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苯丙酸

✍ dations ◷ 2025-04-11 01:32:17 #异丁苯丙酸
布洛芬(英语:Ibuprofen,商品名:芬必得、普罗芬),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用来止痛,退烧和消炎。可用于治疗经痛、偏头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大约60%的人在使用任意一种NSAID后症状会有所改善,在一种药物不起作用时,通常推荐试用其他药物。本品也可用于治疗早产儿的开放性动脉导管(英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本品可经由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药效通常于给药后一小时内作用。常见副作用包含胃灼热(火烧心)或红疹。但相对其他NSAID而言,本品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的风险较低。本品会提高心脏衰竭、肾衰竭,及肝衰竭的风险。在低剂量时,心肌梗死的风险并不会提高,但高剂量时却有可能。布洛芬可能会使哮喘加重。妊娠早期用药的安全性未明,但在怀孕后期用药有证据显示有害,因此不建议用药。如同其他NSAID,本品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制造,降低环氧合酶的活性。本品属于较弱的NSAID。此药物在1961年由博姿公司的斯图尔特·亚当斯发明,并以“布洛芬”(Brufen)作为商标上市。如今专利权过期,各家厂商也纷纷投入通用名药物的生产,出现多种商品名(英语:List of ibuprofen brand names),例如Advil、Motrin,和Nurofen等等。1969年,该药开始于英国上市,并于1974年于美国上市。本品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每剂于发展中国家的批发价位于0.01至0.04美元之间。在美国,同样剂量的价格约为0.05美元。布洛芬适用于发烧、轻度及中度疼痛(包含外科手术后疼痛)、经痛、骨关节炎、牙痛、头痛,以及肾结石造成的疼痛。同时也适用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包炎和动脉导管未闭。1960年代英国Boots集团的研究人员从丙酸中提取出布洛芬。该药品于1961年获得专利。英国和美国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开始采用异丁苯丙酸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品。2010年最新研究发现,布洛芬于神经细胞中,可以抑制细胞内的RHoA信号,显著促进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可提供阿兹海默症以及脊髓损伤之相关疾病新的治疗方式。低剂量的异丁苯丙酸在世界多数国家中通常作为非处方药,可以直接在市面上购买。但是在台湾也作为医生处方用药。 异丁苯丙酸的药力持续时间大约是4至8小时。推荐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口服剂量为每4到6小时 200–400 mg(儿童为 5–10 mg/kg),作为非处方药服用的成人每日用量最多不超过1200 mg。在所有非选择性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中,服用布洛芬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例最少。但是上述情况只有在低剂量时是成立的。因此在布洛芬非处方药的准备过程中一般均会在药品上标明每日最高剂量为1200毫克。虽然异丁苯丙酸的副作用比较低,但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消化不良、腹泻、流鼻血、头昏以及高血压。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道溃疡、心衰竭、肾衰竭等。2010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地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还会损害听力。2017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布洛芬会影响年轻男性的睾丸,可能与男性不孕症有关,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年轻男性需特别注意使用。过量服用布洛芬和过量服用其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产生的副作用相似。连同其他一些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服用布洛芬也有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那些长期高剂量服药的人。其他禁忌:消化性溃疡患者、重症之血液异常患者、重症之肝障害患者、重症之肾障害患者、重症之心机能不全患者、对普罗芬过敏之患者、患有阿斯匹灵气喘或曾有其病历之患者、15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怀孕6个月后。可能引发再生不良性贫血、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发热、发疹、诱发气喘等)、视觉异常、重听或耳鸣、肝脏黄疸或是氨基转移值异常、胃肠出血、腹痛、恶心、便秘、头痛和晕眩等症状。根据动物胎儿实验,具有毒性,但对于孕妇或哺乳妇人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药厂仅提醒怀孕6个月后在生产前请勿投药,以免在分娩时有危险。布洛芬仅微溶于水,在1 ml的水中溶解的布洛芬的质量少于1mg(< 1 mg/mL), 但相对较溶于水与酒精的混合物中。布洛芬,与其他2-芳基丙酸酯的衍生物一样(如酮洛芬(keto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及萘普生(naproxen)等),在丙酸酯基团的α位置上有手性中心,故此异丁苯丙酸有两个对映异构体,并会对生理及代谢上产生不同的的影响。事实不论在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试验中,(S)-(+)-异丁苯丙酸(即右旋布洛芬)才具有明显活性。目前在市场上发售的异丁苯丙酸均为外消旋体,也就是有一半的成分并不具实际用途。相信在可见的将来,只有一种对映异构体异丁苯丙酸会逐渐取代外消旋体商品(就像萘普生(naproxen))。布洛芬可定量血液,血浆或显示带有过敏反应的人血清中是否带有药物的存在,在法医学上,布洛芬可诊断病人体内的毒性,或协助死亡调查。诺谟图可测出布洛芬血药浓度与摄入的时间,摄入过量的患者会导致肾毒性的危险。有指体内的异构酶(2-arylpropionyl-CoA epimerase)可将(R)-异丁苯丙酸转化为(S)-(+)-异丁苯丙酸。正因为此,加上合成具有特殊光学选择性的化合物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在市面上的均为外消旋体商品。异丁苯丙酸的有机合成是在学习绿色化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原本由Boots研发出的合成路径包含六个步骤,首先将异丁基苯(荷兰语:Isobutylbenzeen)经傅-克酰基化反应。透过与氯乙酸乙酯(英语:Ethyl chloroacetate)经达参反应后生成α,β-环氧酸酯。这活跃的环氧酸酯经过脱羧反应,并在温和条件下水解,生成不稳定的游离酸,很容易失去二氧化碳,变为烯醇,再经酮-烯醇互变异构生成醛。醛与羟胺反应生成肟后转化为腈,并透过水解生成所需的羧酸。对比起Boots的合成方法,由BHC公司开发的改良合成路径只需三个步骤。这个合成路径获得了1997年的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Challenge Award)的荣誉。其原子经济性更由35%大幅提升至80%。经过相类似的酰基化反应后,以雷尼镍作为催化剂生成醇后,以钯催化偶合进行羰基化反应(英语:Carbonylation)。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药物(D10)Template:Prostanoid signaling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Prostanoid signaling modulators) Template:PPAR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PPAR modulators)45 芬太尼注  46 哌替啶注47 对乙酰氨基酚常/颗  48 阿司匹林常  49 布洛芬常  50 双氯芬酸常/缓  51 吲哚美辛栓52 别嘌醇常  53 秋水仙碱常

