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希尔·德·鲁伊特(荷文:Michiel Adriaenszoon de Ruyter,荷兰语发音: 、英文:Michiel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1676年4月29日) 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德·鲁伊特因他在17世纪英荷战争中优异的表现而闻名,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当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将领。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作战,赢得了多场海战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他最成功且知名的战役,大概要数1667年的突袭麦德威(此战给予英国重大打击,接受荷兰的条件以结束第二次英荷战争)。
鲁伊特生于泽兰省弗利辛恩市,九岁乘船,之后任商船船长直到1635年。第一次英荷战争时从军,隶属于特朗普海军上将。第二次英荷战争时受命为海军司令,在对英作战方面时有大胜。1666年在敦刻尔克海湾的四日海战(英语:Four Days Battle)中击败阿博马公爵(英语:Duke of Arbemarie)佐治·芒琦(英语:Duke of Albemarle)率领的英格兰海军,虽然同年在圣詹士日海战(英语:St. James's Day Battle)中为坎伯兰公爵(英语:Duke of Cumberland)鲁珀特王子与佐治·芒琦率领的共同舰队所击败,可是在翌年在英格兰东部的梅德韦河河口处发动梅德韦河海袭,击毁大半英格兰舰船,使英方不得不同意签订布雷达条约。
1672年爆发的法荷战争,鲁伊特与英法两国的联合舰队交战,在本战争的首次海战素贝海战(英语:Battle of Solebay)中奇袭敌对的联合舰队。尽管在损伤数字上没有取得优势,却挫败了英法两国自海上封锁荷兰的意图,可以说鲁伊特取得了战略胜利。1673年在特塞尔海战(英语:Battle of Texel)中再度击败英法联合舰队,阻止了英格兰从海路进攻荷兰。1675年为了支援西班牙与法国之间的战事而前往地中海,却在1676年西西里岛附近卡塔尼亚海湾参与对法的战事中,伤重不治而阵亡,其舰队也被法军击败而撤出地中海;鲁伊特之死反而缔造了法国海军将领迪凯纳(主帅)和图尔维尔(副手)的声名远播。
1677年3月18日,荷兰政府为鲁伊特举行国葬,随后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火化。他的墓碑被安放于阿姆斯特丹之新教堂中,上面刻着荷兰人民对这位将军漂泊一生的结语:“他,闪耀在无瑕的荣耀中。”
终其一生,德·鲁伊特因尽职尽责得到了士兵和水手们的热爱;并从中获得了最有名的绰号: Bestevaêr(古荷兰语中“祖父”之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各阶层出身的人都给予尊重(他自身也出身卑微),一方面是尽管他平日谨慎小心,战场上却总是不畏风险、勇敢出击。他是荷兰的海上战神,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中,他排名第七,次于第六伟大的足球明星约翰·克鲁伊夫。一百元荷兰盾纸币曾经以他作为肖像。
鲁伊特死后,他的故乡弗利辛恩竖立一座他的雕像,站立的雕像远眺海洋,象征他的雄心壮志。他受到荷兰人如此广泛的纪念与爱戴,因此几乎在每个市镇上,都有一条以他为名的街道。
他的名声也在外国与敌国那边得到确认与敬重。鲁伊特于西西里岛战死后,他的遗体被装载于铅棺之中,被七省号战舰载回荷兰。尽管法国正与荷兰交战,但听闻鲁伊特的死讯后,法王路易十四下令:法国海军不得拦截运载铅棺的荷兰船只,并命令沿途港口在船队经过时鸣炮致敬。匈牙利人为了感谢并纪念他曾在1676年率领海军,搭救了26位知名的匈牙利新教牧师(被卖为奴隶),也在德布勒森竖立一座他的雕像。
2004年最伟大的荷兰人票选,得到第七名。到2014年为止,荷兰皇家海军有六艘船被命名为德·鲁伊特号,且有七艘命名为他专用的座舰──七省号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