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沙·卡扎尔

✍ dations ◷ 2025-05-10 10:56:37 #卡扎尔王朝沙阿,1898年出生,1930年逝世,卡扎尔王室家族首领,波斯国王,现代幼君,末代帝王,佐勒菲卡尔勋章持有人,最神圣皇家勋章持有人,狮子和太阳勋章持有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波斯语:احمد شاه قاجار;英语:Ahmad Shah Qajar,1898年1月21日-1930年2月21日)是1909年7月16日至1925年10月31日在位的伊朗卡扎尔王朝沙阿,也是王朝的最后一位沙阿。

父亲穆罕默德·阿里·沙尝试将较早时期对王权的立宪限制反向操作,引起大部分伊朗人的不满。穆罕默德·阿里·沙被推翻,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1909年7月16日登上孔雀宝座。据称艾哈迈德沙·卡扎尔是最具民主意识的波斯国王,而其他人则认为他是一位软弱的统治者,对政府事务不感兴趣。

除去了穆罕默德·阿里·沙后,大议会推举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登位,大议会是由500名身份背景各异的代表组成,他们有权举行特别的裁决以惩罚参与内战的人物,又进行了伊朗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改革,他们废除了阶级制度,又在议会里为少数族群新增5席:亚美尼亚人2席、犹太人、祅教徒及亚述人各得1席。议会又将选举制度民主化,削弱德黑兰在选举里的主导地位,并将合资格选民年龄由25岁降低至20岁。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当政之前的生活鲜为人知,他非常倚赖父亲,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父亲离开后感到孤立和难堪,他在年幼登位,政权由叔伯阿祖德·穆尔克代理,但是他的奢华生活方式得不到伊朗人民的支持。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这个混乱的时期接管王朝,选民对于英俄帝国主义及穆罕默德·阿里·沙的独裁统治深感不满。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竭力寻找适当的人选出任政府部长,试图修补父亲所造成的伤害,但是他无力应对内部的不稳及外国的干预,特别是英国和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联军在伊朗境内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伊朗人民不想看到国家成为战场,于是作出强烈抗议,因此各地滋长了一些运动反对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及他的政府。

议会因此而在1910年11月召开第二届会议,议会还是未能就此达成任何成果。中央政府权力低落,加上未能对议会施加影响力,致使议会失效,据称艾哈迈德沙·卡扎尔与第二届会议的相处出现了问题。

1917年,英国利用伊朗作为桥头堡干涉俄国革命,新建立的苏联仿效前朝随即吞并波斯北部作为缓冲区,苏联又从卡扎尔政府身上获取羞辱的让步,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已对政府内阁失去了控制。中央政府在面对无神论者敌人的时候暴露出来的软弱激起了传统伊朗人的怒火,当中包括年轻的鲁霍拉·霍梅尼,他在后来指责共产主义和君主制卖国,违背伊斯兰教教义。

到1920年,政府仅能控制首都,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对局势发展已失去控制。新成立的政党与英波协定进一步使国家窒碍难行,温和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经常就少数族群和世俗主义议题发生冲突,两派之间的争论还升级成暴力冲突和行刺。

经济疲弱也使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及政府承受外国的影响,政府要从大英帝国银行取贷款。此外,伊朗从英伊石油公司手中所获得的利润不多,红军、叛军及军阀控制着大部分的乡郊。

1921年2月21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礼萨汗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成为了首相。礼萨汗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里仅动用了3000人及18支机关枪。礼萨汗通过军旅擢升至指挥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协定,由于伊朗人民并不欢迎英波协定,此举展示了礼萨汗的外交手腕。他在1921年签订伊苏协定,协定将以往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取消,并赋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里海航运权。

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后,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1923年离开伊朗,他不再关心国家事务,加上健康转差,促使了他开始了“欧洲之旅”。他在1925年10月31日被正式罢免,议会宣布礼萨汗成为沙阿,终结了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而建立巴列维王朝。

1923年,艾哈迈德沙因健康问题而前往欧洲,议会正式终结卡扎尔王朝的决定令他的欧洲之旅成为流亡之旅。艾哈迈德沙在流亡期间发表了一份宣言,表达了他对被推翻的不满:

在政变不久后,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得到了土耳其的政权,当上总统,他提出帮助艾哈迈德沙重返王座。他召见波斯大使阿诺什尔万·萨帕博迪到总统府,并指示波斯大使要代他作出干预,并提出协助:

可能是由于自尊心作祟或无意再当帝王,艾哈迈德沙婉拒了这个邀请。据称在此后不久,土耳其政府承认礼萨汗的主权,全力支持波斯新政府。

1930年,艾哈迈德沙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讷伊逝世。他的兄弟穆罕默德·哈桑·米尔扎(英语:Mohammad Hassan Mirza)保证卡扎尔王朝的血统会透过他传承下去。

阿迦·穆罕默德汗(1794年-1797年) · 法特赫-阿里沙(1797年-1834年) · 穆罕默德沙(1834年-1848年) · 纳赛尔丁沙(1848年-1896年) · 穆扎法尔丁沙(1896年-1907年) · 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年-1909年) · 艾哈迈德沙·卡扎尔(1909年-1925年)

相关

  • 字模字型或字模(英语:font;传统英式英语:fount)是指印刷行业中某一整套具有同样样式、字重和尺码的字形,例如一整套用于内文的宋体5号字、一整套用于标题的10号字就叫一套字型。电脑早
  • 早老蛋白结构 / ECOD早老素(英语:Presenilin,又译为早老蛋白)是一族相关联的多跨膜蛋白充当了一部分的γ-分泌酶(作为催化剂)膜内蛋白酶复合物。
  • 乒乓球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于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正式成为比赛之一,初时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及女子双打;但于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消男子双打及女子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是朝鲜的中央银行及发钞银行,现任行长为金千均。该银行的正式成立日期是1947年12月6日。1946年2月15日,朝鲜成立了其中央银行,并由苏联军方接管
  • 张光直张光直(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3日),生于北平市。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亦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张光直生于北平市。父亲张
  • 斯坦斯小行星2867 (2867 Šteins)是1969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尼科莱·切尔尼克(俄语: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Черных)在克里米亚天体物理观测台发现的主带小行星。这颗
  •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波斯语: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转写:Mahmūd Ahmadinezhād,发音:  ( 发音),1956年10月28日-)是伊朗第6任总统,同时是伊朗保守派政治联盟伊斯
  • 大阪府第14区大阪府第14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岩
  • 海因茨·伦敦海因茨·伦敦(Heinz London,1907年11月7日-1970年8月3日)是一位德国(后来取得英国籍)物理学家。他在数所德国大学从事研究后,由于纳粹的种族政策,不得不在1933年与他的哥哥弗里茨逃
  • 切瓦特·艾乔福切瓦特·乌密亚迪·艾乔福,CBE(/ˈtʃuːwᵻtɛl ˈɛdʒi.oʊfɔːr/ ;英语:Chiwetel Umeadi Ejiofor;1977年7月10日-),尼日利亚裔英国男演员,他获得过多次奖项提名,包括2006年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