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理论

✍ dations ◷ 2025-02-23 17:00:50 #展望理论

展望理论(英文: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论,视野理论),是一个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康纳曼和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的。这个理论的假设之一是,每个人基于初始状况(参考点位置)的不同,对风险会有不同的态度。

此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大成果之一。1970年代,卡内曼和特沃斯基系统地研究这一领域。长久以来,主流经济学都假设每个人作决定时都是“理性”的,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展望理论加入了人们对赚蚀、发生几率高低等条件的不对称心理效用,成功解释了许多看来不理性的现象。展望理论对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卡内曼更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展望理论是描述性而非指示性的理论——它旨在解释现象,而非分析怎样作决策才是最好的。利用展望理论可以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选择,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即,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大。例如,一个人展望(预期)能得到奖金500元,当他的决策让他得到奖金500元,他会觉得没什么;若他有办法得到多于预期的500元,多数人会审慎地考量这方法(决策)带来的风险,以免失去展望(预期)回报;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个比较安全,但让他少得100元奖金的办法(决策),那多数人会宁可冒较大风险,以获取展望(预期)回报。

此理论是为改进博弈论中的期望效用假说而建立。它比较符合心理学观察结果,能比较写实地描述一个人,在风险决策(如金融投资)之时的心理。


假设一个人衡量决策得失的数学函数(PT函数)为: U = w ( p 1 ) v ( x 1 ) + w ( p 2 ) v ( x 2 ) + {\displaystyle U=w(p_{1})v(x_{1})+w(p_{2})v(x_{2})+\dots } ,当中 x 1 , x 2 , {\displaystyle x_{1},x_{2},\dots } 是各个可能结果, p 1 , p 2 , {\displaystyle p_{1},p_{2},\dots } 是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 v {\displaystyle v} 是所谓“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表示不同可能结果,在决策者心中的相对价值。根据本理论,价值函数的线,应当会穿过中间的“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并形成一个如下的 s 型曲线:

它的不对称性表明,一个损失结果对应价值的绝对值,比获利结果对应价值的绝对值更大,也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性 (loss aversion)”。与期望效用假说不同,本理论衡量获利与损失的方法,并不考虑所的“绝对所得 (absolute wealth)”。函式 w {\displaystyle w} 是为“可能性比重函数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用以表达一般人对几率的反应 —— 一般而言,人对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会过度反应,而对中度、高度可能发生的事,会反应迟钝。

假设一个人打算买保险,设投保所保障项目,有1%的机会遇险;如果遇险,投保人的损失为$1,000;而保费为$15。我们引用展望理论前,先要设一个“参考点”,而它可能是:

若我们用“现有的财富状况”作参考点,投保人可以付保费$15,则“PT效用值(PT utility)”为 v ( 15 ) {\displaystyle v(-15)} ,而他的可能所得$0(可能性 99%),或者-$1,000(可能性1%)。整体PT效用值将为: w ( 0.01 ) × v ( 1000 ) + w ( 0.99 ) × v ( 0 ) = w ( 0.01 ) × v ( 1000 ) {\displaystyle w(0.01)\times v(-1000)+w(0.99)\times v(0)=w(0.01)\times v(-1000)} 。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效用值的数值。一方面,由于 v {\displaystyle v} 在损失时具有凸性(convexity),所以 v ( 15 ) / v ( 1000 ) > 15 / 1000 = 0.015 {\displaystyle v(-15)/v(-1000)>15/1000=0.015} ;另一方面,人们对概率较低的事件会过度反应,所以 w ( 0.01 ) > 0.01 {\displaystyle w(0.01)>0.01} 。通常来讲,后一种效应的影响大到可以抵消前一种效应,即 w ( 0.01 ) × v ( 1000 ) < v ( 15 ) {\displaystyle w(0.01)\times v(-1000)<v(-15)} ,也即对低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厌恶会超过保费带来的较小损失,这表示投保人会买保险。

第二种情况,若果我们用“损失$1,000”作为参考点,则投保人在 v ( 985 ) {\displaystyle v(985)} w ( 0.99 ) × v ( 1000 ) {\displaystyle w(0.99)\times v(1000)} 之间做选择。由于 v {\displaystyle v} 在获利时具有凹性(concavity),且人们会低估较高可能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导致令买保险看起来,比不买更吸引。这也表示投保人会买保险。

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相关

  • Daily Telegraph《每日电讯报》(英语: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开型报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电讯报早期政治立场亲英国自由党
  • 天主教百科全书《天主教百科全书》(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An International Work of Reference on the Constitution, Doctrine, Discipline, and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或
  • 奥尔堡奥尔堡(丹麦语:Aalborg或Ålborg, 发音 帮助·信息 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
  • 紧急警报广播紧急警报广播(日语:緊急警報放送)是日本的一种可以使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视、收音机自动开启的广播,其目的是通告地震发生、海啸警报等大规模灾害发生的信息,使民众能通过预防得以降
  • 兵库县知事兵库县知事列表包括兵库县的历代知事。初代知事 伊藤博文(在任时间1868年5月23日(旧历)~1869年4月10日(旧历))
  • 赫伯特·弗勒利希赫伯特·弗勒利希,FRS(德语:Herbert Fröhlich,1905年12月9日-1991年1月23日),德国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
  •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英语: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硅化合物,通常被称为有机硅。具有光学透明,且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惰性,无毒,不易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最广泛
  • 快乐大本营快乐家族:《快乐大本营》是由中国大陆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于1997年7月11日首播,是中国大陆颇具影响力的综艺节目之一。节目开播初期以明星及普通观众参与的互动游戏环
  • 语境语境是语言学科(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篇章分析、语用学、符号学等)的概念。语境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区分成语言性语境和社会
  • 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或作东南自保,指清末八国联军时大清帝国东南各行省督抚不理会慈禧太后命令,不与列强宣战,避免与整个清帝国一起陷入战争局面。慈禧太后向万国宣战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