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革命
✍ dations ◷ 2025-04-02 13:41:59 #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潮。历史学界普遍视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美国革命的源头,经历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最后以美国制宪会议(1787年)结束。美国革命的内涵有多种解读方式,各个范畴的时间断代也略有不同。比如美国革命的诸多主张,就受到欧洲17世纪的自由主义、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革命在落实共和主义和联邦主义上也经历了相当长的过渡时期,通常以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1809-1817任内)和1812年战争为下限。革命也促进了社会经济剧变,特别体现在各州之间的陆路联系大幅改善,出版传播盛行,人口高速增长,西部扩张,以及南方农业和北方工业的跃进发展。美国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推崇的个人自由及共和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也时常被后来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援引参考。至于革命主张的生而平等及自然权利也触及奴隶制和美国种族主义矛盾,与之相关的争议一直影响美国政治至今。1760年代初期,大英帝国在北美洲掌控有大片土地。除了原本的十三个殖民地以外,七年战争的胜利也让英国获得了新法兰西(加拿大魁北克)、西属佛罗里达、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美国原住民的土地。而和法兰西王国先前的印地安盟友之间的战争(朋提阿克暴动),即使没有征服,至少也平息了其西部的边界。绝大部分的白种殖民者都将他们自己视为英王统治下的臣民,和居住在大不列颠岛上的人拥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启蒙运动提升了哲学思想的地位,并且开始用根据观察和独立理性思考而来的观点,来取代那些传统权威的观点。科学革命带来的成就开始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出版品和传播速度的增加,让思想相近的人可以在各种议题上面展开全新的交流与讨论。洛克这些早期思想家的作品成为了像孟德斯鸠这些人的分析研究对象。一些美国开创者的自然神论以及他们认为合适的政府体系,都是来自于启蒙运动中政教分离与关于自由的观点。美国的基督新教是先前的德意志宗教改革,以至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延伸。这股新的宗教潮流认为个人意识和经验,才是宗教经验中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教会所传布的资讯。这使得浸信会教派的观点开始在殖民地中蔓延开来。这也是第一个对英国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响的事件。在法印战争与朋提阿克暴动之后,新即位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决定全面检讨北美洲这块地方。为了让大英帝国更加稳固以及带来更多利益,英国颁布了新的经济与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对这些政策的不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与日俱增,对美国革命的发生有很重大的影响。英国的国家财政在战争期间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用来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财源。这些政策被认为是正当的,因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战争胜利而所带来的成果。理论上,英国其实已经透过了《航海法案》在管理殖民地的经济了,不过长久以来普遍的逃税行为是被宽容的。现在借由“协助令状(英语:Writ of Assistance)”(一种开放式的搜索许可证)的使用,公权力才被严格落实。1761年一位马萨诸塞州的律师詹姆士·奥提斯(英语:James Otis Jr.)抗议“协助令状”侵犯了宪法所赋予殖民地居民的权利。他输掉了这个案子,然而约翰·亚当斯之后写道:“美国独立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764年,英国首相乔治·葛兰维尔所颁布的《食糖法(英语:Sugar Act)》和《货币法案(英语:Currency Act)》让殖民地陷入了经济困难。为此而来抗议行动包括了英国商品的联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殖民地议会,而非英国国会可以向他们课税,于是出现了一句流行的口号:“没有代表权不能征税”。