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安德(1915年2月26日-1992年2月19日),澎湖县白沙乡人,台湾建筑师、中国国民党籍政治人物。二战后马公政坛“南派”代表人物,曾任澎湖县政府建设科长、台湾省议员。1972年当选澎湖县第七任的民选澎湖县长,为第一位澎湖出身的地方首长。,
吕安德大正四年(1915年)出生于合昌建材行,萧戊辰(后改姓吕)次子。父亲吕戊辰于1910年代开设合昌行,经营建材贩售。昭和四年(1929年),吕安德自马公公学校毕业后,负笈日本内地读书,进入京都同志社中学(日语:同志社中学校・高等学校)就读,尔后毕业于日本大学专门部工科建筑科。昭和五年(1930年),父亲吕戊辰病逝。
昭和十二年(1937年),吕安德学成返澎服务,初任澎湖厅技手。昭和十六年(1941年),转任高雄“新南发株式会社”技师部长,昭和二十年(1945年),出任日本台湾军经理部澎湖岛设施中队长。:305
二战之后,吕安德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出任马公镇副镇长。翌年2月,应澎湖要塞司令官史文桂之邀,出任马公要塞司令部技正。二二八事件时,吕安德曾出任澎湖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副治安组长(治安组长为许整景),事后吕安德曾被政府报告列为曾参与事件,然而据许整景指出他只不过是平时较爱说话,勇于批评县长的施政,因此曾是警察局长必欲去之而后快的对象。:305
1950年5月,吕安德出任澎湖县建设科科长,1953年,通过建筑师检核。1961年建设科改局,吕安德续任局长。1965年3月,调台湾省政府建设厅简任技正。1968年5月,吕安德申请退休。
吕安德出任公职期间,参与澎湖多项建筑工程,如第一渔港修建、中正桥扩建,体育场兴建以及开凿马公第二渔港。当中以开凿马公第二渔港对澎湖渔业影响最为深远;1950年,澎湖动力机动渔船仅有12艘,至1957年动力机动渔船已增至685艘,原马公第一渔港已不敷使用,且渔汛及台风期间更显局促。1963年3月第二渔港竣工,提供500艘渔船停泊空间,较之第一渔港位置得宜,港内风浪小,且四面均可停靠渔船,缩短装卸期间,对渔汛期间渔获量的收获有显著的提升。:19
1968年,吕安德出任台湾省议会第四届议员。在省议员任内提案促成省府建造台澎轮,改善澎湖对外交通。
1972年,吕安德参选第七届澎湖县长选举,在只一人参选下,以36,734票当选县长。1973年就任县长,成为澎湖县地方自治后,首位澎湖县籍的澎湖县县长。
在县长任内,兴建七美机场及通航,为东吉岛供电。在省政府补助下,以4亿元分期改善农牧、渔业、交通、离岛卫生人员等民生建设。:20并开发“北辰营区”与“红木埕库区”,马公因住民增加,使朝阳、光明两里迅速发展,因缺乏规划,若干驻军地区被民宅包围,无法发挥战时攻防效果,此外北辰附近缺乏商业区,亦使附近居民生活不便。在开发北辰营区开发商区后,方便附近民众生活,使马公都市区域扩大三倍,总面积达532.5公顷。:21使地方获得不少财源,做为建设经费改善全县道路。:360拓宽西屿纵贯公路14公里,整修道路50公里。并争取省公路局经费,实现全县铺设AC柏油道路。:21然而在县长任内,吕安德与议会及地方的关系十分恶劣,为过去历任县长所未发生之事,并且昔日好友也和他翻脸成仇,反目相向。:360
1977年,吕安德卸任。专心经营自家饭店与客轮“快乐公主号”。并曾任省政府顾问。
晚年吕安德罹患喉疾。1992年2月19日,吕安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