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舰喋血记 (1935年电影)

✍ dations ◷ 2025-04-25 13:14:52 #英语电影,1935年电影,1930年代美国黑白电影,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小说改编电影,军事法庭电影,美国冒险剧情片,美国史诗片,米高梅电影,死刑题材电影,加利福

《叛舰喋血记》(英语:)是一部193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弗兰克·洛伊德执导,改编自查尔斯·诺德霍夫(英语:Charles Nordhoff)和詹姆斯·诺曼·霍尔(英语:James Norman Hall)的小说《》。本片中的三个男主演,克拉克·盖博、查尔斯·劳顿和弗朗·托恩(英语:Franchot Tone)演出精彩。

本片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同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是奥斯卡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纪录。这个故事多次被搬上荧幕,除了1935年的这次外,另有1916、1933以及1962以及1984年的版本。

本片的故事根据小说改编而来,而小说又建立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之上。1787年,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从朴茨茅斯开往塔希提岛,它的任务是去那里装载面包果。这些面包果是准备给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们吃的,因为这种食物非常廉价。这艘船的船长,因为不近人情过于严格等原因而招致许多手下厌恶。相反,他的大副似乎是以为公平对人的领导。在执行任务期间,两人的关系不断恶化。不过,当船只停靠在塔希提岛时他们的关系有所缓解,大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岸上,甚至还迎娶了一位当地的姑娘。不过,回程的时候二者之间终于爆发了冲突并最终升级为了兵变。最后,大副把船长和他的支持者们送到了救生艇上,流放在海上。而船长最后竟然遇上了另一艘军舰,并最终找回了自己的船将叛变者们带回了英国。

相关

  • 打针注射(英文:Injection)俗称打针,是一种利用注射器与针头穿过皮肤,并将液体送入身体内的方法。是一种给药途径,注射所预期的作用位置,不一定是受注射的位置。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注射方
  • 科学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英语:Phenotypic plasticity)指生物体之行为、形态、生理为因应独特环境所发生之表现型差异,这些差异涵盖了环境引起的所有变化类型,如形态、生理、行为、物候等多方
  • 化学机制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机理详细描述了
  • 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西班牙语:Juan Ignacio Cirac Sasturain,1965年10月11日-),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曼雷萨,西班牙物理学家。他是量子计算机及量子信息论领域的
  • 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epoxide),是含氧三元环的醚类化合物,可以看作环氧乙烷的衍生物。其中三个原子大致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平面上。由于张力较大,环氧化合物比其他醚更活泼,尤其是
  • 香槟液泡香槟液泡(英语:Glistening)是发生于软性可折叠式的人工水晶体在白内障手术植入眼内一段时间后 ,镜片内容易产生细小液泡的一种现象 ,这些细小液泡称为之香槟液泡。可能原因很多
  • 耳孙孙是指子女的子女,男性称孙儿或孙子,女性称孙女。在父系社会,儿子的子女称为“内孙”或者“孙”,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而自己的孙或外孙就称自己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另外,闽
  • 皮质脊髓束皮层脊髓束(英语:Corticospinal tract,又称皮质脊髓路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径),又称锥状束(pyramidal tract),为一种大脑皮质及脊髓间大量聚集之轴突集结。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由运
  • 体积最大的生物世界已知最大的生物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能被定义成最大由体型、重量、高度或长度之极者。此外一些生物在群居的情况下制造出超有机体(superorganism),但不在此列。大部分体型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