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

✍ dations ◷ 2025-11-17 21:01:08 #压迫
迫害,指任何人或团体在某社群中受到的严重不公平对待,包括严重的歧视、不正当的法律和司法、不正当的社会规范,以及各式暴力等。迫害源于社会对被压迫者的利益冲突,包括歧视。当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偏见被付诸实行或列入法律,即构成迫害。强势的迫害者惮于过高的谋杀率会动摇群众基础,因而常常改以低调施行其他各种迫害方式。相较于雇凶设局谋杀而言,迫害则可以兼使受迫害的一方身败名裂抑或倾家荡产,令其失去社会群众的支持,从而更为彻底的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民意的剧烈反弹,使一系列由受迫害者所引发的社会参与度较高的事件事态更趋于平和。迫害可能是无意的(压迫者可能是在无意中进行迫害),亦不限于是政府所作的行动。迫害者对不同对象亦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迫害,常用的迫害手段包括抹黑、妖魔化、媒体暴力、代罪羔羊、黑名单、监禁、投毒喂药等等。迫害被普世认为是侵犯被迫害者的人权。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在内的多项人权理念或宣言均对迫害行为予以谴责及挑战。被迫害者也可能会进行抗争以抵抗迫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保守主义、独裁主义、极端主义和极权主义都是历史上与迫害相关连的思想或政治制度。

相关

  • 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
  • 伊利湖伊利湖(英语:Lake Erie)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也是世界第十三大湖。伊利湖的名字来源于原在南岸定居的印地安伊利部落。伊利湖的面积有24,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9米,蓄水量483立方公
  • 认知发展论认知发展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
  • 固绿FCFFood green 3, FD&C Green No. 3, Green 1724, Solid Green FCF, C.I. 42053固绿FCF是一种海绿色的三芳基甲烷食用色素。固绿FCF可以作为马松三色染色法(Masson's trichrome
  • 酪氨酸酪氨酸、酪胺酸(Tyrosine, 缩写为 Tyr or Y) 或 4 - 羟基苯丙氨酸, 是细胞用来合成蛋白质的22种氨基酸之一,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其密码子为UAC和UAU,属于含有极性侧基,人体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
  • 折纸折纸是折或叠纸张的艺术,把纸张折出各种特定的形状和花样,可能是一张纸的作品,也可能是二张以上纸张作品。折纸只需要透过折叠的技巧就可以创造出复杂精细的设计。折纸设计,一般
  • 蟾蜍特尼定蟾蜍特尼定(英语:Bufotenidine,又译为蟾毒色胺内盐)是一种在多种蟾蜍的毒液发现的毒素,是蟾毒色胺的衍生物。
  • 第三中间时期第八第十第三中间时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于公元前1070年代死后,至普萨美提克一世于前664年驱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亚统治者、创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这
  • 以斯拉以斯拉,天主教译厄斯德拉(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