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

✍ dations ◷ 2025-11-13 18:55:33 #咏叹调,歌剧,声乐,歌曲形式

咏叹调(意大利语:Aria,又译咏唱调、抒情调),原指任何抒情的音乐旋律,多为独唱曲,但也有例外。现时咏叹调被狭义为几乎专指管弦乐队伴奏的独唱曲,又以歌剧中的咏叹调数目是最多的,但清唱剧和大合唱中也都有为数不少的咏叹调。

咏叹调一字最早出现在14世纪,原指歌唱艺人或镀金工匠的作风与风格,还可以指欧洲古代十四行诗的配乐和一些管弦纯音乐,后来才渐渐专用于音乐方面。在音乐形式上,咏叹调最初是没有重复的模式,自17世纪开始开始出现了三段式咏叹调(A-B-A形式),即所谓的“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此后,咏叹调渐渐开始在歌剧中占有愈来愈多的分量,并出现更多精细的分类。

19世纪中期以后的歌剧,很多都是多个咏叹调的集合,宣叙调(又称朗诵调)的空间愈来愈少。在理查德·瓦格纳的“乐剧”当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甚至没有明显的区分,曲与曲之间的传统界线也不复存在。

自古典主义音乐晚期,部分作曲家如莫扎特和贝多芬开始创作“音乐会咏叹调”(德语:Konzertarie)。顾名思义,这些咏叹调是为了音乐厅(而非剧院)而作,它们有独立的主题,也有自己的作品编号。而由于这一曲类已经相当于声乐协奏曲,歌者本身的能力相当关键,在作品创作阶段往往起著决定性的影响。

相关

  •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一种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的跨细胞膜的运动。在细胞中,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高浓度的分子积累,如金属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相对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进
  • 急症护理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诊断及管理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是情形,会需要器官支持(英语:Organ support)及侵入性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设备有
  • 85大楼高雄85大楼(85 Sky Tower),前称东帝士85国际广场、东帝士建台大楼、TC Tower,位于高雄市苓雅区,紧邻著高雄港和新光码头,是85层楼高的摩天大楼,其增加天线为378米,为高雄第一高楼,亦
  • 孝明世子孝明世子(朝鲜语:효명세자/孝明世子,1809年9月18日(纯祖九年八月九日)-1830年6月25日(纯祖三十年五月六日)),讳李旲(朝鲜语:이영/李旲),字德寅,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宪宗李烉之父,纯祖的世子
  • 棱齿象属† (模式种) † †棱齿象属(学名:)动物通称棱齿象,又称剑棱象,是一种已绝种的象,生存于中新世的中期到晚期,可能是由某种生活在非洲的嵌齿象演化而来,后来才分布到西欧(如意大利),身长
  • 扎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和染缬,是一种染布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属防染工艺(英语:Resist dyeing),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有着悠
  • 南十字航线南十字航线与袋鼠航线相似,特指来往欧洲及澳大拉西亚间经停西半球的客运航线。和袋鼠航线相比,这条航线较少为两地间往返旅客使用。从出发点到终点都维持同一架飞机并仅使用一
  • 伊勒图伊勒图(满语:ᡳᠯᡝᡨᡠ,穆麟德:),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书。曾任理藩院尚书。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壬申,接替讬庸,担任清朝兵部尚书,后授伊犁将军。由丰昇额接任。
  • 陈楸帆陈楸帆(Stanley Chan,1981年11月30日-),中国大陆科幻作家,出生于广东省汕头,为中国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陈楸帆曾在
  • 方亮工方亮工(?-?),字季邻,广东番禺县人,南海县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广东乡试第十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历浙江严州府知府。曾祖父方元刚;祖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