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洪之恥

✍ dations ◷ 2025-10-25 15:15:45 #希洪之恥

希洪之耻(英语: Disgrace of Gijón)指的是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西德与奥地利之间的一场小组赛,当时西德、奥地利、智利和阿尔及利亚在同一个小组。第一轮比赛中,西德以1-2 爆冷败给了首次参赛的阿尔及利亚,而奥地利首轮比赛以1-0小胜智利,次轮比赛,西德大胜智利4-1,而奥地利以2-0击败阿尔及利亚。在第三轮的小组赛中,于6月24日先开赛的阿尔及利亚以3-2击败了智利,取得2胜1负,得四分而得失球差是零的成绩完成小组赛,只要最后一轮西德没有获胜、或者西德获胜的幅度达到三球或更多,那么阿尔及利亚便能以小组第二的身份进入下一轮赛事。随后6月25日西德队同奥地利交手,西德队在第10分钟打入一球,若以当时的比分完场,西德与奥地利两队皆以两胜一负得四分的成绩完成小组赛,并以较佳的得失球差(西德+3、奥地利+2)压倒同分的阿尔及利亚,携手晋级。两队在西德队入球后便没再制造任何具威胁的攻势,剩余长达80分钟的比赛时间变成了垃圾时间,最终就以1-0的比分结束比赛,两队成功挤掉阿尔及利亚,双双出线。由于比赛地在西班牙希洪进行,因此这场“默契球”被称为“希洪之耻”。


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小组赛 第 2 组

德国 v 阿尔及利亚

奥地利 v 智利

德国 v 智利

奥地利 v 阿尔及利亚

智利 v 阿尔及利亚

德国 v 奥地利

两队默契球的举动引发阿尔及利亚的球迷愤怒,许多人挥舞着钞票和白手绢进行讽刺,该场赛事也迫使大会做出改变,从1984年的法国欧锦赛开始,国际大赛小组赛最后一轮必须要同时开球,以避免默契球的发生。

而受害者阿尔及利亚直到32年后的2014年世界杯才终于一圆16强宿愿,巧合的是阿尔及利亚在16强赛的对手正是德国,也使希洪之耻再度被人提起。

相关

  • 042–079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
  • 喷气孔火山喷气孔(英语:fumarole)是一种地壳裂缝,通常出现于火山附近。火山喷气孔会喷发蒸气及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硫、盐酸和硫化氢,其中喷发硫化物质的,则被称为硫气孔。火山喷气孔会由许
  • 电磁炉电磁炉是一种使用电力的烹调工具,属于暗火煮食炉具。使用时炉身不会大量发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使煮食器皿发热,炉身相对较低温和安全(炉身灼伤人的机会较低)
  • 哈金斯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英语:Charles Brenton Huggins,1901年9月22日-1997年1月12日),出生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美国医学家与生理学家,主要研究前列腺癌。他发展以赫尔蒙控制癌细
  • 康普顿百科全书《康普顿百科全书与事件录》(Compton's Encyclopedia and Fact-Index)是一部由伊利诺斯州埃尔姆赫斯特(Elmhurst)公司出版的百科全书。该公司是由钱德勒B·比奇(Chandler B. Beac
  • 天童荒太天童荒太(てんどう あらた、1960年5月8日 - )是日本爱媛县松山市出身的小说家,本名栗田教行(くりた のりゆき)。天童荒太毕业于明治大学文学部演剧学系,作品多以描写家庭关系为主
  • 弗朗西斯科·希梅内斯·德·西斯内罗斯弗朗西斯科·希梅内斯·德·西斯内罗斯(西班牙语:Francisco Jiménez de Cisneros;1436年-151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神学家,通称希梅内斯主教。卡斯提尔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忏悔神
  • 失魂《失魂》(英语:)是一部由锺孟宏执导的2013年台湾电影。本片获选为2013年台北电影节开幕片,并获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男主角、摄影、美术设计、音效计五项提名,亦代表台湾角逐
  • 巴克明斯特富勒烯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英语:Buckminsterfullerene),分子式,是富勒烯家族的一种,球状分子,是最容易制备的一种,1985年英国化学家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博士和美国科学家理察·斯莫利在莱
  • 周刊YOUNG JUMP《周刊YOUNG JUMP》(日语:週刊ヤングジャンプ,英语:)是由日本集英社发行的青年漫画杂志。 于1979年5月半月刊《YOUNG JUMP》创刊、1981年随着周刊化杂志名也变更为《周刊YOUNG 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