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罗马化

✍ dations ◷ 2025-02-23 21:11:06 #西里尔字母罗马化,俄语

俄语罗马化(俄语:Транслитерац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лфавита латиницей、俄语拉丁化)是指把俄语从西里尔字母转写到拉丁字母这一过程。这种转写常用于把俄语人名和其他词语(比如Иван)转换为拉丁字母(Ivan)以便书写、印刷。

俄语罗马化在没有俄语输入法或俄语输入困难的计算机使用者手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尽管时至今天俄语的ЙЦУКЕН键盘早就普及了,但仅限于俄国境内。由于俄国国外的键盘基本都是QWERTY键盘,这使得不熟悉ЙЦУКЕН键盘布局的用户在输入西里尔字母的时候相当麻烦,因为键盘键帽上没有印刷西里尔字母供参考。配合一些软件,用户可以用他们熟悉的QWERTY键盘输入罗马化的俄语词汇,通过软件逆转换为西里尔字母。

由于在不同的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中部分字母读音有所差异,因此同一个俄语词语转写到不同语言里可能写法上有所差异。比如俄语人名Воронин(沃罗宁)写成英语、捷克语或西班牙语时为,写成法语为,而德语和波兰语中这个名字会被写成。

西里尔字母学术转写法,或者叫“国际学术转写系统”,是一种19世纪开始用于语言学的转写系统。这套系统基于捷克语字母表,是后来的GOST和ISO系统的原型。

GOST 16876-71标准由苏联政府国家测地学与绘图学管理部在1971年发布,是唯一一部不用附加符号的GOST标准。这个标准在2002年被GOST 7.79-2000所取代。

这套标准等同于GOST 16876标准,是经济互助委员会官方的俄语罗马化标准。

GOST 7.79-2000,《信息、图书馆及出版标准系统——西里尔字母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则》,是最新的关于俄语罗马化的GOST标准文档。这是等同于ISO 9:1995标准,是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的官方标准。

ISO/R 9是一套由ISO组织根据长期使用的西里尔字母学术转写法制定的关于俄语及其他7种斯拉夫语言的拉丁化的标准。这套标准从1954年开始实行,后在1968年进行修改。

ISO 9:1995是当前使用的ISO转写标准,基于ISO/R 9:1968标准。与ISO/R 9:1968相比,ISO 9:1995在现代俄语使用的字母中只有5个不同。这是第一套独立于语言的转写系统,每个西里尔字母都有唯一一个对应的拉丁字母(包括扩展拉丁字母)。这样使得俄语等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能精确地转写为拉丁字母并保证从拉丁字母逆转写后仍能与原文完全一致。

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在1987年开始对外推广他们使用的地名转写系统,这套系统基于1983年版的GOST 16876-71标准。这套标准通常使用与地理有关的产品上,比如地图、旅游指南等。

美国图书馆协会与国会图书馆(两者并称ALA-LC)斯拉夫语字母表罗马化转写表被广泛用于北美洲的图书馆,并从1975年起用于英国境内的图书馆。这个转写表的正式版本包含了附加符号和双字母连线,但在平时使用时两者经常会被忽略。

英国标准2979:1958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使用的主要转写标准。其变体在1975年前在英国的图书馆用于图书分类。这套标准在1975年后被来自美国的ALA-LC俄语罗马化标准所替代。

BGN/PCGN系统是一套便于英语区国家的人民阅读和发音的转写系统。很多出版物都使用这种转换方法的简易形式来书写俄语姓名,比如把转换为、和简单地转换为以及忽略 和两个字母。这套系统能方便地只通过使用基于英语的键盘上的所有字符就能完成转写:这套系统既不需要附加符号,也不需要生僻字母,但分隔符(·)有时会被使用以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这套标准由美国地名委员会(BGN)和英国官用地名永久委员会(PCGN)共同开发,1944年被BGN采纳,并在1947年被PCGN采纳,以转写俄语地名。

相关

  • 瘀血瘀血(英文:Blood stasis),又叫血瘀,是中医里面一个重要的病理过程。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由于气虚使血液汇聚或者流速变慢,它通常被理解成属于生物医学里血液学的疾病,比如出血、充血
  • 伪装伪装是动物用来隐藏自己,或是欺骗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不论是掠食者或是猎物,伪装的能力都会影响这些动物的生存几率,主要的方式包括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保护色而言,有些物
  • 佛罗里达州佛罗利达州(英语: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本土最南端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哈西,最大的
  • 因果谬误因果谬误(Causal Fallacy)、虚假原因(英语:false cause)、或乱赋因果(拉丁语:non causa pro causa),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泛指各种未有充分证据便轻率断定因果关系的不当推论。像是例如看
  • 中古法语中古法语(法语:moyen français)是法语其中一个历史分期,主要由1340年至1611年,主要特点有:中古法语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变格的消失(历时多个世纪)。名词再没有主格和间接格的分别,
  • 玛哈·哇集拉隆功国王陛下王后陛下​王太后陛下玛哈·哇集拉隆功(泰语:มหาวชิราลงกรณ์,皇家转写:Mahawachiralongkon, 泰语发音:;1952年7月28日-),全名玛哈·哇集拉隆功·博丁达德巴亚瓦
  • 尖吻灵猫尖吻灵猫(学名:Eupleres goudotii),又名小齿獴或瘦小齿獴,是马达加斯加特有及很稀有的食蚁狸科。尖吻灵猫与其近亲的马岛灵猫一同被分类在食蚁狸亚科之下。它们没有肛门腺或会阴
  • 即墨之战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并于济西之
  • 亚碲酸亚碲酸是一种碲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TeO3。 人们对这种化合物不太了解。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HO)2TeO。原则上,亚碲酸可以由二氧化碲与水反应制得。它形成的盐却是众所周知的,例
  • 金日成家族金日成家族(简称金氏家族,亦有人称之为金氏王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官方称为“白头血统”(韩语:백두혈통)的家族世袭政权,是指朝鲜建国之父兼共和国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