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城隍庙

✍ dations ◷ 2025-09-11 04:53:10 #嘉义城隍庙

坐标:23°28′42″N 120°27′13″E / 23.4783°N 120.4535°E / 23.4783; 120.4535

嘉义城隍庙,是奉祀诸罗县城隍绥靖侯的道教庙宇,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于清治时期在台湾府诸罗县官府最初创建的城隍庙,也是诸罗城的三大古庙之一,也是见证嘉义地方历史以及文化信仰中心,目前列属国定古迹。

当时诸罗县管辖区域南至新港溪(台南市新市区)、北迄基隆包括宜兰、花连、台东一带等,都是诸罗县城隍爷信仰祭祀范围内。立庙至此香火鼎盛,所供奉在正殿的城隍爷乃为台湾本土雕刻,神貌呈现细致庄严。

清治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诸罗县周锺瑄知县,谓城隍即城池之意,既有城池,必有城隍,方可以迓神庥而妥神灵。由知县乃捐献六百余两银,鸠材捐俸,与建城隍之庙时,并有参将阮蔡文帮捐四十两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冬建成。初创建立是属县级城隍,兴建于县署之左(昔城内中和街,即今忠孝路东市场东侧)三川门、有堂(正殿)、有寝(后殿)、有护廊、四垂亭、龙虎井为七包三进大庙,周锺瑄撰记立碑,详述始末。初创时的城隍庙,不免堂廊制陋,栋楹均取小木,垣墙悉缮泥土,日炙雨淋,历数十载。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冯尽善商诸邑绅,士绅陈君陆等负责募捐及重新修缮。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历数三十多余年,庙宇如木如垣,倾欹剥蚀,时恐将崩之患,新任邑宰张所受,因感念城隍泽惠万民,燮理阴阳,功济寰宇,佑护境民,系由张所受捐出廉俸,邑绅林振魁等董事负任重建大任,幸都人士输诚乐助,共得银两二千余金。同年十月动土重建,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落成,而成为宫室的庄严高耸,冠于诸罗全城,为当时诸罗城最壮观的庙宇。张所受并撰立碑“重建城隍碑”详述始末。

日治昭和十一年(1936年)五月,城隍庙彻底新建的工程,由时任嘉义市尹伊藤英三发动劝募,诸位士绅及众多善德捐款达九万多日圆,准备将旧有庙貌彻底新建,翌年动工,于昭和十五年十月竣工。其中,城隍庙聘请到福建泉州大匠师王锦木来规划设计,主体座向“座东朝西”,庙体建筑风格“泉州溪底派”。正殿、后殿夹拜亭之“工”字形平面建筑格局。整体建筑共分三川殿、拜亭、正殿、后殿四大部分,其最大特色是在正殿部分安设许多看架斗栱,屋顶形式皆为重檐,拜亭八卦藻井匠艺,正殿步口及次间看架斗栱,全由榫卯斗成,不用一钉一铆,巧夺天工,庄严肃穆,也是王锦木匠师首席代表第一个建筑作品。

石雕部分,则是由惠安石匠蒋氏家族的石匠师等人来完成,其龙柱、石狮、壁堵为精雕细琢、活灵活现,另外有施天福鹿港石匠师在大门左右两侧各中间的镂空石雕作品也是灵活生动、精湛雕刻。交趾陶则有两位大师林添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陈专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杰出作品在庙内左右两侧互别描头,细腻传神。林添木制作靠虎门左侧之三则故事:后汉高祖民间传说的故事“白兔记”、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关羽保二嫂”、包公民间传说里的故事“狸猫换太子 ”。陈专友则制作靠龙门右侧道教神话故事:封神榜大战九曲黄河图。

两人也是交趾陶两大流派的传人为 宝石釉:“叶王” 及 水彩釉: “洪坤福”。在这机缘和巧合之下而林添木是叶王的徙孙而洪坤福是陈专友的师傅,造就出交趾陶界有名“拼场”拼的不止是双方手工艺。,尤其是在“至诚前知”匾下方有一排中间交趾陶的一半是林添木大师另一半是陈专友大师这个是也是少之有少的拼场技艺作品也绝无仅有传为佳话。另在绘画部分,三关六扇门其画风精致、神韵生动的门神,则为为彩绘大师陈玉峰的作品

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城隍庙增购后殿大楼地基,以当时神尊实在太多而无法放置,同年岁末拆除后殿,重建大楼为六层,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完工后,同年10月并举行乃入火大座仪式,而拜/正殿保留者日治时期庙貌。大楼规划是由出自匠师谢自南之手。资料来源是中国科技大学建筑糸 温峻玮讲师在上课时所提到后殿大楼的由来。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间发生戴万生之役,戴军举众围攻诸罗城三次,眼看诸罗城就要攻破了,整个诸罗城人心惶惶,知县白鸾卿到城隍庙请示城隍爷由知县抽签诗,城隍爷蒙示全句签诗:“阁家人安泰,名利两兴昌,出外皆大吉,有祸不成殃”,由知县解读签诗,告诉全城人民“有祸不城殃”,使得人心遂定保住全城。此事于同治十三年由钦差办理台湾海防大臣沈葆桢上奏朝廷因诸罗城隍神有助守城池有功,因此在光绪元年(1875年),德宗皇帝敕封诸罗城隍尊神加封号曰“绥靖”,(县城隍)显佑伯被加封为(州城隍)绥靖侯,是当时台湾府各县级城隍中唯一敕封尊号的神祇。

