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

✍ dations ◷ 2025-04-25 09:33:00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英语:Made in China 2025)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制造业政策,也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十年纲领。该计划于2015年5月8日由中国国务院公布,5月19日正式印发。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目前中国是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直至1760年代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西方列强转向机器制造,中国传统制造业水准急转直下;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2010年时,中国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有数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而制造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国际市场上售卖的工业产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但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依赖外国的设备和人员研制,本地代工和仿制为主的型态使得中国的创新能力、品牌质量水平处于世界低下水平,产业没有从上到下的自主化体系、或是完整的一条龙生产条件,缺乏锻炼必然面临经验检讨与后续研发上存在有所不知的情况,产业就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总结了中国的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虽停滞了三十年,但198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产业面临新的竞争能力不足,因此这种发展方式将要作出转变。有关于此,2016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座谈会上举例,对中国工厂无法自行生产的圆珠笔头表示遗憾。一年后有中国厂商表示完成圆珠笔头的自主研发。《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主要基于三点考虑:2014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专家起草了《中国制造2025》,并向国务院报批。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中国制造2025》,是针对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概念。3月23日,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2015年3月27日,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表示,《中国制造2025》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8日,该方案由国务院公布,并于5月19日印发。2015年6月,有权威消息人士向一媒体记者表示,中国国务院决定将组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顶级领导机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国务院相关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部内。6月15日,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各部门要为《中国制造2025》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造条件。2015年6月24日,中国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其中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组长,副组长包括工信部部长苗圩、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财政部副部长刘昆。教育部等20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均为领导小组成员。2016年8月18日,中国国务院下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为宁波。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从指导文件开始转入具体实施阶段。根据《中国制造2025》计划,该计划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作为基本方针;以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先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作为任务和重点,并提供八大支撑和保障。该计划所提及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电力装备、农机信息整合系统、纳米高新材料和模块化建筑及生物化学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国智造(全称:中国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其中智能制造装备是指一种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设备,它将传感器及智能诊断和决策软件集成到装备中,使制造工艺能适应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变化并达到优化。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效、高品质、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生产的下一代制造装备,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重大集成智能装备。试点示范城市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举措之一。开展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并通过示范推广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宁波。试点示范城市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举措之一,原则上不设具体数量,除宁波外全国目前已有30个城市提出创建试点示范城市申请。中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而和讯网则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将为“一带一路”做好坚实基础。日本《产经新闻》评论称,中国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理念;彭博新闻社称,中国将准备改革国有企业以支撑经济。而德国之声还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可被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该计划提出后,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但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工业4.0的翻版,中国的工业尚处于后发位置,且提出方也不同。台湾《联合报》则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将“吹响全球工业战号角”。;但有台湾学者提出警告,称台湾工业规划止于2020年,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方案实施后,对台湾而言是一个警讯。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后续政策将于2015年内陆续推出,另外,中国股市还出现了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的概念股。由于中国透过政府补助与保护背书等方式来补贴制造业的厂商以各种方式控制产业链的技术,美方认为这不符合市场做法,并扬言以此计划作为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理由。2018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一些名单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同年5月29日,特朗普再次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其公告则直接指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

相关

  • 院内感染医疗照顾相关感染(英语: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or HCAI)),旧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在医
  • 妊娠并发症妊娠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是有关妊娠的健康问题。在分娩时出现的并发症一般会称为是分娩并发症(英语:obstetric labor complication),在分娩之后的称为产褥期疾病(英
  • 动物生理学生理学(英语:physiology/ˌfɪziˈɒlədʒi/; 来自古希腊语 φύσις (physis),意即:“nature, origin”,和 -λογία (-logia),意即:“study of” ) 是生物学的一门子领域,研
  • 针灸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体。中医学中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
  • 干燥管干燥管是化学实验中用于干燥气体或除去气体中杂质的一种设备。通常两端有连接口用于连接导管,中间盛有有固体干燥剂或除杂剂。气体从一端流入干燥管时,由于气体中的水或者其它
  • 外显子外显子(英语:Ex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 而内含子则会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所有的外显子一同组成了遗
  • 托德亚历山大·罗伯图斯·托德,托德男爵,OM,FRS(苏格兰盖尔语:Alexander Robertus Todd, Baron Todd,1907年10月2日-1997年1月10日),出生于格拉斯哥,苏格兰化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
  • 乙酰氧基乙酰氧基(英语:Acetoxy group)是一个具有-O-C(=O)-CH3结构的官能团,被用于保护醇羟基。上保护基的方法:脱保护基的方法: 碱性(pH>9)或酸性(pH<2)环境水解,或与甲醇钠之类的碱在甲醇中反
  • 巴布萨族巴布萨族(巴布萨语:Babuza)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即荷兰人所称的虎尾垄(Favorlang),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浊水溪之间的海岸区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带。还存有属于彰化地区的虎尾垄语词
  • 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意大利语:Dialogo sopra i due massimi systemi del mondo, tolemaico e copernicano)是伽利略撰写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于1632年在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