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睡图

✍ dations ◷ 2025-08-28 07:31:01 #四睡图

四睡图是中国宋元时期流行的绘画题材,画佛教禅宗散圣丰干、寒山、拾得与老虎同眠的情景,通过人与虎、睡与醒的对照来表达禅意。该题材传入日本后尤为流行。浮世绘亦常以此为见立绘(日语:見立絵)题材,画艺伎、两名侍女与猫同眠的情形。

伪托闾丘胤撰写的《寒山子诗集序》记载了唐朝天台山国清寺禅僧丰干、寒山、拾得的传说,并称有一只老虎常来丰干禅师院中。国清三隐的形象于宋朝基本定型,归入禅宗散圣,得到普遍认同。

目前尚未发现画于宋朝、留传至今的四睡图,但南宋不少文人、禅僧都留下了题赞四睡图的诗偈,可见其盛行。该题材蕴涵着人与虎、睡梦与醒觉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关系,各人围绕此从不同角度揭示禅机。

多少醒人作寐语,异形同趣谁知汝?四头十足相枕眠,寒山拾得丰干虎。

拾得寒山,老虎丰干。睡到驴年,也太无端。咦!蓦地起来开活眼,许多妖怪自相瞒。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着。
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着。

现存最早的四睡图画于元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元佚名《四睡图》,为重要文化财。日本画僧默庵灵渊(日语:黙庵)于1329年到1345年入元,前田育德会(日语:前田育徳会)藏有其《四睡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四睡图为嵩山少林寺的石刻线画,时代约在明朝成化年间。其构图通常以剃发的丰干体型较大,蓬头的寒山、拾得身材较小,三人一虎睡成一团。

四睡图此后在中国不再流行,乃至于后世不识,误认其为伏虎罗汉图。而在日本,该题材仍长期盛行。除禅画外,四睡图也成为浮世绘常见的见立绘(日语:見立絵)题材,常画艺伎、两位侍女和猫同眠的场景,将重心从禅机转为画面的装饰性表达。

在东亚之外,该题材还向西亚传播。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波斯细密画《四睡图》,其团形造型可能是《一团和气图》的构图渊源之一。

默庵灵渊(日语:黙庵)作品

张起作品
中国现存最早的四睡图

菱川师宣作品

长泽芦雪作品

富冈铁斋作品

波斯细密画

英一蝶作品

川又常正(日语:川又常正)作品

奥村政信作品

�田湖龙斋(日语:礒田湖龍斎)作品

喜多川歌麿作品

葛饰北斋作品

相关

  • 肾脏癌肾癌(英语:Kidney cancer or renal cancer)是一种由肾脏细胞癌变引发的癌症。两种最普遍的肾癌分别是肾细胞癌(英语:renal cell carcinoma)(renal cell carcinoma, 缩写为RCC)和发于
  • 五加皮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gracilistylus)为五加科五加属的植物。灌木;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小叶常为5枚;夏季开黄绿色花,伞形花序;黑色球形核果。五加主要产于中国的中
  • 大使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国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
  • 吴廷练吴廷练(越南语:Ngô Đình Luyện,1914年-1990年)是越南共和国首任总统吴廷琰的胞弟,1954年,在欧洲求学期间,就曾代表保大皇帝参加决定越南命运的日内瓦会议。吴廷琰掌权期间,他被派
  • 雅格布·巴萨诺雅格布·巴萨诺(1510年-1592年2月14日),又名:Jacopo dal Ponte。出生并卒于威尼斯附近盛产葡萄的小镇,Bassano del Grappa,画风属威尼斯派。师承 Bonifazio Veronese,画作大多是田野
  • 德拉任·彼得罗维奇德拉任·彼得罗维奇(克罗地亚语:Dražen Petrović,1964年10月22日-1993年6月7日),克罗地亚职业篮球运动员,欧洲球员进入NBA的先驱之一,篮球史上伟大的得分后卫之一,同时被NBA和国际
  • G-Dragon权志龙(朝鲜语:권지용/權志龍 ,日语:クォン・ジヨン,1988年8月18日-),韩国歌手、饶舌及词曲作家。他以艺名G-DRAGON(韩语:지드래곤,日语:ジードラゴン)为人熟知,是YG娱乐旗下男子团体BIGBA
  • 千代之富士贡千代之富士 贡(日语:千代の富士 貢,1955年6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本名秋元 贡,生于日本北海道松前郡福岛町,前相扑力士,第58代横纲。出身九重部屋(日语:九重部屋),血型为A型。出生于渔民
  • 比尔·史柯隆威廉·乔瑟夫·史柯隆(英语:William Joseph Skowron,1930年12月18日-2012年4月27日),绰号“Moose”,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一垒手。职业生涯曾效力过洋基、道奇、参议员、白袜与天使等
  • 安山湖安山湖为一个古代湖泊,其水域在今东平县商老庄乡和梁山县小安山镇、大路口乡、小路口镇、寿张集镇一带。被认为是梁山泊遗存水域之一,可能为今东平湖的前身。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挖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使汶水和古济水交汇屯滞于安山,即为安山湖。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口,河水漫入安山湖,使安山湖逐渐淤塞。明永乐九年,宋礼重浚运河,创安山湖堤。万历年间筑安山湖堤。明末清初基本淤废。安山湖为大运河“水柜”之一,可以调节大运河河水的时令变化,使之在旱季仍有足够的水以保证运输。“安山湖”名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