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

✍ dations ◷ 2025-07-19 07:27:58 #性学,性别,性别认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

社会性别(英语:gender)是一系列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关的特征。根据上下文,这些特征可以包括生物性别(包括男性,女性和双性人的变异状态)、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即性别角色)或性别认同。大多数文化与性别二元论息息相关,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对于处在这两者性别之外的,有性别酷儿。有些社会除了男人和女人外还有其他的分类(如:南亚的海吉拉),这些统称为第三性别。

社会性别是很复杂的,包含了无数外表、言语、动作等等各方面的特质。

总体社会性别通常不容易作一个简单的分类,虽然社会倾向于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性别义涵是不断在进行重新调整的;比如说,粉红色在1900年代初期被认为是阳刚的颜色,而现在则被视为是阴柔的颜色,且代表女性,而蓝色的情况刚好相反,代表男性。性别这个词也逐渐演化成不一样的义涵:它越来越被视为是一种属性(就像颜色代表不同性别),而不是一种可以明确区分的本质。

社会性别指的是一个在社会中的人,其自身和其所处的环境对生理性别的期待。这些期待将在这个人的行为(以及环境中的群体的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比如,一个男性可能被教育成要具备阳刚特质,而社会中的人也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他需要具备阳刚特质。有时候,这样的看待会成为群体活动。比如,某社区的众人会对一个具备阴柔特质的男性予以鄙视甚至漠视。人们期待这样的男性能改变这行为。

英文中的gender是从古法文的演变过来的,意思为“东西的种类”。再往上追溯的话,则是拉丁文的,意思为“种类”、“物种”。

英语中的Gender一词常常会被用来当作的同义词,指称解剖学上的生理性别差异,普遍用来辨别雄性与雌性。

不过在现代社会,直接以生理性别的意义来形容已经在减少当中,而因在英语部分,会容易被解作性行为及单指生理性别,现多以gender形容性别,以社会性别来称呼男性(Male,M)和女性(Female,F)。在中文语境来说,生理和社会性别的男性和女性意义是相同,大部分人并不在意相关用词的区别。

在某些语言的文法中,比如法语和拉丁语,名词与代名词会有文法上的性别。

法律或社会在性别方面的差别对待包括性别歧视。特别是一些企业、公共机构、以及法律,往往为其中一种性别提供特权和服务,而不为另一种性别提供,有时他们要求不同的性别完全被分隔。

性别理论(gender theory)来说,“heteronormativity”指人类可分成两种明确和互补的类别:男性和女性在传统思想中,正常的性和婚姻关系只存在于不同的性别之间的两个人之间,并且各个性别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性别角色。现代社会逐渐对不同性别有更大的尊重与包容度。

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中代表两性平等,当中的性别(gender)是指社会性别。在女性主义中,大部分女性主义者均接受及承认男性和女性存在生理差异,但两性在社会上是机会平等的,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不能构成社会上的性别差异,并导致性别歧视和造成社会的性别定型。促进性别平等有助消除及减少性别歧视。

相关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质体外途径质外体(英语:apoplast)是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它是养分运输的重要途径,并有贮存养分和激活养分的功能。质体外途径(apoplast pathway)是相对
  • 1826年第一张照片问世喔
  • 爱新觉罗氏清朝: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氏(满语:ᠠᡳ᠌ᠰᡳᠨᡤᡳᠣᡵᠣ,穆麟德:Aisin Gioro,太清:Aisin Giuro),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爱新觉罗宗谱》来记录宗族成员。爱
  • 棱菊石目棱菊石目(Goniatitida)是一群已经灭绝的菊石亚纲生物,与乌贼、章鱼关系较接近,与鹦鹉螺关系较远。棱菊石目最早出现在泥盆纪中期(大约3.9亿年前),兴盛于石炭纪与二叠纪,最后于古生代
  • 欧洲经济区欧洲经济区(EEA)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与欧盟(EU)达成协议后,于1994年1月1日生效,旨在让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国,无需加入欧盟也能参与欧洲的单一市场。现时欧洲经济区成员为欧
  • 天宇盗龙天宇盗龙属(属名:Tianyuraptor)是驰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约1亿2200万年前。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相较于辽宁的其他驰龙科恐龙,天宇盗龙明显较为原始。模
  • 温希凡温希凡,1929年生于辽宁省法库县。历史专业毕业,毕业学校不详。1952年参加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建工作,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等职;1981—1984年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
  • 东方一号东方一号(俄语:Восток-1)是前苏联的太空计划,也是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任务,1961年4月12日发射升空,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外层空间的人,亦是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东方
  • 德国历史德意志(德语: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时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献中的一词,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王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罗曼语和凯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