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萨围城战是一场自1317年或1320年开始直到1326年4月6日结束的漫长围城战役,当时奥斯曼人展开围攻普鲁萨(现称布尔萨)大胆的作战计划,在此之前新建立的奥斯曼帝国还未占领过任何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由于建国初期的奥斯曼人尚缺乏专业的攻城知识以及缺少相应的攻城武器,导致这场围城战役持续了长达6年或9年的时间后,奥斯曼的军队才攻下这座都市。
学者雷尼卡斯·卡尔科康第拉斯(英语:Laonikos Chalkokondyles)指出,奥斯曼人是趁着拜占庭帝国在1321年-1328年间陷入两安德洛尼卡战争(英语:Byzantine civil war of 1321–1328)而无暇他顾的机会,趁机占领了普鲁萨城。当时年轻的安德洛尼卡三世认为,祖父安德洛尼卡二世已经过于老迈,应当由自己来接掌皇帝的宝座,为此他决定起兵夺位,祖孙两人随即展开为期数年的内战。当安德洛尼卡二世与安德洛尼卡三世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王位争夺战的时候,普鲁萨也正是在此时被奥斯曼人孤立包围,长年围城下普鲁萨城中因缺粮而遭受饥荒,在缺乏支援下,坚守多年的普鲁萨守军最终向奥斯曼人宣布投降,拜占庭帝国在亚洲地区的其他领土也纷纷沦陷。
部分历史观点认为奥斯曼一世在普鲁萨沦陷前便已因病而过世,但也有说法认为奥斯曼一世是在病榻上听闻胜利的好消息后才离开人世的,他死后被郑重地埋葬在布尔萨当地。
在攻占这座城市之后,奥斯曼一世的儿子兼继承者奥尔汗一世宣布将布尔萨设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此后布尔萨一直承担着帝国首府的重任,直到1366年时,穆拉德一世才将首都再度迁移到马尔马拉海另一端的埃迪尔内 。布尔萨不仅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奥斯曼建筑的发源地,诸如:布尔萨大清真寺(1399年)、巴耶塞特一世清真寺(1395年)、许达文迪加尔清真寺(1385年)以及绿色清真寺(1421年),皆为早期奥斯曼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品。奥尔汗一世在他的统治期间内,更兴建了许多如公共厨房、土耳其浴场、清真寺、客栈和商队驿站等公共设施来鼓励这座城市的发展,奥尔汗一世另外还修筑了一所伊斯兰学校 。当奥尔汗一世去世之后他被安葬于布尔萨城中的陵墓内,与他的父亲奥斯曼一世合葬在一起。出身摩洛哥的穆斯林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31年造访此地时对苏丹感到印象深刻,同时也发现布尔萨是座令人感到心情愉快的城市“有着美丽的巴札和宽阔的街道,四面环绕着花园和奔流的泉水”。
历史学家保罗·K·戴维斯(英语:Paul K. Davis (historian))写到:“攻占布尔萨使奥斯曼一世与他的继任者们一跃而为小亚细亚地区强大的政权,由此开启奥斯曼日后的帝国之路”。
坐标:40°11′00″N 29°04′00″E / 40.1833°N 29.0667°E / 40.1833; 29.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