Firenze)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