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非地堑
✍ dations ◷ 2025-08-13 04:30:19 #东非地堑
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于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尼亚进入。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公里至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3700英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一般会将大裂谷区分成东部和西部,在西部裂谷,又称为艾伯丁裂谷,主要由高山群组成,包括有Virunga山,Mitumba山,Ruwenzori山区和Rift Valley湖区,其中有世界最深淡水湖之一的坦干依喀湖(1470米深),以及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西部裂谷的形状是比较破碎的。位于肯尼亚的东部裂谷部分,则是整个东非大裂谷区较深的部分,其中最深处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北部,这一部分的裂谷区没有出海,因此所造成的湖泊则较浅、所含矿物和盐分也较高。如马加迪湖几乎都是碳酸钠组成。埃尔门泰塔湖(Lake Elmenteita)、巴林哥湖、柏哥利亚湖和纳库鲁湖(Lake Nakuru)则碱性相当高。奈瓦夏湖则是小规模的淡水湖。目前东非大裂谷依然在活动当中,地质学家预测几百万年后,东非可能会分裂成不同的版块形状。目前地壳活动较旺盛的区域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火山区,包括有非洲最高峰吉力马扎罗山、卡里辛比山(卡里辛比火山,非洲中东部雅龙加火山山脉最高峰)、尼拉贡戈火山(Nyiragongo)、梅卢山(梅鲁火山)、埃尔贡山、世界上其中一座位海平面以下的尔塔阿雷火山(Erte Ale)、著名的伦盖火山(Ol Doinyo Lengai,高2890米,世界上唯一一座熔岩温度不高,并以钠和碳酸盐成分居多的火山)等。东非大裂谷底部的湖泊依成因主要分为两种:东非大裂谷的另一个特色是,它可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1950年代到1970年代考古学家曾在东非大裂谷中发现了200万年前、290万年前人类的头骨,而引起世人注目的则是1975年,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挖出了350万年前的人类遗骨,以及足迹化石,这是目前为止所发现最古老的史前人类证据。
相关
- 生物圈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垂直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
- 甘露醇甘露醇(Mannitol),又称木蜜醇,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外观与甜味像蔗糖。它是一种己六醇,脱水剂的一种,可作为利尿药,也可作为甜味剂。甘露醇被分类为糖醇;也就是说,它是从糖类(甘露糖)通
- 发病率发病率(英语:incidence rate)在流行病学中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新发生某一疾病的比率,可以用来测定发病风险。例如,对于一个包含1000人的未患病的风险人群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之
- 内燃机内燃机(英语: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缩写为ICE)是热机的一种,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动能。一般的实现方式为,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能,气体受热膨胀,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机械
- 纵横家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期连合政军外交联盟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十家”之一。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游说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史上最早之外交政治家。他们的
- 祖辈祖先,又称祖亲、祖宗,是指辈分比自己高的直系血亲,与后代相反。然而,很多时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几代,年代久远的则称为远祖。在很多父系社会,狭义的祖先一词只代指父亲那边
- allergen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于尔班·勒维耶奥本·尚·约瑟夫·勒维耶(法语: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1811年3月11日-1877年9月23日),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主要贡献是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根据其计算,柏林天文台的德国
- 大山岩大山岩(1842年11月12日-1916年12月10日,天保13年-大正5年),字“清海”,雅号“赫山”、“瑞岩”,讳名“弥助”,是日本武士、政治家、军人、元帅陆军大将从一位大勲位功一级公爵。他在
- 王惟一王惟一,又名王惟德,生卒年代和籍贯不详,宋朝著名医学,擅长针灸之术。是宋仁宗、宋英宗时的御医。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时,王惟一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都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