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控振荡器

✍ dations ◷ 2025-10-25 02:23:13 #振荡器,合成器模块,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设计

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是一种以电压输入来控制振荡频率的电子振荡电路设计。其振荡的频率或重复的比例会随着直流电压的不同而改变,这个特性可以用来将调变讯号当做压控振荡器的输入而产生不同的调变讯号,像是FM调变、PM调变、PWM调变。

高频压控振荡器的电压控制频率部分, 通常是用变容二极管 C 与电感 L, 所接成的 LC 谐振电路。提高变容二极管的逆向偏压, 二极管内的空泛区会加大, 两导体面之距离一变长, 电容就降低了, 此 LC 电路的谐振频率, 就会被提高. 反之, 降低逆向偏压时, 二极管内的电容变大, 频率就会降低.

而低频压控振荡器则依照不同频率而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以改变对电容的充电速率为手段来得到一个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参见波型产生器。

一个“压控石英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VCXO)”通常被使用在下列场合:当频率需要在小范围内的调整时、当正确的频率或相位对于振荡器而言是十分重要时、利用不同电压来当作控制源的振荡器、用来分散在某个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使该频段不受到太大的影响。压控石英振荡器的典型频率变化在数十个 ppm 之间,这是因为高品质系数(Quality Factor, or Q Factor)的石英振荡器只会产生少量的频率范围位移。

当射频电路发射(transmitter)电波时会有热量产生而发生频率漂移,而使得“温度补偿压控石英振荡(temperature-compensated VCXO, TCVCXO)”被广泛的使用,因为 TCVCXO 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改变其压电特性。


压控振荡器常被用在:

相关

  • 细胞表面抗原分化簇 (也被称为分化群 或简称为 CD) 指的是用来辨识那些用作免疫抗原辨识的细胞表面分子。 在生理学上,CD分子有许多用途,通常用作细胞的重要受体或配体。 CD可用于细胞的讯
  • 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Fe3+)是一种常见的铁的离子,主要存在于铁盐及其溶液中,如氯化铁。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Θ=+0.77V)。虽然常见的含三价铁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但这并不是Fe3+自
  • 109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名称来源美国50个州份的名称源自不同的语言。当中24个州名来自美洲原住民语言:8个源自阿尔冈昆语、7个源自苏语(英语:Siouan languages)(其中1个经阿尔冈昆语之一的迈阿密-伊利诺伊语(英语
  • 南方的野兽《南方的野兽》(英语:)是一部2012年美国奇幻剧情片,保护级,导演是贝赫·泽特林,由泽特林与露西·艾利柏改编自艾利柏所写的独幕剧《Juicy and Delicious》。2012年6月27日在纽约和
  • 杭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是近代中国5个在华日租界之一(另外5个是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和苏州日租界),也是杭州惟一的租界。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规定,新开辟杭州作为通
  • 蔡道基蔡道基(1935年6月1日-),浙江温岭人,环境毒理学家、环境化学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担任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农用化学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2001年当选中国
  • 林振嵩林振嵩(1731年-1799年1月1日),原籍福建泉州永宁卫(今福建泉州石狮市永宁镇),出身鳌西林氏。于乾隆年间来台于鹿港经商,初以贩盐营生,后改开设日茂行经营贸易致富,同时积极参与地方事务
  • 伊万·雷特曼伊万·雷特曼(英语:Ivan Reitman,OC,1946年10月27日-)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制片人和导演,主要以其喜剧片知名,特别是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2000年他和自己的儿子杰森·雷特曼一起创立
  •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缩写为IFAC)是由自动控制领域的国家会员组织组成的国际联合会,1957年9月12日在法国巴黎成立,根据瑞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