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卡伦巴赫

✍ dations ◷ 2025-11-20 19:42:48 #1929年出生,2012年逝世,芝加哥大学校友,巴黎大学校友,美国环境报告文学家,美国科幻小说家,环境小说家,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威廉斯波特的人

欧内斯特·卡伦巴赫(Ernest Callenbach,1929年4月3日-2012年4月16日),美国作家。

他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威廉斯波特,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在那里,他被卷入了当时的“新浪潮运动”(严肃认真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当时他的政见是“反共的社会主义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者们引起的革命,并目睹了革命如何通常不起作用”。他在巴黎的索邦大学呆了六个月,每天看四部电影,后来回到芝加哥,并获得了英语和通信新闻(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s)专业硕士学位。

卡伦巴赫随后移居加利福尼亚州。从1955年到1991年,他在职于加州大学出版社(伯克利)。他担任了多年的广告文字总撰稿人,并于1958年到1991年主编出版社的《电影季刊》()。他还偶而在加州大学和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电影课程。

卡伦巴赫有许多年在加州大学出版社主编自然历史指南(Natural History Guides)。他开始认真对待环境问题及它们同人类的价值体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联系,就象他曾认真地去理解电影一样。他深受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的影响。他因此以绿色书籍的作者而著称,即《生态乌托邦》(1975)和《生态乌托邦之诞生》(1981)等生态乌托邦的作者。他据说创造了“生态乌托邦”一词。此外,他曾带着极大兴趣读过默里·布克钦(Murray Bookchin)的《后匮乏社会的无政府主义》(Post-scarcity anarchism,1971年),后来又认识了布克钦本人。

就人类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观念,以及某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而言,生态乌托邦系列书籍与所谓的可持续化运动相关。卡伦巴赫的生态乌托邦的概念不是“卢德运动”——他并不排斥高科技,而更确切地应该说他虚构的社会表现出了对于技术的一种。例如,卡伦巴赫的生态乌托邦社会更强调私人交往,而非无人性的互动,故预测了视频会议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的确,尽管卡伦巴赫参与的是印刷出版,他对视觉媒体仍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他的《生态乌托邦》一书在各个方面预测了“真人实境秀”——二十年后才得到认可,并被归为一种类型——因为故事中,在这个虚构的社会里,立法机关和司法法院的一些日常生活被通过电视播放,而电视辩论(包括关于生态问题的技术之争在内)则迎合了公民的需求。

卡伦巴赫是西岸的技术专家、建筑师、社会思想家和科学家圈子中的一员,其中的名流有厄休拉·勒吉恩、斯塔霍克(Starhawk (Miriam Simos))、西蒙·范·德·瑞恩(Sim Van der Ryn)、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凯文·凯利(Kevin Kelly)、詹姆斯·鲍德温(J. Baldwin)和约翰·托德(John Todd)。正如许多其他这些人一样,他是演说家、专题座谈者,以及随笔作家。

2006年,卡伦巴赫介绍了日本的一个社区运动的真实故事,从它的目标和实践上,都使人联想起他的生态乌托邦社会。他访问了日本,并调查了山岸运动(Yamagishi)。它涉及大约三打建立在同一基本原则之上的共同社区(intentional communities):居住的农业(猪、牛和鸡的家畜饲养,还有有机蔬菜和水果的种植)人口在生态意义上的融合,社会生活基于民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健康的原则。每一个个体的居民点都被称为是(‘为世界示范的社区’)。描述这些社区的文章“生态乌托邦在日本?”非常短。一上来就将其设定在“邂逅回归大地的、致力于‘一切众生之长久幸福’的社会成员”的视角上。全文分为“研讨会中的山岸特殊课程”(Tokkoh)、“丰乡町”(Toyosato)、“日常生活”(Daily Life)、“工作与游戏”(Work and Play)、“可持续性观点”(The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山岸主义与我们”(Yamagishism and Us)等几个小节。

1990年,卡伦巴赫提出了“地球十诫”(Earth's Ten Commandments),刊登在其个人主页上:

相关

  • 肠可以是:
  • 信息可视化信息可视化(英语: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infovis)是对抽象数据进行(交互式的)可视化表示以增强人类感知的研究。抽象数据包括数值和非数值数据,如文本和地理信息。然而,信息可视
  • 专性细胞内寄生物细胞内寄生物(英语:Intracellular parasite)是指一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的生物,可分为兼性(Facultative)和专性(Obligate)寄生物。部分细胞内寄生物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 六和高中桃园市私立六和高级中学,全名为六和学校财团法人桃园市六和高级中等学校,简称六和高中,为一所位于台湾桃园市平镇区的私立高级中学。1956年创校,2001年迁移校址至今。早年称为“
  •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英语:Robert Strange McNamara,1916年6月9日-2009年7月6日),美国商人及政治家,美国共和党人,曾任美国国防部长(1961年-1968年,为美国史上任期最久的国防
  • 广播联卖广播联卖(英语:Broadcast syndication)是指在广播网不经手的情况下,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直接获取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放权。在节目播出时间是由全国广播网与独立地方结盟电台协调
  • 兴夫传《兴夫传》,是在朝鲜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成书的小说,与《沈清传》、《春香传》一起被称为朝鲜三大古典名著。兴夫和孬夫是兄弟。贪婪的孬夫霸占了遗产后,把兴夫赶出了家门。由
  • 甲氧滴滴涕甲氧DDT(Methoxychlor)是DDT衍生物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用作杀虫剂。可由茴香醛与三氯乙醛在硫酸或三氟化硼存在下缩合而得。为白色或乳黄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石油,易
  • 展开大规模的攻势长衡会战,或称湖南会战,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会战(1号作战)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学术界也将“长衡会战”
  • 白三烯B4白三烯B4(英语:Leukotriene B4)是一种与炎症反应有关的白三烯类物质。它由响应炎症介质的白细胞产生,让白细胞活化并依附在内皮上,允许其穿过组织。在中性粒细胞中,它也是一种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