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国家图书馆

✍ dations ◷ 2025-11-12 03:10:12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英语:National Library of Guyana),前称卡内基免费图书馆(英语:Carnegie Free Library)、乔治敦免费公共图书馆(英语:Georgetown Free Public Library)、免费公共图书馆(英语:Free Public Library),是圭亚那的法定送存与著作权图书馆。与大部分国家图书馆不同,圭亚那国家图书馆也同时是一所公共图书馆,并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网络的总馆,而其分馆遍布全国各地。圭亚那国家图书馆创于1909年,馆址位于中乔治敦教堂街(Church Street)和大街(Main Street)的角落。2012年,图书馆馆藏421984本书籍(包括阿瑟·詹姆斯·西摩(英语:A. J. Seymour)和伊恩·麦克唐纳(英语:Ian McDonald (Guyanese writer))的手稿),并有191790个注册会员,每年获得70万圭亚那元的经费资助。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起源于苏格兰裔美国富豪安德鲁·卡内基的倡议,而卡内基本人也在1907年捐款7000英镑,作为在英属圭亚那(英语:British Guiana)乔治敦建造公共图书馆的费用。此倡议是全加勒比地区图书馆扩展计划(由卡内基筹划和赞助)的一部分,而圭亚那国家图书馆也是20世纪初于加勒比海一带建造的卡内基图书馆之一。

1907年,时任英属圭亚那总督弗里德里希·米歇尔·霍奇森(英语:Frederick Mitchell Hodgson)召开临时委员会,研究如何利用卡内基提供的资金创建一所公共免费图书馆。1908年7月,俗称“《公共免费图书馆条例》”(Public Free Library Ordinance)的《1908年第12号条例》(Ordinance No. 12 of 1908)获得通过,该条例委托乔治敦市长、市议会和联合法院管理图书馆。图书馆于1908年4月28日奠基和开始动工建造。

1909年9月,卡内基免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初时采用封闭式运作,并以铁栏将公众与书籍分开,欲借阅馆藏者须书面经一个小窗口向图书馆管理员递交请求。图书馆在启用时馆藏57000本书籍。那些书籍皆在殖民地皇家产业机构(英语:Crown Agency)的请求下,由西敏市图书馆管理员帕西(Mr. Pacy)选择,在900英镑预算下购买。图书馆在启用时有1500名注册用户。图书馆的首任管理员是艾米莉·穆雷(Emily Murray),她自1909年至1940年出任图书馆的管理员。1910年4月4日,图书馆开始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当时图书馆有5700本书籍可供借阅。

1932年,英国图书馆协会(英语: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CILIP)文书欧内斯特·萨维奇(Ernest Savage)受纽约卡内基财团(英语: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委托,调查加勒比地区内英美殖民地的卡内基图书馆的情况;萨维奇在1934年完成编写报告。萨维奇在报告中提出应加强对卡内基图书馆的财政支持,而因应此提议,东加勒比海和英属圭亚那地区的图书馆系统获得10000美元的拨款,而乔治敦免费公共图书馆也被集成到该系统中。图书馆建筑也因而加建了第二层,为英属圭亚那博物馆(British Guiana Museum)自1935年至1951年使用。

1940年,图书馆引入了一套开放访问系统,容许注册用户直接在书架选择书目,这使图书馆的使用率和注册用户数量显著上升。

1950年,英属圭亚那政府通过了一项名为《1950年第13号条例》(Ordinance 13 of 1950)的法例修正案。该修正案扩大了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义务范围;政府对殖民地内所有地方的图书馆分支机构,以及其他图书馆服务,皆要负责。乔治敦免费公共图书馆也因而成为圭亚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总馆,并更名为“免费公共图书馆”。1950年8月,东加勒比地区图书馆副馆长J·斯密顿(J. Smeaton)来到英属圭亚那,向时任免费公共图书馆管理员鲁比·法兰克(Ruby Franker)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重建免费公共图书馆,以及开展农村图书馆服务,为圭亚那主要市镇和聚居地以外的地方提供图书馆服务。

