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波

✍ dations ◷ 2025-09-17 05:07:23 #大气电学

舒曼波是地球电磁场频谱的极低频部分。是一种产生于地表和电离层间的全球性电磁共振,由闪电放电激发。

1889年,特斯拉决定迁往可以让他有做高频高压实验的地方,即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并开始在那儿进行研究。到达后不久他向记者说,他正在做将讯号从派克峰传送到巴黎的无线传输实验。特斯拉的日记里有他对于电离层及地下纵波与横波实验的阐述。在实验室中,特斯拉证明了泥土是导电体并制造出人造闪电。特斯拉通过自己的接收器观察了闪电并研究了大气电。特斯拉的接收器与检波器的复制品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例如:分布式元模型、Q因子、空腔共振器、无线电频率反馈和再生电路)。特斯拉研究如何无线传输能量与电力。他在自己的实验与发现的基础之上透过计算得出地球的共振频率接近8赫兹。1950年代,研究人员证实电离层的空腔共振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后来称之为舒曼共振。

舒曼共振(Schumann resonance)是一种由闪电所引起的讯号,一般的频率约为8 Hz,正确来说应该是7.83 Hz。1954年德国物理学家温弗里德·奥托·舒曼(英语:Winfried Otto Schumann)(Winfried Otto Schumann)(英语:Winfried Otto Schumann)发表一项理论,他认为距离地面约一百英哩的天空有一层环电离层(Ionosphere),它会随着日光强弱发生变化,与地球表面刚好形成一个类似空腔共振器(Cavity resonator)的空间。大气内的各种震动频波与电波则不停地于其间到处传播,有的愈传愈弱,终至销声匿迹;有的则发生共振而持续存在。譬如有一种波会愈走愈强,或至少强度稳定,并永远存在不消失;当它从地球上的A点出发,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后,仍会与最初出发时的波步调一致(即“同调coherent”;电学上称之“相 phase”),这种波就是“舒曼波”,其间的共振情形,就是舒曼共振(Schumann resonance)。其波长相当于地球圆周,换算成频率约8至10赫兹。

相关

  • 乌呼鲁卫星乌呼鲁卫星(Uhuru),原名“X射线探测卫星”、“探险者42号”或“小型天文卫星1号”(SAS-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由美国于1970年12月12日在肯尼亚发射升空。发射当天正
  • 古尔德古尔德可以指:
  • 岑德彰岑德彰(1899年-?),广西西林人,中国法学家。在国际法及宪法等方面有专长。他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后来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授。他还曾任上海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
  • cgroupscgroups,其名称源自控制组群(英语:control groups)的简写,是Linux内核的一个功能,用来限制、控制与分离一个进程组的资源(如CPU、内存、磁盘输入输出等)。这个项目最早是由Google的
  • 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是一家位于北京、以法律图书为主要出版物的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12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领导和管理。出版社的标志为面向左面的獬豸。每年出版新书逾1000种
  • 两种文化《两种文化》(英语:),是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瑞德讲座(英语:Rede Lecture)第一部分的标题。它的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
  • 布莱恩·巴宾布莱恩·巴宾(Brian Babin;1948年3月23日-),美国政治人物。自2015年开始,他是德克萨斯州第36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共和党。巴宾早年曾于美国空军服役,官至上尉,在
  • IA-32英特尔32位架构(英语:Intel Architecture, 32-bit,缩写为IA-32),常被称为i386、或x86,由英特尔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指令集架构。它是8086架构的延伸版本,可支持32位运算,首次应用在In
  • 郭玄奇郭玄奇(1984年3月20日-),台湾男演员。因外型娇小,多年来致力于儿童剧表演。2012年因参与《刺猬男孩》演出,开始跨入影像表演,随后便在许多部电影与戏剧中都可以看见其身影。讨喜的
  • 莱巴嫩 (俄勒冈州)莱巴嫩(Lebanon,发音),美国俄勒冈州林县的一个城市,位于该州西北部。该市总人口15,518(2010年)。根据美国统计局统计,该市总面积17.7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7.2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