相关

  • 斯高帕斯Scopus是一家文献数据库。它囊括有全球5000多家在科学、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出版商。
  • 以人口排列的语言列表本条目为主要语言人口列表,罗列现时世上主要语言的语言人口,并依其人口排序。所谓语言人口,系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口。由于不同统计之间的数据有所分别(有以母语为基础,或以第一
  • 约瑟夫·汤姆孙约瑟夫·汤姆孙爵士,OM,FRS(英语: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简称J.J.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其质荷比,这是
  • 纤毛虫类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 过渡化石过渡化石是既保留有其祖先、也保留有其演进出的后代的生命形态的生物化石。 尤其是当其演进出来的生物与其祖先完全不同时,过渡化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这种
  • Hsub2/subWOsub4/sub钨酸,是三氧化钨(WO3)各种水合物形态的总称。其最简单的形态是一水合物,化学式为H2WO4·H2O,另一个常见形态是二水合物,H2WO4·2H2O。黄色粉末。加热至100°C时失去一分子水而转变
  • 过敏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弗莱福兰省弗莱福兰(荷兰语:Flevoland)是荷兰中部的一省。面积2,343平方公里。1986年1月1日建省,是荷兰第12省、最新的省份,分成6市。东北是弗里斯兰省、西南是北荷兰省、南是乌得勒支省、
  • 舅父舅父、又可俗称为舅舅或舅。舅,是中文中亲属关系的称谓,是指母亲的兄弟(maternal uncle),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妻子则被称为舅母、阿妗或舅妈。不过,“舅
  • 升交点黄经升交点经度(符号是☊ 或 Ω)是用来具体描述天体在空间中轨道的轨道要素之一。它是由参考方向(经度原点 )起始,在参考平面上量度至昇交点的角度。通常作为经度原点和参考平面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