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韦特豪恩

✍ dations ◷ 2025-11-28 02:25:22 #1948年出生,1997年逝世,圣劳伦斯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达特茅斯学院教师,美国意外身亡者,毒死者,美国女性化学家

卡伦·伊丽莎白·韦特豪恩(英语:Karen Elizabeth Wetterhahn,1948年10月16日-1997年6月8日),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毒物化学教授,亦是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是一个出色的化学家,专门研究铬等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知名于对有毒重金属的研究。她死于由一次意外酿成的汞中毒。

于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四日,卡伦·韦特豪恩在进行有关二甲基汞的实验,在用移滴管处理二甲基汞时,不小心把一到两滴的二甲基汞撒到手上。当时她已经做好所有建议的防护措施,例如带上乳胶手套、在烟橱里进行实验,而且立即清理现场、脱掉受污染的衣服。当时的她并不知道二甲基汞的剧毒,所以没有特别留意,可是,后来研究发现二甲基汞可以穿透一般的乳胶手套,进入皮肤。

她在后来的头发测试里汞含量在事故的十七天后急剧上升,体内汞含量在意外后的第三十九天到达峰值,之后回落。 听力、视力等问题慢慢出现,而且她有腹痛、体重下降的症状。平衡失调和口齿不清等最突出的症状是在次年一月出现,她正式于1997年1月28日入院,后来证实汞中毒。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更变为植物人,并且感受不到疼痛。

她最后于接触二甲基汞的十个月之后(1997年6月8日)与世长辞。。

卡伦·韦特豪恩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化学教授,对金属毒性的机理颇为熟悉,尤其是铬、汞等金属。她埋首研究镍、铬等金属如何在人体中代谢,从而导致癌症。她在大学中出版过多于八十五份研究文献,教导过许多位学生。她在大学作为一个统领、综合的角色,旨在增加修读科学的女性。

当时二甲基汞是用来校正199Hg核磁共振波谱仪,但在这次事故后,科学家重新订立安全守则,而且不鼓励二甲基汞的使用。科学家因而发现二甲基汞能穿透聚氯乙烯和氯丁橡胶等,所以接触时必须穿戴特别手套,以免直接接触。

相关

  • 昏睡症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德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德语:BGB,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是德意志帝国从1881年开始研究编纂,于1896年8月公布,1900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法典,为欧陆法系中最重要的民法典之一。历经德意
  • 行政院劳委会劳动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劳工、人力资源等劳动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并负责办理社会保险类的劳工保险,与代办国民年金保险。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
  •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或者译为芝加哥罗耀拉大学,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所私立大学,由耶稣会成立于1870年。该大学在芝加哥都会区有多个校区,主
  • 许绅许绅,明朝医生,字大章,又字大绅。京师(北京)人。世医出身,为明代以医术任官职最高之人。祖父许忠、父许观,都以行医知名。许绅性资聪慧,承袭家业。早年任太医院医士,嘉靖时升御医,供事
  • 2016年越南海产异常死亡事件2016年越南海产异常死亡事件是影响了越南中部包括河静省、广平省、广治省和承天顺化省四地区的大范围水污染生态危机。从2016年4月6日开始,河静省就有接到回报有鱼尸被冲刷到
  • 马来语克里奥尔语马来语克里奥尔语是以马来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
  • 英西战争英西战争(英语:Anglo-Spanish War,西班牙语:Guerra anglo-española)(1585年–1604年)是西班牙王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未经正式宣战的断续性冲突。英西战争系由多场大范围战役组成,起
  • 亲情亲情是指亲人之间的感情,亦可能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最高点列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因自然因素形成)最高点列表,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