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异丁苯丙酸
✍ dations ◷ 2025-11-15 15:37:17 #异丁苯丙酸
布洛芬(英语:Ibuprofen,商品名:芬必得、普罗芬),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用来止痛,退烧和消炎。可用于治疗经痛、偏头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大约60%的人在使用任意一种NSAID后症状会有所改善,在一种药物不起作用时,通常推荐试用其他药物。本品也可用于治疗早产儿的开放性动脉导管(英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本品可经由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药效通常于给药后一小时内作用。常见副作用包含胃灼热(火烧心)或红疹。但相对其他NSAID而言,本品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的风险较低。本品会提高心脏衰竭、肾衰竭,及肝衰竭的风险。在低剂量时,心肌梗死的风险并不会提高,但高剂量时却有可能。布洛芬可能会使哮喘加重。妊娠早期用药的安全性未明,但在怀孕后期用药有证据显示有害,因此不建议用药。如同其他NSAID,本品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制造,降低环氧合酶的活性。本品属于较弱的NSAID。此药物在1961年由博姿公司的斯图尔特·亚当斯发明,并以“布洛芬”(Brufen)作为商标上市。如今专利权过期,各家厂商也纷纷投入通用名药物的生产,出现多种商品名(英语:List of ibuprofen brand names),例如Advil、Motrin,和Nurofen等等。1969年,该药开始于英国上市,并于1974年于美国上市。本品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每剂于发展中国家的批发价位于0.01至0.04美元之间。在美国,同样剂量的价格约为0.05美元。布洛芬适用于发烧、轻度及中度疼痛(包含外科手术后疼痛)、经痛、骨关节炎、牙痛、头痛,以及肾结石造成的疼痛。同时也适用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包炎和动脉导管未闭。1960年代英国Boots集团的研究人员从丙酸中提取出布洛芬。该药品于1961年获得专利。英国和美国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开始采用异丁苯丙酸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品。2010年最新研究发现,布洛芬于神经细胞中,可以抑制细胞内的RHoA信号,显著促进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可提供阿兹海默症以及脊髓损伤之相关疾病新的治疗方式。低剂量的异丁苯丙酸在世界多数国家中通常作为非处方药,可以直接在市面上购买。但是在台湾也作为医生处方用药。 异丁苯丙酸的药力持续时间大约是4至8小时。推荐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口服剂量为每4到6小时 200–400 mg(儿童为 5–10 mg/kg),作为非处方药服用的成人每日用量最多不超过1200 mg。在所有非选择性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中,服用布洛芬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例最少。但是上述情况只有在低剂量时是成立的。因此在布洛芬非处方药的准备过程中一般均会在药品上标明每日最高剂量为1200毫克。虽然异丁苯丙酸的副作用比较低,但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消化不良、腹泻、流鼻血、头昏以及高血压。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道溃疡、心衰竭、肾衰竭等。2010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地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还会损害听力。2017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布洛芬会影响年轻男性的睾丸,可能与男性不孕症有关,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年轻男性需特别注意使用。过量服用布洛芬和过量服用其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产生的副作用相似。连同其他一些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服用布洛芬也有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那些长期高剂量服药的人。其他禁忌:消化性溃疡患者、重症之血液异常患者、重症之肝障害患者、重症之肾障害患者、重症之心机能不全患者、对普罗芬过敏之患者、患有阿斯匹灵气喘或曾有其病历之患者、15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怀孕6个月后。可能引发再生不良性贫血、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发热、发疹、诱发气喘等)、视觉异常、重听或耳鸣、肝脏黄疸或是氨基转移值异常、胃肠出血、腹痛、恶心、便秘、头痛和晕眩等症状。根据动物胎儿实验,具有毒性,但对于孕妇或哺乳妇人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药厂仅提醒怀孕6个月后在生产前请勿投药,以免在分娩时有危险。布洛芬仅微溶于水,在1 ml的水中溶解的布洛芬的质量少于1mg(< 1 mg/mL), 但相对较溶于水与酒精的混合物中。