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县,中国曾经设置的一个县,在今甘肃省敦煌市。
汉武帝时,置敦煌县,隶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敦煌郡,敦煌县成为敦煌郡治所。
新朝时,先后改敦煌郡为文德郡、敦德郡,改敦煌县为敦德亭。新朝灭亡后,敦德亭复名敦煌县,仍为敦煌郡治所。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占领北凉敦煌县,废除郡县建置,设置军镇敦煌镇。孝昌中(525年-527年),改敦煌镇为瓜州,复置敦煌县,隶瓜州敦煌郡。
北周时,敦煌、鸣沙、平康、效谷、东乡、龙勒六县并为鸣沙县。
大业二年(606年),改瓜州治所鸣沙县为敦煌县。大业三年(607年),改瓜州为敦煌郡,仍治敦煌县。
李轨安乐元年(617年),复敦煌郡为瓜州,仍治敦煌县。
武德二年(619年),占领敦煌县,析置寿昌县。武德五年(622年),瓜州徙治晋昌县;割瓜州敦煌、寿昌二县置西沙州,治敦煌县。贞观七年(633年),改西沙州为沙州,仍治敦煌县。永徽六年(655年),并寿昌县入敦煌县。乾封二年(667年),分敦煌县复置寿昌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再次并寿昌县入敦煌县。不久又复置寿昌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沙州为敦煌郡,仍治敦煌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敦煌郡为沙州,仍治敦煌县。贞元三年(787年),敦煌县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敦煌县,仍为沙州治所。
大庆元年(1036年),占领归义军驻地敦煌县,仍为沙州治所。后省寿昌县入敦煌县。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占领敦煌县,废除州县建置,以其地属拔都。自此至清朝前期,敦煌地区不存在县的建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裁沙州卫,复置敦煌县,隶安西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安西府由渊泉县移治敦煌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安西府返治渊泉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降安西府为安西直隶州,敦煌县仍隶之。
民国2年(1913年)4月,废除安西直隶州,设置边关道(道尹驻酒泉县),敦煌县隶之。民国3年(1914年)5月,边关道改名安肃道,敦煌县仍隶之。民国16年(1927年),废安肃道,敦煌县直隶于甘肃省。民国24年(1935年),甘肃省设置行政督察区,敦煌县隶第七区(专署驻酒泉县)。
民国38年(1949年)9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敦煌县。
1949年10月7日,敦煌县人民政府成立,敦煌县隶酒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4月,酒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酒泉区专员公署,敦煌县仍隶之。1955年2月,酒泉区专员公署改称酒泉专员公署,敦煌县仍隶之。
1955年3月,敦煌县人民政府改称敦煌县人民委员会。1955年10月,武威专区与酒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专员公署驻酒泉县),敦煌县改属张掖专区。1958年9月,敦煌县人民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1961年2月,敦煌县人民公社复称人民委员会。1961年11月,复设酒泉专区,敦煌县仍隶之。
1968年3月22日,废除敦煌县人民委员会,设立敦煌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酒泉专区改称酒泉地区,敦煌县仍隶之。1980年12月31日,敦煌县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政府。
1987年8月,撤销敦煌县,成立县级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