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

✍ dations ◷ 2025-07-19 10:07:03 #师陀
师陀(1910年3月10日-1988年10月7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王长简,1946年以前用笔名芦焚,还曾用笔名君西,康了斋等。师陀生于河南杞县,因为喜爱评话而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在开封读中学时即爱好文学。193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即参加反帝大同盟,进行救亡宣传工作。1932年1月他以芦焚为笔名(英文“暴徒”的音译)在丁玲主编的《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请愿正篇》,不久又在《文学月报》上发表了姊妹篇《情愿外篇》。1932年,他与汪金丁、徐盈创办了文学杂志《尖锐》。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1937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曾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日战争爆发后,师陀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和巴金、卞之琳结下深厚友谊。他写下了以战时上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结婚》和散文集《上海手札》,展现了一个经济凋敝、满目疮痍、贫富悬殊、底层人艰难求生的上海景象。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1946年因发现有人冒用芦焚笔名发表作品,故改以师陀为笔名,同年发表《果园城记》。他还写有长篇小说《结婚》等。相继任过上海戏剧学校教员、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辑,写过电影剧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陀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50年曾将朋友沈从文的《边城》改编为电影剧本,但并未开拍。五十年代师陀曾到河南、山东、东北各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石匠》集中。1957年后一直是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历史话剧《西门豹》、独幕喜剧《伐竹记》和历史小说《西门豹的遭遇》,其中伐竹记获得李健吾等人的好评。

相关

  • 福岛县立医科大学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日语:福島県立医科大学,英语:Fukushima Medical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福岛县的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944年,简称是福岛医大或县立医大。1944年建立,1950年开设大学
  • 程序化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内核地球的内核,是地球的最深层的部分,半径1220公里。一般相信它以铁-镍之合金组成,以及大概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同,约为5700开氏度。内地核的温度与压力可以通过理论与试验方式估计出
  • 乙烯四甲酸二酐乙烯四甲酸二酐也称为乙烯四羧酸二酐、亚乙基四甲酸二酐或亚乙基四羧酸二酐,是一种有机碳氧化物,其分子式为C6O6。该化合物是乙烯四酸脱去两分子水后得到的酸酐。每个乙烯四甲
  • Q77–Q78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英语: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简称ICP-MS)拥有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可以分析同位素组成,从Li到U(Ar除外,一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也称作傅里叶变换质谱分析,这是一种根据给定磁场中的离子回旋频率来测量离子质荷比(m/z)的质谱分析方法。 彭宁离子阱(Penning Trap)中的离子被垂直
  • 王 松王松可以指:
  • 蒙古民主革命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蒙古语:Ардчилсан хувьсгал)是1990年1月12日发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政治事件,始于推翻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绝食抗议,最终导致蒙古
  • 8号提案8号提案(英文:Proposition 8,简写为Prop 8)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11月的一项州宪法修正投票提案。该提案致力于将加利福尼亚州内婚姻关系的定义仅限定于异性之间,从而否定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