根据《1950年第13号条例》,免费公共图书馆开始扩大其在圭亚那的营运范围。图书馆在当地主要聚居地设立分馆,并引入额外服务。图书馆的首个分馆于1953年4月23日在新阿姆斯特丹开设,该分馆最初馆藏2000本书籍,并获保证每年可从新阿姆斯特丹市议会获取1000美元的拨款。1955年2月,免费公共图书馆在麦肯齐(MacKenzie,现为林登的一部分)开设了另一座分馆,该分馆馆藏3021本书籍。麦肯齐分馆建筑由德梅拉拉铝土矿公司(Demerara Bauxite Company, DEMBA)承建。

1950年,免费公共图书馆按照斯密顿的建议引入了乡郊图书馆服务。圭亚那首所乡郊图书馆中心于1950年8月27日在埃塞奎博群岛-西德梅拉拉区(第三区)西海岸德梅拉拉海牙村(Hague Village)启用。随后,包括斯坦利敦(Stanleytown,于1951年1月启用)、阿格里科拉(Agricola,于1951年5月启用)、拜霍特菲尔(Bagotville,于1952年6月启用)、埃塞奎博男子学校(Essequibo Boys School,于1953年2月启用)与恩摩(英语:Enmore, Guyana)官立学校(Enmore Government School,于1954年5月启用)等地也分别创建了乡郊图书馆中心。

1966年(圭亚那独立当年)12月1日,免费公共图书馆由红十字会手上接管监狱图书馆服务,而该服务也在此时扩展至在乔治敦、新阿姆斯特丹、马扎鲁尼及锡布利堂(Sibley Hall)的监狱。

1970年,免费公共图书馆获英国海外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Ministry for Overseas Development)赠送一个流动图书馆,并于同年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托克维尔(Tocville)和彼得堂(Peter's Hall)是首两个获得流动图书馆服务的地区。

1972年,又称《1972年第四法案》(Act 4 of 1972)的《1972年出版物及报刊法》(Publications and Newspapers Act)获得通过。该法案将免费公共图书馆定为圭亚那的国家图书馆,并要求免费公共图书馆同时负责为在圭亚那印刷的书籍作法定送存。为突显免费公共图书馆同时具有公共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免费公共图书馆更名为圭亚那国家图书馆。圭亚那国家图书馆也因相关法律修订而同时成为圭亚那的国家书目中心。

1969年,圭亚那国家图书馆发起了一项筹款,希望为乔治敦图书馆增建一座三层高的大楼。国家图书馆向英国政府寻求援助,而英国政府则于1973年为图书馆扩建工程捐赠了钢架。1997年,圭亚那政府批准了扩建计划,并承诺为翌年开展的工程提供资金。扩建工程于1998年展开,并于2001年完工。

国家图书馆于1993年购入与安装了首批电子计算机,并于2002年安装了免费互联网服务。

2009年,圭亚那国家图书馆成立一百周年。为纪念此事,国家图书馆举行了一系列公众阅读和讨论,而这些活动皆与圭亚那传统口头民俗故事有关。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馆址位于中乔治敦教堂街和大街的角落,由安德鲁·卡内基在1907年捐款7000英镑援建。图书馆于1908年4月28日奠基和开始动工建造,于1909年9月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建筑以木材建造,屋顶倾斜,外墙为白色,正门成拱形,上有“卡内基大楼”(Carnegie Building)字样。大楼初期只有一层,在得到纽约卡内基财团的10000美元拨款后,增建了第二层,供英属圭亚那博物馆使用;英属圭亚那博物馆于1951年迁出。

后来,圭亚那政府于1997年批准了图书馆增建一座三层高的大楼的计划。增建工程于1998年展开,并使用了英国政府于1973年捐赠的钢架,于2001年完工。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在国内共设置了五个分馆,分别为:

自1972年起,圭亚那国家图书馆一直是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的法定著作权图书馆。因此,它有权获得在圭亚那印刷的所有出版物的副本,并负责保存相关出版物的国家馆藏。国家图书馆也负责编订和存储在圭亚那印刷的出版物的综合清单《圭亚那国家书目》();《圭亚那国家书目》自1973年起开始出版。