沈葆桢为神明请示上奏朝廷分别: 一折“请建明延平王(郑成功)祠折”。二折“安平海神请加封号折”。三折“请加封嘉义城隍神折”。唯当时的清朝官员首例请奏光绪帝敕封诸罗城隍加封尊号,另外光绪帝也有敕封澎湖厅妈宫城隍由通判程邦基请奏加封。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天妃宫(周锺瑄县令所建起)庙址在诸罗城,署之南方,城隍庙之北,原是诸罗城内三大古庙之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嘉义知县单瑞龙扩大重建后并更名为大天后宫。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三月时发生了丙午大地震,不幸震垮了当时嘉义市区以及大天后宫,大地震过后为了重整嘉义市区和开辟新道路(今忠孝路、光彩街)而将震垮的大天后宫拆除并未重建。当时信众将妈祖娘娘的神尊和其它宫内神尊移驾到城隍庙后殿供奉(现今妈祖殿)。 (周锺瑄县令同为“城隍庙和大天后宫”清代官庙刽建者)

日军准备发动侵华战争,台湾总督府深怕台湾民众生变,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嘉义市尹川添修平执行当时台湾总督府任务而进行众神归天政策,诸多寺庙拆废并设置了济美会统一收归嘉义市各个寺庙庙产,而当时地方仕绅极力反对下才保留下了三座寺庙,城隍庙、地藏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门庙。道教的神尊合祀在城隍庙(神庙),佛教的佛像合祀在地藏庵(佛庙),儒教的神祇合祀于南门庙(圣庙),其余副神尊一律没入市府仓库慢慢消毁,放弃台湾神明信仰推皇民化运动改信日本神道教,乃当时宗教界一大浩劫。

嘉义城隍庙正殿全景

“台洋显佑”匾,为台湾巡抚刘铭传于光绪13年(公元1887年)上奏光绪皇帝颁赐。

嘉义城隍庙的八卦藻井,为著名溪底派木匠王锦木的作品,全体结构为榫卯接合而成眩目的结网斗栱,充分反映木雕艺术的尊贵与富丽。

嘉义城隍庙的牌楼采用四柱三间三重楼之设计。

嘉义城隍庙共有三川殿、拜亭、正殿、后殿四部分,其中三川殿、拜亭、正殿现为日治时期所兴建建筑物,后殿则于1980年改成今日高楼建筑样貌,其庙内的雕刻、彩绘、泥塑等均深具文化价值,城隍庙主祀诸罗县城隍尊神绥靖侯。

前殿

后殿(嘉义大天后宫)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五楼

六楼

正殿大城隍爷

拜殿城隍爷和范谢将军

妈祖殿

殿内大妈祖(原诸罗城大天后宫)

城隍爷蒙示签诗

“至诚前知”匾额,为同治三年(1864年)年嘉义知县白鸾卿献立。

左上正殿和歌,为台湾寺庙中唯一一副交趾陶日文对联。

右上正殿和歌

和歌作者:源实朝“金槐集”※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山はさけ海はあせなむ世なりとも君にふた心わがあらめやも”

和歌作者:本居宣长“《石上稿》自选和歌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しきしまのやまと心を人とはば、朝日ににほふ山ざくらばな”(敷岛の大和心を人问はば朝日ににほふ山樱花)

全台湾寺庙建筑保留唯一有日本和歌对联交趾陶,由当时“嘉义美记商店 苏育奇”所捐献。

由于当时为了保存城隍庙及宗教信仰,因此信徒及士绅希望和日冶政府打好关系,打破传统将城隍庙建筑里有日本和歌交趾陶的对联,也是见证历史的文物。

此外,由20位唐山师傅雕刻了将近花二年时间的才雕工完成嘉义城隍爷神轿,为“八狮座”的武轿,在台湾为独一无二的,其轿前两支龙柱采原木立体三层雕刻,内枝外叶,全轿未用一根钉子,轿身雕刻的文武判官、牛马军将、七爷八爷、日夜游神等共32尊神像,刻工非常细腻与传神。当年雕刻此顶神轿的金额足可买下数家庙前店铺,而现今这顶神轿已不再“服勤”。(现在放置于二楼。)

典故:负责祭祀陈圣王公的陈氏宗亲会说法陈圣王娶了“十一指厝”(龙德村旧称)的女孩子当老婆,龙德村村民都称这尊陈圣王公叫“姑爷”,类似郭圣王公娶老婆的故事。开漳圣王神尊因众神归天政策而原来庙宇“圣王庙”(又称丹霞宫),庙宇及土地遭日冶政府征收(现今吴凤幼稚园),所以才将陈圣王公神尊合祀入嘉义城隍庙,龙德村每三年谢冬日期,会前往嘉义城隍庙奉迎姑爷回龙德宫做客。

