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萤光

✍ dations ◷ 2025-07-20 00:34:50 #分子生物学,光谱学,荧光,放射化学

生物萤光( Biofluorescence)是一种生物体发出萤光的机制。与生物发光不同的是:生物萤光是透过其体内的萤光蛋白,利用与萤光近似的机制,透过来吸收特定波段的光波,然后再发放另一个波段的光波。这种萤光蛋白过往只在刺胞动物门物种中发现,但现时在生物树上多个系列的物种上都找得到,特别是珊瑚鱼物种:学者于16个目、50个科、105个属及超过180个物种的珊瑚鱼身上发现萤光蛋白,比预期中常见。这些鱼类的视力都比较灵敏,而且其眼内的视神经亦能够接收这些萤光。

以下为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的《PLoS ONE》期刊列出的可发出萤光的生物的列表(不包括刺胞动物):

相关

  •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英语: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而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综合征。病因不明,发病
  • 囊担菌纲囊担菌目(Cystobasidiales) 担孢酵母目(Erythrobasidiales) Naohideales囊担菌纲(学名:Cystobasidi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包括Cystobasidiales、Erythroba
  • 高压氧高压氧治疗,或简称高压氧,英文: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乃医学上利用高压的氧气来提供治疗的方式。高压氧治疗利用了几个原理:高压氧最主要的治疗适应症包括:以上除一
  • 葛墨林葛墨林(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师从段一士教授,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
  • 独眼畸形独眼畸形(cyclopia)是先天畸形的一种,本来2个正常的眼球只剩1个,形成在面部的正中央;鼻子的位置和形状通常也是异常,甚至没有形成。患此稀有病症的婴儿多半是死胎,或是出生不久后
  • 瘢痕疤痕是皮肤损伤后取代正常皮肤的纤维组织(纤维化),它是生物身体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结果。因此,疤痕是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除了非常轻微的病变,每一个伤口(如意外
  • 冉伯牛冉耕(前544年-?),冉氏,字伯牛。中国春秋时代末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曾任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伯牛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伯牛与颜渊、闵子骞、冉雍同属孔门十哲
  • 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所有非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人文科学、政治类课程、心理学课程、数学、英语以及体育课的教学等,成立于2002年7月。北京大学医
  • 周莉周莉(1975年12月24日-),出生于湖北荆州,中国女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周莉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和第九届中国电影金
  • 美国鸟类 (书)《美国鸟类》(英语:The Birds of America),美国博物学家、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编著的一本书。书中,他绘制并详细描述了生活在美国的各种鸟类。这本书是一系列书的合集,于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