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寿螺
✍ dations ◷ 2025-06-28 11:26:09 #福寿螺
主扭舌非正式群组 Architaenioglossa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个大型的淡水螺物种,有鳃和口盖,是一种淡水生的苹果螺科腹足纲软体动物。苹果螺科旧属中腹足目,今属新进腹足类。福寿螺为雌雄异体,可从壳口分辨雌雄,雄螺口盖外缘有略为外翻的情形,而雌螺则否。本物种由让-巴蒂斯特·拉马克于1819年描述。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本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根廷巴达贡(英语:Patagones)的内格罗河(亦作“黑河”)流域。由于成长速度快,在许多国家视为入侵物种及农业害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金蜗牛(siput gondang emas)学名桶瓶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原产地南美洲称为金苹果螺(golden apple snail,简称GAS),在中国称为福寿螺或南美螺。其他的名字还有金宝螺、苹果螺、大瓶螺。台湾农民俗称夭寿螺,“夭寿”一词有“短命早死、过分的、恶毒的”之意。为杂食动物,主要喜欢吃幼嫩的植物。在很多地方是入侵物种和农业害虫,对水稻、水边种植的甘薯等危害很大。因为其成长速度快,也被人工养殖作为人类食品,但因肉质不受国人喜爱故未大量普及。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东住血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外形类似田螺。螺壳短圆球形右旋,有4-5个螺层,壳的体层膨大,螺塔低,缝合沟深,脐孔小,口盖角质,呈黄褐色到黑褐色。壳面光滑,一般的颜色为褐绿色,壳表有褐色带,但壳色及褐色带的变异颇大,不是每一个体都有明显褐色带,也有白化品种。成熟的螺壳高约7公分,长度不超过15公分。壳背上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和帮助福寿螺在水面上漂浮。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强,卵呈粉红色球粒状,卵块产于离水面上之固形物上,通常沿着植物的茎叶放置卵,因此逃避水中天敌鱼类的觅食,确保卵不被全灭,而卵块的大小随母螺的体积而异,小者含数十粒,大者数百粒,约两星期可孵化,卵呈圆形,直径2.3公分左右,初产下粉红色,2~3天后呈鲜红色,孵化前由灰白色至灰黑色叠成葡萄状长椭圆形,含卵粒数10粒至300余粒,且一年可繁殖两个世代,卵孵化后二个月后又可以进行交配产卵,每只雌螺可产下6~8块卵块,每只雌螺一年之产卵块数可达 20~30个,因此在防治上是一大难题。福寿螺因具肺及鳃之呼吸功能,对环境之适应能力极强,除盐水和半淡盐水地区外,任何有水的沟渠湖沼均可生存。
在干燥季节或温度低于20℃跟高于30℃以上,螺体可潜入泥中或杂草丛下,紧闭壳盖进入休眠状态。其休眠期可达六个月以上,一旦遇到水时或适当环境,即会打破休眠苏醒,继续活动。现其卵可被生物科技萃取出虾红素,但现又衍生一隐忧:过量繁殖、供过于求及生产环节若有疏失,怕又再引起生态浩劫。此外,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度亦比其他原生螺类为高,有福寿螺存在的水体,其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的机会会增加。本物种的分布基本在热带及亚热带,在南美洲的阿根廷(见阿根廷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英语:List of non-marine molluscs of Argentina))、玻利维亚(见玻利维亚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英语:List of non-marine molluscs of Bolivia))、巴拉圭(见巴拉圭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英语:List of non-marine molluscs of Paraguay)、乌拉圭(见乌拉圭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英语:List of non-marine molluscs of Uruguay)、巴西(见巴西非海洋软体动物列表(英语:List of non-marine molluscs of Brazil)),最南的生长纪录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的Paso de las Piedras 水库。本物种除了在南美洲,分布最广泛的地域首推美国,一般随水族箱饲养者弃养而散布。当中比较严重的地区计有:印地安纳州科西阿斯科县的沃瓦西湖(英语:Lake Wawasee);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朗安公园(英语:Langan (Municipal) Park)和三哩溪;亚拉巴马州鲍德温县临近莫比尔-滕察河(英语:Tensaw River)三角洲的一个池塘;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小韦基瓦河(英语:Little Wekiva River);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一个湖;圣迭戈县的米拉玛水库(英语:Miramar Reservoir)和亚利桑那州尤马的一个池塘。在夏威夷州及加州亦有相当数量的生长点。1970年代末期台湾曾短期养殖福寿螺,后因螺肉有寄生虫,且味道不鲜美,被大量丢置水道。由于繁殖速度极快,并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与幼叶,影响农作物收成,造成约新台币51亿的损失。
本物种早于1981年就已在中国出现。分布原点位于南部广东省的中山市,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像日本也曾发生福寿螺过度繁殖事件。在泰国,福寿螺的生长已经威胁到原生于当地稻田的两个同属苹果螺科的可食用瓶螺属物种的生存空间。而智利虽然同样位于南美洲,但不是福寿螺生长的地方,直到2009年才首度有发现。福寿螺是用鳃呼吸,所以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水里活动,它们会将秧苗压到水里去吃,只在产卵时候才会离开水面下蛋。了解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后,可在插秧时把水放掉,保持田土湿润而不积水的状态,减少福寿螺水中移动,一直等到秧苗40-50公分高之后,再慢慢把水放满,这时候福寿螺出来活动发现稻子已经老了不好吃,于是就会开始咬食田间杂草。利用福寿螺本身的生活习性,以陷阱和饵料进行诱捕,2015年初春有一团队“农田里的科学计划”着手研究测试。
相关
- 嗜酸性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住院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小动脉小动脉(英语:Arteriole,又称为微动脉)是大动脉微小的分支,一端接大动脉,另一端接微血管。功能是推进血液,使其到达微血管,进行养分吸收,再透过细静脉、大静脉运回心脏,完成血液体循环
- 钋6s2 4f14 5d10 6p42, 8, 18, 32, 18, 6蒸气压主条目:钋的同位素钋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Po,原子序84,是一种稀有且具有高度放射性的银白色金属元素(有时归为类金属),对人类极为危险。
- 皇家爱乐乐队皇家爱乐乐团(英语: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简称英语:RPO)是以伦敦为据点的管弦乐团,英格兰最顶级的管弦乐团之一。皇家爱乐乐团由汤玛士·毕勤成立于1946年,并在这一年举办
- 地震列表地震列表,列表为世界重大地震的概要。参见2017年九寨沟地震参见2017年恰帕斯州地震参见2017年普埃布拉州地震参见2017年两伊边境地震参见2018年秘鲁地震参见2018年花莲地震参
- 歧义谬误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史丹佛·瓦伦二次大战:史丹佛·利克·瓦伦(英语:Stafford Leak Warren,1896年7月19日-1981年7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和放射学家。他是核医学领域的先驱,重要贡献为包括发明乳房摄影术。瓦伦在罗彻
- 自花授粉授粉(传粉)指的是裸子植物和显花植物的雄性配子,即花粉,从花药被传到雌蕊的柱头,使雌性配子受精的过程。超过80%的有花植物靠生物 (例如蜜蜂、蝴蝶、果蝠)传播花粉,其余则靠风 (例如
- 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Human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是利用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