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克豪斯

✍ dations ◷ 2025-05-19 22:53:21 #1884年出生,1969年逝世,古典钢琴家,德国钢琴家,莱比锡人,瑞士音乐家,归化瑞士公民,联邦德国星级大十字勋章获得者

威廉·巴克豪斯(德语:Wilhelm Backhaus,1884年3月26日-1969年7月5日),德国钢琴家,以演绎贝多芬、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出名,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

巴克豪斯出生于莱比锡,1891年起随阿洛伊斯·雷肯多夫(德语:Alois Reckendorf)学习钢琴,1894至1899年间于莱比锡音乐学院继续师从雷肯多夫,同时和萨洛蒙·雅达松学习作曲,后来还师从欧根·达尔伯特及亚历山大·席洛悌。

巴克豪斯十二岁时开始公开演出,1900年于伦敦首次在海外举办音乐会。1905年,他在巴黎获得安东·鲁宾斯坦音乐比赛(英语:Anton Rubinstein Competition)钢琴第一名,巴托克·贝拉屈居第二。巴克豪斯曾执教于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1905-1906年)、德国松德尔斯豪森宫廷音乐学院(1905-1908年)、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925-1926年)。1930年,巴克豪斯携妻子移居瑞士卢加诺附近的小镇比奥焦,一年后成为瑞士公民,同时继续在德国参与艺术活动。

1930年5月,巴克豪斯结识了刚刚掌权的希特勒,并于同年成为纳粹旗下德国艺术家协会(德语:Kameradschaft der Deutschen Künstler)的主席团顾问。1936年德国国会选举时,巴克豪斯在音乐杂志上撰文表示:“没有人像阿道夫·希特勒那样挚爱德国艺术,尤其是德国音乐……”不久巴克豪斯被希特勒亲自授予教授称号,还受邀参加纽伦堡党代会,1938年成为“帝国文化院(德语:Reichskulturkammer)”成员。

巴克豪斯被视为演绎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的专家,具有极其出色的移调(英语:Transposition (music))能力,《泰晤士报》在他身后的讣告中记载了这样的轶事:巴克豪斯在排练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英语:Piano Concerto (Grieg))时发现钢琴调低了半个音,于是就直接改用降b小调继续演奏。巴克豪斯一生曾到很多地方演出,七十年的演出生涯共计达五千场音乐会——192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克豪斯在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开了17场音乐会。

1969年6月,巴克豪斯到奥地利菲拉赫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数日后在当地去世,安葬于科隆梅拉滕公墓(德语:Melaten-Friedhof)。

巴克豪斯是第一批留下录音的钢琴家之一,他1909年演奏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是唱片技术发明以来首次完整录制协奏曲作品。巴克豪斯还是首位录制肖邦练习曲全集的钢琴家,其演奏平稳而轻松,气定神闲地克服了重重技巧上的难关,这个1927年的录音至今被奉为经典。

巴克豪斯演奏风格清楚、朴实、客观,在理性分析的同时也充满了感情。其录音代表作是迪卡唱片公司两次出版的32首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第一个单声道版本录制于50年代初,1958年立体声技术出现后,巴克豪斯以七十余高龄再次一展精湛技术,遗憾去世时仅剩第29首未完成。钢琴家史蒂芬·寇瓦谢维契说,巴克豪斯是唯一真正理解贝多芬第29首奏鸣曲的钢琴家。

相关

  •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英语: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对于生物体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的调控,这些过程使生物体形成组织和器官
  • 宗教改革瓦勒度派(12世纪) 阿维尼翁教廷(1309–77年) 约翰·威克里夫(1320–84年) 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1417年) 扬·胡斯(约1369–1415年) 胡斯战争(1420–约1434年) 北方文艺复兴 德意志神秘
  • 轩辕黄帝道家系列条目黄帝,传说中远古时期人物,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神话传说其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在殷商卜辞
  • 叶夫根尼·利夫希茨叶夫根尼·米哈伊洛维奇·利夫希茨(俄语:Евге́н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Ли́фшиц,1915年2月21日-1985年10月29日),苏联物理学家。利夫希茨是朗道的学生,是他的《
  • 猫头鹰 (公司)猫头鹰(英语:Noctua)是一家奥地利电脑硬件生产商,主要生产面向电脑发烧友的CPU散热器和电脑风扇。该公司在2005年由奥地利Rascom Computer Distribution GmbH公司与台湾Kolink国
  • 石墙树石墙树,又称古墙树或石涧榕,是指从石墙缝中长出来的树木。早期的石墙由于石块之间有缝,因此榕树等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就会从石缝中长出苗来。这些树苗虽然长在路旁的石墙上,但由于
  • 新批评新批评(英语:New Criticism)是一种关注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新批评从来便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是由
  • 陈国旺 (学者)陈国旺(越南语:Trần Quốc Vượng;1934年12月12日-2005年8月8日),越南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陈国旺出生在海阳省,原籍河南省维先县周山社黎舍村。1956年,与潘辉黎、丁春林一起从大
  • 山海舆地全图山海舆地全图,是由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撰写的类书三才图会中的一幅地图。该地图于1607年完成编辑,并在1609年出版,是古代中国的第二幅世界地图,仅次于坤舆万国全图。
  • 朱议朱议�(?-1652年),又名朱议浘、朱议㞙,明朝宗室、南明政治人物。朱议�是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早年事迹不详,永历年间担任广西道御史。孙可望请求封王,金堡七次上疏争论,朝廷大臣畏惧五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