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语

✍ dations ◷ 2025-04-25 05:04:47 #印第安语
美洲原住民语言(有时也称为印第安语)并不是一种语言,甚至也不是属于一种语系,而是美洲所有原住民的各种语言的总称。其中玛雅语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随着15世纪末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到来,以印第安人为主的美洲原住民数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锐减,再加上文化的同化,美洲原住民的大部分语言已经灭绝,目前即使会说美洲土著语言的大部分人也是操双语的人群。因为缺少研究材料,对美洲土著语言的研究很不足,目前对许多美洲土著语言的分类说法不一,尚不能把语系确定下来,只能暂时分为语组,大致有如下个语组,有几百种以上的语言,有许多语言现在能流利的说的人不足几十甚至几个人,大部分已经灭绝。

相关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糖原糖原(英语:glycogen,又称肝糖、动物淀粉)是人类等动物和真菌储存糖类的主要形式;是多糖的一种,由葡萄糖失水(脱水)缩合作用而成。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动物和真菌的能量储存物质。
  • 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词(希腊语:Όρκος του Ιπποκράτη,英语:Hippocratic Oath),俗称医师誓词,是西方医生传统上行医前的誓言,希波克拉底乃古希腊医者,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英语: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是上海申
  • 心包膜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朝廷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作为经文的标准。传抄的经文与石经相比较,即可知正误。刻在石头上的佛经有时也称为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熹平石经
  • in vivoIn vivo为拉丁文“在活体内”之意。在科学文献中,in vivo常指进行于完整且存活的个体内的组织的实验,以区别在生物体上移除下来的组织或死亡的组织上进行的实验(对应的拉丁文为
  • 博物学自然历史(拉丁语:Historia Naturalis)又译自然史、博物学,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对地球上各种生物(动物、植物、菌类、微生物)以及它们周边生存环境中各种事物的不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根据其特征划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类(七政的次序),统称“五行”。五行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
  • abbr class=abbr title=S33: 预防静电S33/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