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

✍ dations ◷ 2024-11-05 17:20:35 #微流控
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尤其特指亚微米结构的技术。 特别的,微意味着以下的特性:微流控利用对于微尺度下流体的控制,是一个包括了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的多交叉学科。微流控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在DNA芯片,芯片实验室,微进样技术,微热力学技术得到了发展。微流控研究的空间特征尺度范围在1微米(10-6米)至1毫米(10-3米)。流体在微观上的行为与宏观流体的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微观尺度重力和惯性不再起主导作用。而表面张力,能量耗散,及流体阻力开始主导着流体行为。微流控研究这些行为如何变化,以及如何解决这些行为,或者为新用途而开发。在流体通道的尺寸约为100纳米(nm)-500微米(μm),直到2毫米以下(<2mm)时,就需要考虑到微流体现象了。雷诺数(比较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常数)变的很小,大部分的流态成了层流而非湍流。 当几束流体并行时,不会发生混合,而流体之间的物质交流则依赖于相对而言缓慢无效率的扩散。它们之间的分子转移必须常常考虑扩散作用。这个性质在微流体仪器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微流体仪器可以比传统实验条件获得更精细,更稳定的化学梯度。化学和物理性质(浓度,pH,温度,剪切力等)的高特异性也可以被确保,从而在单次和多步反应中产生更均匀的反应条件和较高级别的产物。微流体结构包括微气体系统,即用于处理片外流体(液体泵,气体阀等)的微系统,以及用于片上处理纳升(nl)和皮升(pl)体积的微流体结构。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微流体的商业应用是喷墨打印头。此外,微流体制造的进步允许以低成本塑料生产设备,并且可以自动验证部件质量。微流体技术的进步正在革新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酶分析(如葡萄糖和乳酸分析),DNA分析(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高通量测序)和蛋白质组学。微流体生物芯片的基本思想是将检测操作,以及样品预处理和样品制备在一个芯片上进行整合。生物芯片的新兴应用领域是临床病理学(英语:Clinical pathology),特别是疾病的即时现场诊断。此外,能够对生化毒素和其他危险病原体的空气/水样进行连续采样和实时测试的基于微流体的设备可以作为一个永远在线的“生物烟雾报警器”进行预警。微流控技术已经为生物学家创造了强大的工具来控制整个的细胞环境,从而导致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该技术在微生物学方面的多种优势如下所示:

相关

  •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菌。医务
  • 净迁移率这是一个关于各国净迁移率的列表,数据基于中情局的《世界概况》。正值代表净迁入,负值代表人口净迁出。
  • 红孩症夸休可尔症(英语:Kwashiorkor),即恶性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質缺乏症,台湾亦称作红孩儿症,是一种营养不良症,其致病原因尚有争议,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此病症通常发
  • 两生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英语:radionuclide,radioactive nuclide 或 radioactive isotope),是指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着很多种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
  • 费尔巴哈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德语: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拜仁州(巴伐利亚)下拜恩区的首府兰茨胡特,逝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西安医科大学)溯源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组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 维特鲁威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公元前80年或前70年-约公元前25年)是古罗马的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的创作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他的生平不详,连他的名字
  • 主动脉剥离主动脉夹层(英语:aortic dissection;法语:dissection aortique;德语:Aortendissektion),又译为“主动脉剥离”或“心血管动脉撕裂”,是因为主动脉血管内膜(英语:Tunica intima)受伤,使得
  • 硝酸钠硝酸钠为无机盐的一种,化学式为NaNO3,白色固体粉末,又称为智利硝石或秘鲁硝石(较不常见)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6.97。世上最大的硝酸钠矿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可由下列化学式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