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周武帝
✍ dations ◷ 2025-08-13 07:38:54 #北周武帝
保定:561年-565年
天和:566年-572年三月
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周武帝宇文.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t-size:30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c{font-size:.3em}.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rtc{font-size:.25em}
邕(yōng)(543年-578年6月21日),字祢罗突,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追尊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期间推动建德毁佛,以求富国强兵,是三武灭佛之一。灭亡北齐,统一逾三分之二的中国本部,为12年后隋灭陈之战打下基础。在位18年。宇文邕在西魏时封辅城郡公,北周封鲁国公,其堂兄宇文护专横跋扈,连杀二帝,又立宇文邕为帝。宇文邕18岁即位,因其兄弟先后被宇文护所杀,武帝即位后,为免自身也遭杀身之祸,对宇文护表示恭敬,让他主理国家大事,以静待时机。武帝不甘做傀儡,最终于572年杀死宇文护,得以亲政。在位期间,武帝不像其父欲恢复鲜卑旧俗,反而极力摆脱鲜卑旧俗并接受汉文化,且自己也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据史书记载,他“身布袍,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他的汉文化政策为日后杨坚的统一奠定基础。另外他还听从道士卫元嵩和张宾意见大举灭佛,捣毁全国大量佛塔、佛寺,严令僧尼还俗,这是“求武器于塔庙之间、以士兵于僧侣之下”的富国强兵运动,是为建德毁佛。而在宇文邕禁止佛教之外,而且卫元嵩自己没想到连道教也被禁止,自己和众多的道士也被迫还俗。正当北周日益强盛的时候,北齐却日衰。建德四年(575年)末,宇文邕于是出兵大举进攻腐朽的北齐,并于一年半后(即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年仅36岁,谥号武帝,庙号高祖。他可以说是南北朝两百多年的乱世中少数称得上有作为的君主。在史书中,他是一位严父,曾对其继承人、教而不善的太子宇文赟(后来的北周宣帝)施用体罚,并多次威胁要废去其太子地位,但最后都没有实行。这样的举措反而收到了反效果,让宇文赟对他记恨,而更加不听从他的说教。宣帝继位后荒淫无度,不到三年内其子就被杨坚篡位,北周灭亡。宇文邕发明类似樗蒲、打马的掷赛游戏,史称北周象戏,并编著有《象经》一书。唐令狐德棻《周书》评价宇文邕沉着、毅力且有智谋,韬光晦迹、除国害。之后励精图治、除却奢靡、凡事从俭,战争时与军士同喜悲。令狐德棻认为,再一两年,宇文邕就能天一大一统:“帝沉毅有智谋。初以晋公护专权,常自晦迹,人莫测其深浅。及诛护之后,始亲万机。克己励精,听览不怠。用法严整,多所罪杀。号令恳恻,唯属意于政。群下畏服,莫不肃然。性既明察,少于恩惠。凡布怀立行,皆欲逾越古人。身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栱。其雕文刻镂,锦绣纂组,一皆禁断。后宫嫔御,不过十余人。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以海内未康,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劝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伐之处,躬在行阵。性又果决,能断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强。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唐令狐德棻《周书》评价宇文邕认真治国、同匹夫节俭度日,成为一时明君。虽然因为长年征战,被称穷兵黩武,但他的鸿图远略,是能凌驾古代王者:“自东西否隔,二国争强,戎马生郊,干戈日用,兵连祸结,力敌势均,疆埸之事,一彼一此。高祖缵业,未亲万机,虑远谋深,以蒙养正。及英威电发,朝政惟新,内难既除,外略方始。乃苦心焦思,克己励精,劳役为士卒之先,居处同匹夫之俭。脩富民之政,务强兵之术,乘雠人之有衅,顺大道而推亡。五年之间,大勋斯集。摅祖宗之宿愤,拯东夏之阽危,盛矣哉,其有成功者也。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于前王者欤。”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悉尼·布伦纳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
- 书吏书吏又称作抄写员、文士,是古代一种专门为人纪录事情或抄写文本的职业。书吏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抄写书籍,其内容可能是宗教文本、虚构故事、学术文本或教诲文学。有时候书吏还必
- 窃听风暴《窃听风暴》(德语:Das Leben der Anderen,又名《他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2006年德国影片。影片是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杜能斯马克的处女作,并由他亲自编剧。影
- XG血型系统Xg血型系统等位基因位于第二十三对染色体,也就是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自公元1962年由J.D.曼等用一个多次输血的病人血清时发现一种红细胞抗原Xg2。此抗原由X短臂上的Xg等位
- 三角巾三角巾,正式名为三角绷带,是急救包中重要包扎用品。其形状是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短边边长一米余,部分以扣布制成。把三角巾的直角尖朝上,上下对折两次。把阔绷带上下对折一次。把窄
- 乞丐行乞是指向他人求讨食物及钱财等,以行乞为生之人称为乞丐,也叫乞讨。有的乞讨者因没有工作能力才乞讨;有部分则是虽有工作能力,但难以找到工作及赚取稳定收入,因此他们便只能以乞
- 三官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闽南语俗称“三界公”,客家话称为“三界爷”,又称“三元大帝”。三位神明掌握三界间的一切行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英语: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称奥陶纪大灭绝(英语: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名列第二,发生在4.45亿年前,
- 木薯属木薯属(学名:Manihot)是金虎尾目大戟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很少为草本。该属共有约17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
- 玉珍斋玉珍斋(Yu Jen Jai;台罗:Gi̍k Tin Tsai),为台湾彰化县鹿港镇的知名糕饼点铺。创立于清光绪三年,主要产品为糕饼、粩类点心。鹿港创始店建筑已被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列为历史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