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恩近似

✍ dations ◷ 2025-11-18 08:40:05 #散射理论

玻恩近似是量子力学中散射理论(en:Scattering_theory)中为求得李普曼施温格方程(en:Lippmann–Schwinger_equation)得近似解而提出的近似方法,由1954年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提出。

量子力学中,散射理论的问题可表述为:

已知 ϕ {\displaystyle \mid \phi \rangle } ,亦即入射波函数,是哈密顿算符 H 0 {\displaystyle H_{0}} 的薛定谔方程的解:

H 0 ϕ = E ϕ {\displaystyle H_{0}\mid \phi \rangle =E\mid \phi \rangle }

H 0 + V {\displaystyle H_{0}+V} 的薛定谔方程解 ψ {\displaystyle \mid \psi \rangle } 。 其中V是造成散射的势。 这一问题可写作李普曼施温格方程:

| ψ ( ± ) = | ϕ + 1 E H 0 ± i ϵ V | ψ ( ± ) . {\displaystyle |\psi ^{(\pm )}\rangle =|\phi \rangle +{\frac {1}{E-H_{0}\pm i\epsilon }}V|\psi ^{(\pm )}\rangle .\,}

其渐进形式en:Asymptotic_analysis可写成:

x ψ ( + ) x k 1 4 π 2 m 2 e i k r r d 3 x e i k x V ( x ) x ψ ( + ) {\displaystyle \langle \mathbf {x} \mid \psi ^{(+)}\rangle \rightarrow \langle \mathbf {x} \mid \mathbf {k} \rangle -{\frac {1}{4\pi }}{\frac {2m}{\hbar ^{2}}}{\frac {e^{ikr}}{r}}\int d^{3}x'e^{-i\mathbf {k} '\cdot \mathbf {x} '}V(\mathbf {x} ')\langle \mathbf {x} \mid \psi ^{(+)}\rangle }

其中 ψ ( + ) {\displaystyle \mid \psi ^{(+)}\rangle } 为向外散射的波函数(数学上另有一向内‘散射’的波函数与之对应,但在散射问题中不必考虑)。

然而此式为了求得散射的结果,需要对散射结果本身进行积分(即式子右侧积分中出现了未知量),因而对于精确求解并无太大帮助。 然而通过玻恩近似,这一方程可以得到低能量下合理的近似解。玻恩近似假定散射的波函数与入射波函数相差较小,因而在积分中可以使用入射波 ϕ ( + ) {\displaystyle \mid \phi ^{(+)}\rangle } 来进行积分。这样就获得了1阶玻恩近似(0阶玻恩近似即为入射波)。同样的做法可以递归进行,将之前近似获得的结果带入积分,即可算出下一步的近似。这种方法是收敛的。 然而,多数情况下超过一阶的近似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因为玻恩近似的低能量限制不允许其散射表现更加精细的结构(请求补充说明)。

玻恩近似的一个较为巧合的完美应用出现在对卢瑟福散射公式的推导中。卢瑟福散射公式在抛物线坐标系中可以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获得精确解,也可在经典力学下求得经典近似解,同时也可从玻恩近似(一阶)获得近似解。巧合的是,这三种解在库仑势下得出完全相同的微分截面。 这种体现了玻恩近似在低能情况下相对于其他近似方法(如en:Partial_wave_analysis)而言在收敛速度上的优越性。


相关

  • 和县人和县人(学名:Homo erectus hexianensis),旧称和县猿人,学名直立人和县亚种,是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华东地区的直立人的代表之一。1980~1981年间,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
  • 宣益民宣益民(1956年9月-),安徽无为人,中国工程热物理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副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4年获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9
  • 镍过敏3d8 4s2 或 3d9 4s12, 8, 16, 2 或 2, 8, 17, 1蒸气压第一:737.1 kJ·mol−1 第二:1753.0 kJ·mol−1 第三:3395 kJ·mol−1 (主条目:镍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
  • 内弗尔霍特普一世内弗尔霍特普一世(英语:Neferhotep I),埃及第十三王朝国王。在位约11年。他把欧西里斯雕像重新在阿比多斯立起,并且为几座古埃及神庙捐献了多座雕像。
  • 均变论均变论(英语:Uniformitarianism,又称齐一论、古今一致论)是由查理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一书所提出,其理论是以英国人詹姆斯·哈顿在1785年和1789年所提出的渐变论所衍伸而来
  • 永久冻土永冻土(英语:Permafrost,又译永冻层、永冻土层或多年冻土)是一个地质学的名词,指当冻土层(frost soil)处于水的结冰点以下超过两年的状况。永冻层一般分布在地下30~40公分处,通常又
  • 第十五初创军团第十五初创军团(拉丁语:Legio XV Primigeni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卡利古拉于公元39年建立并存在至70年。该军团曾先后参加罗马帝国对日耳曼部落战争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最
  • 钒固氮酶钒固氮酶,是一种在固氮细菌身上发现的酵素,它是第二种固氮方法,当主要的金属钼固氮酵素无法运作时。 在自然的氮循环中,钒固氮酶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成氨,
  • 巨人捕鸟蛛巨人捕鸟蛛(学名:),或称歌利亚食鸟蛛,属于捕鸟蛛科。它于南美洲北部发现,从质量和体积来看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腿的跨度仅次于巨型猎人蛛(英语:Giant huntsman spider)。将它称为“捕
  • 土司空 (轸宿)土司空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中的轸宿。《晋书·天文上》:“青丘西四星曰土司空,主界域,亦曰司徒。”《丹元子步天歌》:“门下四个土司空”。土司空含有四颗恒星。清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