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平原

✍ dations ◷ 2025-08-11 10:54:59 #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是大洋深处平缓的海床,是地球上最平坦和最少被开发的地段。它们通常位于3000至6000米的深处,位于大陆架和大洋中脊之间,延展数百公里宽。它们的起伏通常很小,每公里相差10~100厘米。深海平原大约覆盖了地球面积的50%或以上,在太平洋分布最多。深海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层深处的硅镁带被上涌的地幔所带上地面,在大洋中脊形成新的海洋地壳。这新的地壳由玄武岩组成,并起伏不平。随后它逐渐被大量的沉积所覆盖,其中大陆坡上粗粒沉淀的滑塌所造成的浊流(turbidity-current)可能通过海谷抵达深海并沉积为下粗上细的砂层,含有陆地上的黏土颗粒以及浮游生物的残骸(如多孔虫)。此外还有持续的海洋生物沉淀所形成的均匀沉积层。它们形成互层,累计成平均1公里厚的深海平原沉积。在某些深海平原区域富藏的锰结核是锰、铁、镍、钴、铜等金属的富结体,可能是未来矿产的来源。

相关

  • 皮肤发紫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也称道尔顿定律,道耳顿分压定律)描述的是理想气体的特性。这一经验定律是在1801年由约翰·道尔顿所观察得到的。其描述如下:在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下,理
  • 植物配种植物配种(英语:Plant breeding)是指透过改变植物的特征而产生所期望的特性的艺术和科学。植物配种现使用于为人类和动物改善产品中营养的品质。
  • 文学美国文学(英语:American literature 或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指在美国产生的文学(也包括建国前殖民地时期的文学作品)。用英语写成的美国文学可视为英语文学的一部分
  • 冰,也就是冻结成固态的水。或者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形成,取决于冰内含的杂质(如土壤或气泡颗粒),冰可以是透明的、或著带有一点不透明的蓝白色。在太阳系中冰的含量非常丰富。从最
  • 詹姆斯·蒂尔詹姆斯·埃德加·蒂尔(英语:James Edgar Till,1931年8月25日-),加拿大生物物理学家、干细胞和癌症研究人员、多伦多大学前教授。出生在萨斯喀彻温省明斯特),蒂尔率先研究了各种哺乳
  • 穆库索穆库索是西非国家安哥拉的城镇,由喀丙达省负责管辖,位于该国南部,处于首都罗安达东南1,351公里,距离纳米比亚的卡普里维地带约15公里,人口3,959。坐标:18°1′23″S 21°25′40″E
  • 光系统 II光系统II (或水 - 质体醌氧化还原酶 )是氧光合作用的光依赖性反应中的第一个蛋白质复合物。它位于植物、藻类和蓝细菌的类囊体膜中。 在光系统中,酶捕获光的光子以激发电子,然后
  • 弗莱明·贝森巴赫弗莱明·贝森巴赫(丹麦语:Flemming Besenbacher,1952年10月4日-),出生于丹麦霍森斯的科学家,毕业及任职于奥胡斯大学,主要研究范畴为纳米科技。他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