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

✍ dations ◷ 2025-09-08 22:33:41 #动物保护,佛教术语

放生为一种将被人类捕捉及可能被宰杀的动物放归大自然的行为。在佛教刚开始只有汉族地区提倡者就是隋朝天台宗祖师智�大师居浙江天台山时,为使临海居民莫以捕鱼杀生为业,曾自舍身衣,并劝募众人购置放生池,复传授池中族类“三皈戒”,为彼等说《金光明经》、《法华经》等,以结法缘,从而开佛教放生会之滥觞。其后,唐肃宗于干元二年(759)下诏在山南道、剑南道、荆南道、浙江道等地设置放生池81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请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自制“放生慈济法门”,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为天子祝圣。天圣三年(1025)四明知礼亦奏请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会,并撰《放生文》以定其仪规。此后,放生习俗便彻底佛教化,并经久不衰,近几年由汉族僧侣特别是台湾的海涛法师推广到南传佛教和藏传地区颇为流行。儒家文化圈及道教传统中,都有此习俗,此放生是属于汉族传统的习俗并不是佛教传进来才有的,在法显和玄奘等留学印度的高僧从来没有记载印度佛教放生的事情。放生被视为一种美德,经常被作为日常生活与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中国的放生习俗早已有之始更早的放生是《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其文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这个故事也见于《史记.殷本纪》。它说明成汤布德施惠的政策赢得了诸侯的信任,不少国家都归附于他。《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 简子 , 简子 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 简子 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据 《孟子 · 梁惠王上》 第七章: 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 曰: “牛何之?” 对曰: “将以衅钟。” 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 对曰: “然则废衅钟与? ” 曰: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觳觫即惊恐发抖。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佛教的《梵网经》菩萨戒的四十八轻戒中,第20戒为不行放救戒。天台宗祖师智�他在寺院中修建放生池,才开始是放生的滥觞,在宋代,因净土宗影响,放生成为民间习俗,《东坡志林》中有永明延寿禅师盗用官钱放生的传说 。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信徒认为放生可以增进修养,并且增加福德。其主要的因素是佛教五戒之一的“不杀生”。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故人与人,人与动物不应相残,尤其以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不能因美味食欲残害生灵。其背后有更复杂的轮回与因果论支持这个主张。了凡四训提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痛心,不能下咽者矣。”认为戒杀放生不仅是美德,更是慈悲具体行为。

佛教经论如《金光明经》、《大智度论》、《法苑珠林》、《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等描述不杀与放生是佛陀的训示的故事,所有有能力实行的众生,因放生而能够积德,有利被放的生命得到安乐。

不当的放生活动违反生态学及生物适应能力等,已经造成虐待动物、破坏生态及公共危险的后果。在台湾,有一些团体因为放生活动规划不当而遭到恶评。随意放生有时会造成被放生动物死亡,被放生动物也有可能伤及人类或其它动物,这种“放生”反而成为“杀生”,也为一些佛教人士所否定。

随意放生动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涉嫌违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动保人士认为非宗教的野放及保育活动会依循现代生物学及生态学知识,执行者与相关学者研究整合理论与实务,必要时会持续观察追踪被野放的动物,可能会持续的给野放动物训练及庇护、直至能适应该地;目前注意相关知识的宗教放生对于较为低等动物(大多为鱼类)的放生行为已经与保育活动类似,但少部分商业放生、一些个别放生行为仍不合相关标准。

在相关团体努力下,2012年台中市通过放生保育自治条例。佛教界内也开始结合现代保育观念来进行放生。部分佛教人士也主张放生不仅是将动物放归自然,素食、植树造林以及节约资源等也可视为“放生”。

相关

  • 鲍氏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学名: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称:AB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移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该菌
  • 疑问代词疑问词(Interrogative pronoun/Interrogative word、疑问词)是词性的一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冠词等,在疑问句中,用来代替说话者在句子中想要询问的东西。例如谁、哪个、哪
  • 返回式卫星返回式卫星指在轨道上完成任务后,有部分结构会返回地面的人造卫星。返回式卫星最基本的用途是照相侦察。比起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的视野更广阔、效率更高。早期由于技术所限,必需
  • 囊泡藻囊泡藻界(学名:Chromalveolata)是一类真核生物。囊泡藻界这个概念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1981年提出的色藻界的修订。表示双鞭毛生物与红藻发生单独的内共生后进化出的所有
  • 宝鸡市宝鸡市,简称宝,古称陈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端。市境东邻咸阳市、西安市,南界汉中市,西毗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北达甘肃省平凉市。地处
  • 陈立国陈立国(英语:Remus Li-Kuo Chen),中华民国外交官。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学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硕士,曾任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长、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国
  • 2002年致死原因及所占比例列表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勒萨吉重力理论勒萨吉重力理论(英语:Le Sage's Theory of Gravitation)是一种关于重力的动力学理论,最早由杜伊耶的尼古拉·法蒂奥(英语: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在 1690 年提出,随后又由乔治-
  • 马克斯维尔·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马克斯维尔·达文波特·泰勒(英语:Maxwell Davenport "Max" Taylor,1901年8月26日-1987年4月19日),生于密苏里州,逝世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陆军上将。1922年于西
  • 东沙峨螺东沙峨螺(学名:)是新腹足目峨螺科的一种。旧属属,今属属。主要分布于台湾,常栖息在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