圭亚那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图书馆,并提供全国性的图书馆服务。国家图书馆除了设有参考和借阅部外,也设有少年读物部、留声机唱片服务与玩具图书馆服务。圭亚那国内未由国家图书馆或其五个分馆服务的地区则由乡郊图书馆中心、流动图书馆和监狱图书馆提供服务。

乡郊图书馆服务在1950年8月27日伴随着海牙村乡郊图书馆中心启用而开展。2012年,全国共设有21所乡郊图书馆中心,包括艾芍顿村、阿尔比恩(英语:Albion, Guyana)、安娜女王村、巴蒂卡、巴克斯顿(英语:Buxton, Guyana)、酸渣木溪(英语:Crabwood Creek)、海牙村、莫查(Mocha)、莱瑟姆、桑塔米申(Santa Mission)与伍德利公园(Woodley Park)等地。乡郊图书馆中心由义工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和助理。1955年,免费公共图书馆为乡郊图书馆中心的所有义工助理开设了培训计划。

流动图书馆服务始于1970年,为国家图书馆、其分馆或乡郊图书馆中心未能服务的地区提供图书馆服务。圭亚那国家图书馆有两支流动图书馆服务团队,其中首支创于1970年,服务托克维尔、彼得堂、休斯敦(Houston)、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与索斯代克(Soesdyke)等地,而第二支则创于1976年。

监狱图书馆服务始于1966年,向乔治敦、新阿姆斯特丹、马扎鲁尼及锡布利堂(Sibley Hall)的监狱提供图书馆服务。监狱图书馆的馆藏由受相关训练的监狱职员管理。

2012年,圭亚那国家图书馆馆藏421984本书籍,而其馆藏包括一些罕见的历史文献、专属圭亚那的一系列特殊史料,以及两位重要的圭亚那作家阿瑟·詹姆斯·西摩和伊恩·麦克唐纳的手稿。

相关

  • 饶毅饶毅(1962年2月28日-),江西人,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他于1991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担任博
  • 脱氧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允䄔胤䄔(1683年9月13日-1684年7月17日),清朝康熙帝的儿子(实际的十九子,但因早殇未序齿)。胤䄔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廿三,生母是贵人郭络罗氏(宜妃之妹),当时康熙皇帝虚岁三十。胤䄔
  •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罗伯特·奥尔德里奇(Robert Aldrich,1918年8月9日-1983年12月5日)是美国电影导演、作家、制片人,因《死吻》、《大刀》()、《兰闺惊变》()、《凤凰劫》()及《十二金刚》等片而知名。
  • 宋文公宋文公(?-前589年),本名子鲍,宋前昭公之庶弟。宋前昭公七年(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使人杀死宋前昭公于孟诸之薮,改立公子鲍,是为宋文公。隔年,晋灵公即派大将荀林父与诸侯出兵伐宋,追究此事
  • 米哈伊一世米哈伊一世(罗马尼亚语:Mihai I,1921年10月25日-2017年12月5日)是前罗马尼亚王国的最后一任国王,于1927年7月20日到1930年6月8日期间和1940年9月6日到1947年12月30日期间在位。他
  • 王上豪王上豪(1989年8月13日-),是台湾男艺人、游戏实况主。曾是凤凰艺能旗下艺人。2017CTC世界国标舞竞赛艺人组 第四名
  • 蓝仁蓝仁(1314年-?),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明朝福建崇安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生。任武夷书院山长,后迁邵武尉,拒不赴。元亡后绝意科举,终生未仕,专力为诗。其弟蓝智亦能作诗,时称“崇安
  • 浦南运河浦南运河,是上海市奉贤区境内的一条运河,属于杭州湾水系,以区片为名。运河西起龙泉港,经过庄行镇、南桥镇、青村镇、奉城镇,最终抵达原南汇区和奉贤区界河大泐港。始建于1958年,分
  • 菲利普·博纳契奇菲利普·博纳契奇(克罗地亚语:Filip Bonačić,1911年1月27日-1991年5月30日),克罗地亚水球运动员、教练。他曾代表南斯拉夫国家队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水球比赛,获得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