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运载火箭

✍ dations ◷ 2025-09-08 22:35:52 #苏联运载火箭,一次性火箭

闪电号运载火箭(俄语:Молния)苏联在R-7洲际弹道导弹(8K71)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重要的运载火箭型号。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6”,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A-2-e”。整个闪电号火箭家族包括5种型号:8K78、8K78-MV、8K78-2MV、8K78-E6和8K78-M。

闪电号是苏联的第一种3级火箭(不算第一级捆绑的4枚液体助推器)。研制闪电号的命令在1960年由苏联航天工业的创始人科罗廖夫亲自签发。研究进行得很顺利,因为他们只是要开发一种R-7的3级型号。闪电号的第一级和捆绑助推器都沿用了R-7的原设计;第二级是加粗了的东方号运载火箭(R-7家族的另一个主要成员)的第二级。只有第三级是在东方号第二级基础上新设计的。全部设计大纲于1960年5月10日完成。

闪电号在1960年的头两次发射都失败了。一次是在10月10日,另一次是在10月14日。这两次失败的发射所携带的载荷都没有被赋予名字,实际它们都是原计划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行星探测器。

在前两次发射失败后(也有报道认为在1960年还有一次失败的发射),闪电号在1961年2月4日将卫星7号重型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该火箭的第一次成功发射。卫星7号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全重6483千克,比东方号宇宙飞船还重,是当时人类发射的最大的航天器。

闪电号火箭被用于发射苏联的一些最早的星际探测器。它在1961年2月12日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金星探测器金星1号。1962年11月1日,闪电号火箭又发射了世界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火星1号。

1965年8月23日,闪电号成功地发射了闪电1-01通信卫星,该火箭因此而得名。

闪电号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军用卫星。它从未被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载荷。闪电号的主要发射场是俄罗斯境内的普列谢茨克。

现在闪电号系列中用于执行任务的主要是闪电-M。

宇宙-3M · 第聂伯号 · 质子号 · 呼啸号 · 静海号 · 联盟号 · 起飞号 · 天箭号 · 旋风3号 · 波浪号 · 天顶号 (2号,3SL)

安加拉号 · 联盟号

能源号 · 宇宙号 · N1 · 闪电号 · 卫星号 · 月球号 · 上升号 · 东方号 · 旋风号

相关

  • 太空探索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涉及到的连续演化和成长的航天技术。虽然太空研究主要是由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实施的,但是太空的物理勘探是由无人驾驶的机
  • 欧仁·德拉克罗瓦欧仁·德拉克罗瓦(法语: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瓦勒德马恩省,曾师从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画家皮埃尔-纳
  • 双层脂膜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
  • 董韫美董韫美(1936年3月4日-),中国计算机软件专家。生于云南昆明。195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竹笋笋或竹笋是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还没有完全从地底下长出来时,以及刚刚出土仍未木质化的部分可作为蔬菜食用。春季笋生长破土成为竹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竹笋实际可采集的
  • 富亮氨酸重复结构 / ECOD1ogqA:155–177 1jl5A:358–382 1g9uA:358–382 1k5dF:123–149 2ca6A:123–149 1yrgA:123–149 1k5gF:123–149 1k15A:165–187 1m0zA:165–187 1u
  • 厄普顿·辛克莱小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Jr.,1878年9月20日-1968年11月25日),美国著名左翼作家,出生于巴尔的摩,曾经创作超过90本著作,并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肯定,代表作则是《屠场》(The Jungl
  • 南面挂屿南面挂屿是澎湖群岛岛屿之一,位在鸟屿北方,行政隶属澎湖县白沙乡。因形似富士山,又名“小富士山”、“澎湖富士山”。此岛无居民定居,但为观光景点之一。坐标:23°40′05.87″N 1
  • UTC−7UTC−07:00时区比协调世界时慢7小时,使用区域如下: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俄语: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又译葛令卡,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