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罢工

✍ dations ◷ 2025-11-05 04:25:47 #非暴力,禁欲,罢工,性与社会,抗议方式

性罢工(英语:sex strike),有时又称性抵制(sex boycott),是一种一人或多人为了达成某些目标而暂时性禁欲(拒绝与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非暴力罢工手段。性罢工曾被用来抗议许多问题,例如战争、帮派暴力等。

古希腊最著名的性罢工当属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反战喜剧《吕西斯特拉忒(英语:Lysistrata)》。该剧中的女性角色和主人公通过拒绝和丈夫同房来确保和平,并促进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

在尼日利亚未被殖民时,伊博人女性自发成立了委员会,其组织者Agba Ekwe对于当时的公众集会拥有最后的发言权。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男性检点,发现男性有骚扰行为时对其处罚。

史前时代狩猎采集的出现让人类社会变得团结。一些人类学家持有这样的观点:在语言、文化和宗教形成时,文明的本性使得我们的祖先不论分布在何处都一致反对强奸。这种具有争议的假设奠定了“外貌协会(英语:Female cosmetic coalitions)”一词的来源。此外,该假设也被称为“性罢工”,或是直接使用源自古希腊的“吕西斯特拉忒”。

1997年10月,哥伦比亚军队(英语:Military Forces of Colombia)的司令官曼纽尔·博内公开呼吁左翼游击队员、毒品贩子和民兵组织的妻子和女友发动性罢工作为促进停火的手段。圣菲波哥大宣布该城仅限女性进出,意图把男人留在家中而不是送往战场;但此决定遭到了游击队员的讽刺,因游击队中已有两千多名女性(军妓)。停火持续了短暂的时间。

2006年9月数十名来自佩雷拉帮派配偶为反对帮派暴力发起了一场被称为“二郎腿运动”的性罢工。据活动发言人称,运动的目的是迫使帮派分子放下武器,遵守法律。大量帮派分子为了地位和吸引力而战,罢工者的目标则是告诉他们,这种战斗一点都不性感。2010年哥伦比亚的谋杀率是有史以来最低,降低了26.5%。

2011年哥伦比亚西南部的巴瓦科阿斯也爆发了类似的运动,目的是给当地政府施压,要求其修复连接周围城镇的道路。当地男性起初并不支持此次性罢工,但之后也加入了抗议的行列。在罢工进行了112天后,政府于10月承诺修路,施工继续进行。

2009年4月,一些肯尼亚女性发动针对政客的性罢工,并鼓励总统和总理的妻子加入,甚至承诺会补偿因此给妓女带来的损失。

2003年,莱伊曼·古博薇等人发起了一次包含性罢工的非暴力抗议。这次抗议停下了持续14年之久的利比里亚内战(英语:Second Liberian Civil War),促成了该国第一名女性领导人瑟利夫的当选,也让古博薇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8年新年夜,数百名那不勒斯女性要求其伴侣“睡沙发”以抗议对烟火造成人身伤害的不满。

2011年夏天,棉兰老岛乡下女性为终结两村间的斗争发动了持续数周的性罢工。

2014年10月,南苏丹女性政治家Pricilla Nanyang(英语:Pricilla Nanyang)号召朱巴的女性活动家开展“和平、康复与和谐”活动,参与者呼吁南苏丹女性在其伴侣确保和平稳定之前“拒绝行使同居权”。

受2003年利比里亚性罢工的影响,多哥反对党“Let's Save Togo”发动女性性罢工,以抗议专政超过45年的福雷·纳辛贝总统家族。罢工的目的是号召不从政的男性“达成目标”。反对党领袖伊莎贝尔·阿美甘薇将其视为推动政治变局的有力武器。

相关

  • 钙的同位素钙(原子量:40.078(4))共有24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等离子武器等离子武器,一种定向能量武器,以高温的等离子团作为杀伤手段。此武器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小说、游戏或动画中。其实这种武器是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利用激光技术实现把重氢加热
  • 欧洲商品编码国际商品编码(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即欧洲商品编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 EAN),原来只是欧洲范围内商品,而现在已是全球范围内产品交易的商品代码。为了适应读码器辨
  • 美国南方文学美国南方文学(英语:Southern United States literature)是1920年代美国南方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南方作家群关注南方的土地、人民和家庭等问题,采用南方特有的语言风俗。威廉·
  • 勃列日涅夫主义勃列日涅夫主义,又称勃列日涅夫学说,是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前后,在苏联及华沙条约成员国内,推行的一套对外扩张和对东欧
  • 2012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12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2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裘海正裘海正(1965年1月19日-),出生于台湾台东,台湾女歌手、主持人,曾经在2003年获得广播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曾兼任台北体育学院动态艺术学系讲师,今为基督教全职宣教士。CD2
  • 汤本求真汤本 求真(1876年3月21日-1941年),原名四郎右卫门,号求真,生于日本鹿岛郡崎山村字鹈浦(今七尾市鹈浦町),日本医师,专长于东洋医学,古方派传人,为昭和年间汉方医学复兴运动的先驱。著有《
  • 潘光武潘光武(1937年5月-2010年7月11日),四川渠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1962年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从事教学工作近20年。1980年调至中国文联。后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编
  • 成昌松成昌松(CHENG Changsong,1985年4月11日-),中国男子自行车运动员。2010年11月,成昌松代表中国参加亚运会自行车比赛,在男子团体争先赛伙拍张磊和张淼,赢得金牌。他也参加了2012年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