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韦特豪恩

✍ dations ◷ 2025-08-21 10:51:36 #1948年出生,1997年逝世,圣劳伦斯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达特茅斯学院教师,美国意外身亡者,毒死者,美国女性化学家

卡伦·伊丽莎白·韦特豪恩(英语:Karen Elizabeth Wetterhahn,1948年10月16日-1997年6月8日),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毒物化学教授,亦是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是一个出色的化学家,专门研究铬等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知名于对有毒重金属的研究。她死于由一次意外酿成的汞中毒。

于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四日,卡伦·韦特豪恩在进行有关二甲基汞的实验,在用移滴管处理二甲基汞时,不小心把一到两滴的二甲基汞撒到手上。当时她已经做好所有建议的防护措施,例如带上乳胶手套、在烟橱里进行实验,而且立即清理现场、脱掉受污染的衣服。当时的她并不知道二甲基汞的剧毒,所以没有特别留意,可是,后来研究发现二甲基汞可以穿透一般的乳胶手套,进入皮肤。

她在后来的头发测试里汞含量在事故的十七天后急剧上升,体内汞含量在意外后的第三十九天到达峰值,之后回落。 听力、视力等问题慢慢出现,而且她有腹痛、体重下降的症状。平衡失调和口齿不清等最突出的症状是在次年一月出现,她正式于1997年1月28日入院,后来证实汞中毒。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更变为植物人,并且感受不到疼痛。

她最后于接触二甲基汞的十个月之后(1997年6月8日)与世长辞。。

卡伦·韦特豪恩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化学教授,对金属毒性的机理颇为熟悉,尤其是铬、汞等金属。她埋首研究镍、铬等金属如何在人体中代谢,从而导致癌症。她在大学中出版过多于八十五份研究文献,教导过许多位学生。她在大学作为一个统领、综合的角色,旨在增加修读科学的女性。

当时二甲基汞是用来校正199Hg核磁共振波谱仪,但在这次事故后,科学家重新订立安全守则,而且不鼓励二甲基汞的使用。科学家因而发现二甲基汞能穿透聚氯乙烯和氯丁橡胶等,所以接触时必须穿戴特别手套,以免直接接触。

相关

  • 法兰克人法兰克人(拉丁语:Franci 或 gens Francorum,英语:Franks)是对历史上居住在莱因河北部法兰西亚(Francia)地区的日耳曼人部落的总称。早期法兰克语已无确切证据可考,但在古法语和拉丁
  • 提笔忘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自然发生说自然发生或者异种生成是一套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认为现今的生物体是在无机物中自然产生的,此理论目前普遍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这个逻辑下,生物如跳蚤可能来自无生命物质如灰尘
  • 互联网历史互联网历史起源于美国努力将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国际合作,特别是与英国、法国研究人员的合作。互联网的主要前身为阿帕网。1974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等研究计
  • 物联网物联网(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又称IoT技术,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而由于每个人
  • 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化学式:NaKC4H4O6·4H2O),也称酒石酸钠钾、罗氏盐、罗谢尔盐,是酒石酸钠与酒石酸钾形成的复盐。它是无色至蓝白色正交晶系晶体,可溶于水,微溶于醇,味咸而凉,水溶液呈微碱
  • 德川家宣德川家宣(1662年-1712年),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在职时间:1709年-1712年。甲府宰相德川纲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于保良(长昌院),正室是近卫基熙的女儿熙子。乳名虎松,元服后的初名纲丰。家
  • GlobaLeaksGlobaLeaks 是一开源免费的自由软件,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吹哨揭弊行动计划的安全与匿名。这套软件由赫尔墨斯中心(Hermes Center for Transparency and Digital Human Rights)开发
  • 车站纪念章车站纪念章(駅スタンプ)是车站用于纪念的印章,常见于日本和台湾的车站。昭和6年(1931年)福井车站设置纪念章,自此开启车站纪念章的历史。翌年,日治时代昭和7年(1932年)台湾也引进了车
  • 马来鹰雕马来鹰雕(拉丁文学名:)是一种猛禽,和其他鹰一样是鹰科的成员之一。它们一般活跃于西马来西亚、新加坡、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它们一般会在树上建小鸟窝和每次只生一只蛋。马来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