布洛芬,与其他2-芳基丙酸酯的衍生物一样(如酮洛芬(keto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及萘普生(naproxen)等),在丙酸酯基团的α位置上有手性中心,故此异丁苯丙酸有两个对映异构体,并会对生理及代谢上产生不同的的影响。事实不论在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试验中,(S)-(+)-异丁苯丙酸(即右旋布洛芬)才具有明显活性。目前在市场上发售的异丁苯丙酸均为外消旋体,也就是有一半的成分并不具实际用途。相信在可见的将来,只有一种对映异构体异丁苯丙酸会逐渐取代外消旋体商品(就像萘普生(naproxen))。布洛芬可定量血液,血浆或显示带有过敏反应的人血清中是否带有药物的存在,在法医学上,布洛芬可诊断病人体内的毒性,或协助死亡调查。诺谟图可测出布洛芬血药浓度与摄入的时间,摄入过量的患者会导致肾毒性的危险。有指体内的异构酶(2-arylpropionyl-CoA epimerase)可将(R)-异丁苯丙酸转化为(S)-(+)-异丁苯丙酸。正因为此,加上合成具有特殊光学选择性的化合物成本较高,因此目前在市面上的均为外消旋体商品。异丁苯丙酸的有机合成是在学习绿色化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原本由Boots研发出的合成路径包含六个步骤,首先将异丁基苯(荷兰语:Isobutylbenzeen)经傅-克酰基化反应。透过与氯乙酸乙酯(英语:Ethyl chloroacetate)经达参反应后生成α,β-环氧酸酯。这活跃的环氧酸酯经过脱羧反应,并在温和条件下水解,生成不稳定的游离酸,很容易失去二氧化碳,变为烯醇,再经酮-烯醇互变异构生成醛。醛与羟胺反应生成肟后转化为腈,并透过水解生成所需的羧酸。对比起Boots的合成方法,由BHC公司开发的改良合成路径只需三个步骤。这个合成路径获得了1997年的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Challenge Award)的荣誉。其原子经济性更由35%大幅提升至80%。经过相类似的酰基化反应后,以雷尼镍作为催化剂生成醇后,以钯催化偶合进行羰基化反应(英语:Carbonylation)。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药物(D10)Template:Prostanoid signaling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Prostanoid signaling modulators)
Template:PPAR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PPAR modulators)45 芬太尼注 46 哌替啶注47 对乙酰氨基酚常/颗 48 阿司匹林常 49 布洛芬常 50 双氯芬酸常/缓 51 吲哚美辛栓52 别嘌醇常 53 秋水仙碱常
相关
- 头孢泊肟酯头孢泊肟酯(英语:Cefpodoxime Proxetil),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 它对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阴性的生物都有作用,除了绿脓杆菌、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英语:Bacteroides fra
-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英语:Catabolism),又称作分解代谢,是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将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并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或用于其他合成代谢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将大分子(例如
- 鹰鹰(英语:Hawk)在鸟类的分类上指鹰属(英语:Accipiter)的猛禽,也是小型鹰科猛禽的泛称。而中文中较广义不准确的用法也将鹰科、较大的隼科与鸮形目的鸟类俗称为鹰。鹰为肉食性,嘴弯曲
- 盐水盐水是加入了食盐的水。盐水功能非常的多样化,在此一一介绍。当家中有灰尘或污垢时,在肮脏处泼上一些盐水,即可达到杀菌的效果,原理为利用盐水的渗透压,令细菌失去水分。另外如果
- 威廉·屈内威廉·弗里德里希·屈内(德语:Wilhelm Friedrich Kühne,1837年3月28日-1900年6月10日),德国生理学家,酶的命名者。库内出生于汉堡市,在就读于哥廷根大学期间,跟随后,他又先后跟从许多
- 84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彼得·卡尔索普彼得·卡尔索普(英语:Peter Calthorpe,1949年 - )是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新城市主义大会的创始成员,该大会是一个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倡导组织,成立
- 喷雾喷雾是喷入气体中的大量液滴。形成喷雾的过程称为喷雾化。喷雾喷嘴可以用来产生喷雾。喷雾的两个主要用途是在界面上分布材料以及产生具有液态表面的区域。在数千种应用中,喷
- 罗马诺·普罗迪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语:Romano Prodi,1939年8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曾经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从政前曾经在博洛尼亚大学担任教授多年。2011年11月16
- 林园区坐标:22°30′26″N 120°23′42″E / 22.5071324°N 120.3949024°E / 22.5071324; 120.3949024林园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