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电铃

✍ dations ◷ 2025-02-24 04:58:48 #牛津大学历史,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史,1840年科学,1840年作品

牛津电铃(英语:Oxford Electric Bell)也称牛津电子钟或克拉伦登干电堆(Clarendon Dry Pile),是一个实验电铃,设立于1840年,并在此后几乎不间断运行。它是神职人员兼物理学家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为收藏而购买的第一批仪器之一。该设备位于英格兰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英语:Clarendon Laboratory)门厅附近的走廊中,尽管因放在两层玻璃后面而无法听到铃声,但仍在响。

该实验包括两个黄铜铃铛——每个放在一个干电堆(一种早期电池)下方,一对串联的干电堆。铃舌是一个直径约4毫米的金属球,悬吊在两个干电堆之间,因静电力的作用使铃声交替响起。当铃舌碰到一个铃铛时,它被干电堆充电,然后被静电排斥,并被另一个铃铛吸引,如此反复。使用静电力意味着虽然需要高电压来产生推动,但只有极少量电荷从一个钟罩带到另一个钟罩,这也是该装置安装后干电堆持续有效的原因。其振荡频率为2赫兹(每秒循环2次)。

其干电堆的确切结构未知,只知道它们是用熔融的硫涂覆以作绝缘,并据猜测可能是赞伯尼电堆(英语:Zamboni piles)。

某种意义上,该设备在区分两种不同的电作用的理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接触张力(英语:contact tension)理论(一种基于当时流行的静电原理的过时科学理论)和化学作用理论。

牛津电铃并未表现出永动机性质。如果铃舌没有先被磨尽,当两个干电堆的电荷均匀分配时,铃声将终止。牛津电铃自1840年以来已响起约100亿次,并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耐用的电池”。

自1840年以来,除偶尔因高湿度而短暂中断外,铃声还在不断响起。 此铃可能制造于1825年。

相关

  • 圣丹尼门圣丹尼门(Porte Saint-Denis)是一座法国凯旋门,位于巴黎第十区圣但尼郊区街附近。圣丹尼门原址是查理五世城墙城门之一,它曾是巴黎的防御工事。圣丹尼门是由建筑师弗朗索瓦·布
  • 叙利亚空袭在叙利亚和伊拉克: 联合特遣队-坚决行动 美国 (也在利比亚和喀麦隆打击伊斯兰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2014–17)  比利时(2014–17)  丹麦(2014–16)  瑞典  法国  德国  意
  • 阿拉姆·哈恰图良阿拉姆·哈恰图良(亚美尼亚语:Արամ Խաչատրյան,转写:Aram Xačatryan;俄语:Арам Ильич Xачатурян,罗马化:Aram Il'yich Kha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
  • 乙级战犯乙级战犯指犯有“战争罪行”,一般指控包括“下令、准许或容许虐待战俘或平民”或“故意或鲁莽疏忽责任,未有阻止暴行”。部分甲级战犯同时有被控以此“战争罪行”。
  • 巴托县 (乔治亚州)巴托县(英语:Bartow County)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21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6,019人。县治卡特斯维尔(Cartersville)。成立于1832年12月3日,
  • 彭乔·库巴丁斯基彭乔·佩内夫·库巴丁斯基(保加利亚语:Пенчо Пенев Кубадински,转写:Pencho Penev Kubadinski,1918年7月27日-1995年5月22日),是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 熊汝霖熊汝霖(?-1648年),字雨殷,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同安知县。崇祯十四年,升任户部给事中。后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与孙嘉绩举兵浙江抗清,迎
  • 纳耶巴扎尔纳耶巴扎尔(Nayabazar),是印度锡金邦Wes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9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96人,其中男性537人,女性459人;0—6岁人口155人,其中男70人,女85人;识字率64.96%,其中男性
  • 黑洞迷情《黑洞谜情》(英语:)是一部2018年由克莱儿·德尼执导,并由欧美多国联合制作的科幻情色惊悚艺术剧情长片。本片主演包括罗伯·派汀森、茱丽叶·毕诺许、米亚·高斯、安德烈3000及
  • 露西·巴菲德露西·巴菲德(英语:Lucy Barfield,1935年11月2日-2003年5月3日),英国舞蹈教师和音乐教师,是作家欧文·巴菲德的养女和C·S·路易斯的教女。露西·巴菲德出生于坎布里亚郡的卡莱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