“嘉义育婴堂”创立于嘉庆元年(1796年),以城隍庙左堂为办事处,为当时城隍庙附设慈善机构,当时嘉义四方贫民者多,而养育时家贫,生女婴不舍抚养,而男婴自己抱理。当时众士绅商人等..看到之后同情又心伤,士绅商人们大举善行,劝捐置业,建设公堂一所,在当时城隍庙左堂,名日育婴堂,堂有设管事、堂丁、堂妇等职员,管理堂务和另雇乳妇等,专责哺乳育教。如有愿抚育者,该堂每月给津贴一元,但不得将女婴转卖为婢女或妓女之具结,女婴在育婴堂满16岁,该堂有权主持其婚嫁事项,并酌收聘金以该堂为经费。从嘉庆初设起,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因慢慢的损款经费不足经营上有困难,所以在同治六年~七年,由绅商陈熙年、赖时辉等人广大倡捐重与,收容更多当时无法自养以及遭遗弃婴儿...等等善行,随者时间人数会增减,平均下来在20名上下。在日人冶台之后仍为续辨,直到明冶39年(1906年),日当局府令第62号设置嘉义慈惠院(现为嘉义仁爱之家),并将育婴堂合并在一起。

“嘉义阴灵堂”创立于道光22年(1842年)以城隍庙左畔创建阴灵堂,为当时城隍庙附设慈善机构。由嘉义城隍庙往持“福海和尚”所创建,其作用对客死在(他乡)嘉义的官人、幕友(师爷)、跟班(仆役)、商民...等等是过往者的牌位供奉祭示之场所。为何阴灵堂要建在城隍庙傍边。由于城隍爷是阴间的行政官,一来无主孤魂或异乡亡灵为城隍爷所管辖事务,二来嘉义阴灵堂祭祀位置就在城隍庙左侧便直接掌控地方上冥藉以及祭祀上的方便。时过变迁,有阴灵堂埤文(1847)存在,但现在已见不到嘉义阴灵堂。

“嘉义城隍庙附设慈善会”创立于民国七十年(1981年),由大德“赵煌、柯连春、董金虎”3人发起,成立至今有需要赈灾、救急、施棺木等等,或是以往在嘉义县市的符合低入户者便可以办理救济服务。嘉义育婴堂和嘉义阴灵堂为现今嘉义城隍庙附慈善会之先驱。


相关

  • 南越海军陆战师越南战争越南共和国海军陆战师(越南语:Sư Đoàn Thủy Quân Lục Chiến/ 師團水軍陸戰),是越南共和国军(南越军)的海军陆战队,由1954年当时仍在担任越南国首相的吴廷琰建立,黎元
  • 一条美贺子一条美贺子(徳川美贺子)(1835年-1894年),幕末 - 明治时代公家女性、德川庆喜御台所、正室。实父为菊亭(今出川)公久、养父为一条忠香、昭宪皇太后的义姊。幼名“延君”,当初的讳名为
  • μ's Best Album Best Live! collectionμ's Best Album Best Live! collection是μ's的第一张精选辑,2013年1月9日由Lantis发行。该专辑是μ's的第一张精选辑。收录了除了《Solo Live!》收录曲以外μ's及其小分队
  • 拉尼亚拉尼亚(Rania),是印度哈里亚纳邦Sirs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095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0958人,其中男性11103人,女性9855人;0—6岁人口3202人,其中男1825人,女1377人;识字率53.56
  • 路易吉·鲁索洛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1883年4月30日-1947年2月4日),意大利画家和作曲家。他开始是未来主义运动的重要成员,于1915年退出,后来又加入形而上画派。其代表作有《无政府主义者
  • 萨拉曼卡体育联盟萨拉曼卡体育联盟(西班牙语:Unión Deportiva Salamanca),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萨拉曼卡市的一个已经解散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23年。在解散前,该队作赛于西班牙足球乙
  • 2010年5月中国大陆检阅
  • 1924年古巴飓风</noinclude>1924年古巴飓风(英语:1924 Cuba hurricane)是有纪录以来正式确认存在的第一场五级大西洋飓风,于这年10月14日在加勒比地区西部形成,然后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期间缓慢组织。到10月16日时,气旋已在尤卡坦半岛东部达到飓风强度,接下来的移动路线形成小规模逆时针环路。10月18日,风暴开始快速增强,估计在次日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可在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五级标准。此后不久,飓风以最高强度袭击古巴最西端,成为有正式纪录以来吹袭该国
  • 栗鸮栗鸮(学名:)为草鸮科栗鸮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季雨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栗鸮包括以下亚种
  • 崔麟崔麟(约1942年-),中国男子跨栏运动员。他曾在伊朗德黑兰进行的1974年亚洲运动会中获得男子110米栏金牌,是第一位获得亚运该项目冠军的中国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