殖民地于是组成了一些联络委员会来发起抗争。在最初的几年,各个殖民地的抗争比较是各地方的活动,而非整个殖民地的集体行动。不过葛兰维尔的政策逐渐将他们集结起来。美国革命初期的一个里程碑,是葛兰维尔为了提供北美驻军的经济来源,在1765年通过的《印花税法》。《印花税法》要求所有殖民地的印刷品如法律文件、许可证、商业契约、报章、小册子和纸牌等都要贴一分到五十元不等的印花税。为此殖民地的抗议行动蔓延开来。每个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称为“自由之子”的秘密结社,他们使用宣传、恐吓和群众暴力来阻止《印花税法》的实施。这场骚动在“印花税法会议”中达到高潮,而该会议在1765年10月向英国国会递送了一份正式抗议。英国国会撤销了《印花税法案》来作为回应,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英语:Declaratory Act)》中声明国会对殖民地拥有合法威权力,“无论是在何种事务上”。不久,1767年英国国会就通过了《唐森德法案》,对一些进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征税,包括玻璃、油漆、铅、纸和茶叶。殖民地领导人对这些英国进口商品发起联合抵制,因而发生诸如波士顿茶叶事件等对来自英国的进口货进行拒绝入口、损坏等行为。一艘属于殖民地商人约翰·汉考克的船只自由号由于涉嫌走私,在1768年6月10日被波士顿的海关局查扣。忿怒的抗议行动让波士顿海关局向伦敦报告说波士顿已经处于暴动状态。英国军队在1768年10月开始登陆波士顿。紧张情势不断升高,最后在1770年3月5日爆发了波士顿屠杀,英国士兵因为消费纠纷打伤了一个平民,遭群众包围挑衅,最后开枪打死了五个人。像塞缪尔·亚当斯这些革命鼓舞者便利用这个事件来激起群众反抗。那些士兵接受审判,无罪释放,但这事广被宣扬描述,很快用作宣传助长殖民地反英情绪。这又导致英国与麻塞诸塞州关系急转直下。《唐森德法案》在1770年被撤销,理论上殖民地进一步的血腥冲突是有可能避免的。然而,英国政府把《唐森德法案》中对茶叶的征税保留了下来,作为某种象征性的政治宣示,表示英国还是有权利对其殖民地征税。对革命者来说,只有他们的殖民地代表可以对他们征税,在这个原则之下就算是一个税也足以让他们起而反抗了。
相关
- 反义词反义词或相反词是语言学上的现象,指的是某一对字或单词具有相反意义或定义,如“有”和“无”、“爱”和“恨”、“冷”和“热”都是反义词。一种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不一定都有对
- 大竹县大竹县是四川省达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因多产大竹为名。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04万人,享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美誉。武周久视元年(700),分蓬州
- 正统派犹太教正统派是犹太教中最大的宗派群体,是犹太教的保守派及传统淡系,在以色列拥有特殊地位。犹太教正统派内分三个支派,分别是极端正统派、现代正统派和哈西迪教派。犹太教正统
- 摩西五经《五书》(希腊语:πέντετεῦχος,Pentateuch),常被称为《摩西五经》(英语:Five Books of Moses,华人天主教会译为《梅瑟五书》;东正教译《摩伊息斯之五经》;唐朝景教译《牟世
- 蔷薇蔷薇(学名:Rosa multiflora),又称野蔷薇,是一种蔓藤爬篱笆的小花,耐寒,有野生的,可以药用。英语Multiflora Rose、Baby Rose、Rambler Rose。英国历史上的红白蔷薇(玫瑰)战争(Wars of t
- 花粉管花粉管为种子植物的雄性配子体的一部分。它位于花粉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当花粉附着在雌蕊上时,会萌发为3个细胞的花粉管,并将两个精细胞送入位于子房内的卵细胞,以完成受精过程
- abbr class=abbr title=S1/2: 上锁储存并防止儿童触及S1/2/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凝聚为高度有序并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的阶段。该过程称为染色质凝聚,由凝聚蛋白复合体(英语:condensin)调控。由于遗传物质已在细胞周期较早阶段复制,此
- 导热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是 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传递振动能的结果。各种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传导性能好的,如金属,还包括了自由电子的移动,所以传热速度快,可
- 鎇5f7 7s22, 8, 18, 32, 25, 8, 2主条目:镅的同位素镅(Americium,台湾译作鋂)是一种放射性超铀元素,符号为Am,原子序为95。镅属于锕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铕之下。镅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