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

✍ dations ◷ 2025-11-12 23:23:46 #秦朝县份,汉朝县份,三国县份,晋朝县份,南北朝县份,隋朝县份,吴越县份,宋朝县份,明朝县份,清朝县份,中华民国浙江省县份,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县份,宁波

鄞县(汉语拼音:Yín Xiàn;吴语宁波话:Nin-yu)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历史上的一个县,今舟山市曾含于县境内。

鄞县是中国大陆少数由秦时设置并沿袭至近代的县,县名相传来源于县治所在的赤堇山。《国语》中有“句践之地,东至于鄞”的说法。汉朝时属会稽郡,王莽时改名谨。汉至南朝为大县。

隋朝时,鄞县、鄮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唐朝时为上县,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治所位于县东南,辖区覆盖鄞县大部。武德八年,废为鄮县。五代时,为吴越国辖地。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因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属明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置昌国县。南宋时,明州改为庆元府,仍隶之。宋时,鄞县为望县,元时为上县,属庆元路。明初属明州府,后属宁波府。

唐代以前,宁波府治位于鄞县小溪(今鄞江镇一带),中唐以后方才迁移到三江口。自隋至清末,鄞县(句章、鄮县)均为为附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宁波市区一直为鄞县县治所在。1949年的辖境包括现海曙区全部区域、鄞州区全部区域和江北区姚江西段以南、姚江湾头段以南、白沙街道以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市区从鄞县分立。200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2016年,鄞州区、江东区、海曙区以奉化江为界进行重组,江东区和鄞州区东部成立新的鄞州区,海曙区和鄞州区西部成立新的海曙区,原鄞县区域为鄞州、海曙两区分治。

相关

  • 希罗尼穆斯·博克希罗尼穆斯·博克(德语:Hieronymus Bock,拉丁名:Tragus,1498年-1554年2月21日)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植物学家、医师和信义宗神职人员。他的著作是《新草药志》,其中涉及了近七百种植
  • 人体科学人体科学(Somatic Science)是指研究人体的功能及保护人体,并进一步发展和发挥人体潜能的科学。研究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中国传统医学、气功、智力开发等。人体科学的研究者通
  • 北方三岛北方三岛是台湾基隆北方海域3个离岛的合称,皆属基隆市中正区管辖:三座岛屿中,棉花屿与彭佳屿因面积较大,清代与日治时代曾有人定居,现今仅彭佳屿有海巡署部队驻扎。除去有主权争
  • 兰托斯人权奖兰托斯人权奖(英语:Lantos Human Rights Prize)由总部设在美国新罕普什尔州的兰托斯人权与正义基金会(The Lantos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 and Justice)颁发。兰托斯基金会
  • 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是塔拉威拉火山地质历史上首个被人类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事件,也是欧洲人到达新西兰以后首个致命的火山喷发事件。1886年6月10日凌晨,位于新西兰北岛的
  • 费兆元费兆元(?-1628年),字元祯,号台简。浙江乌程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出知湖广荆州府,进广东副使,左迁南康府。历官福建副使、参政、按察使
  • 阿格尼维夏阿格尼维夏(梵语:अग्निवेशअग्निवेश, Agniveśa),或译阿格尼吠沙,印度传说中的仙人,仙人阿特里雅的学生,被普遍认为是最早的阿育吠陀作家之一。 失传的《阿格尼维夏
  • 竹之子族竹之子族(日语:竹の子族),亦可称竹笋族,是一种在1979年崛起、于1980年代初期广为流行过的日本街头表演文化。“竹之子”在日文里面其实就是竹笋的意思,但竹之子族起源与真正的竹子
  • 地磁扰动指数地磁扰动指数(disturbance storm time,Dst,Kyoto Dst)是测量太空天气条件的一项指标。它提供了来自太阳的质子和电子引起地球周围环状电流强度的资讯。 环绕地球周围的环状电流
  • 杨育儒杨育儒(1958年11月2日-)台湾屏东县高树乡人,写实派画家。自幼性格孤僻到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加上单脚小儿麻痹的缺陷,使他因自卑而感到落寞与无助,继而寻求暴力解决,懵懂的在街头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