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

✍ dations ◷ 2025-02-24 11:06:02 #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

罗马尼亚共产党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国家安全局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人民军(英语:Romanian People's Army)(至12月22日)
国际支持:

救国阵线
罗马尼亚人民军(英语:Romanian People's Army)(自12月22日)
罗马尼亚反政府示威者
罗马尼亚共产党异议人士
国际支持: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处决

扬·伊利埃斯库

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罗马尼亚语:Revoluția Română)指1989年发生在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共产党政权倒台的政权更迭。是除南斯拉夫内战以外,东欧剧变中唯一以流血形式完成的政权更替。

冷战时期,得益于罗马尼亚的产油国地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保持一定距离的自主外交。这使其无需过分依赖苏联来获得资源和外汇。但这种“独立”也为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的个人独裁统治创造了条件,罗马尼亚也建立了一套比苏联还要细致的全国警察体系,监视公民生活,并进行高压统治。

进入1980年代,罗马尼亚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经济陷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迷,全国的贫困率、营养不良率及婴儿死亡率均为欧洲最高。政府为还清债务而推行的财政紧缩政策更是令国内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罗马尼亚国内反齐奥塞斯库的动向日益高涨。

1989年12月16日,蒂米什瓦拉发生警察与当地匈牙利人的激烈冲突,结果警察对人群开枪,造成数人伤亡。该冲突事件引发了罗马尼亚境内多地大规模反齐奥塞斯库政府的游行和示威活动,更演变成骚乱,并有“蒂米什瓦拉事件死伤人数近万”的传闻。当时齐奥塞斯库在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他向伊朗精神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及总统拉夫桑贾尼表示“我们(指罗马尼亚)局势是稳定的”,这是齐奥塞斯库最后一次国事访问。

1989年12月21日,在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党部前广场举行集会,近10万人被动员参加。共产党总书记兼总统齐奥塞斯库在集会上讲话,试图引导人们站在他的角度上谴责蒂米什瓦拉事件是“闹事”。就在演讲过程中后排有人点燃爆竹(当事者被警察枪杀),造成现场混乱,集会的部分人群开始呐喊“蒂米什瓦拉”,局势逐渐失控;同时现场出现喇叭大声声称保安部门正向人群射击,一场“革命”已经开始云云。在一些大学生和部分市民的参与下,集会转变为一场反对齐奥塞斯库的抗议示威。一场“革命”就这样在齐奥塞斯库的眼皮底下爆发。

保安部门向人群开火,造成伤亡,此场景又被罗马尼亚国家电台直播,被全国的观众看到,这一切更激起了人们的不满。齐奥塞斯库深感不妙,当日召见被他称为“推煤车工”的国防部长瓦西里·米列亚,要求动用军队镇压抗议民众。但米列亚坚持“人民的军队为人民”,予以拒绝。第二天米列亚就被发现死亡。

第二天,罗马尼亚电台报道米列亚为“自杀”。此举激怒了军方,军队与齐奥塞斯库决裂。当夜,军队与广场上聚集的民众一道,开始占领各政府机关。各地都出现了齐奥塞斯库的保安部队和反对齐奥塞斯库的军队激烈交火的场面。

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尝试下戒严令,但无济于事。他意识到他已不能控制全国局势,便和妻子埃列娜尝试趁乱乘直升机逃离已被市民和救国阵线军队包围的罗马尼亚总统府一带。他们乘坐的直升机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西北降落。不过这一切都被已倒戈的罗马尼亚国家电台向全世界播出。同日,各反对派和共产党内反齐势力结成“救国阵线委员会”。

12月23日凌晨,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支持救国阵线的军队逮捕。12月24日早晨,救国阵线委员会核心成员聚集在国防部成立临时政府。

12月25日,罗马尼亚救国阵线以特别军事法庭方式审判齐奥塞斯库,以约20分钟的誓词判决齐奥塞斯库夫妇犯有屠杀罪和非法拥有大量来源不明财产罪,需即时处决。但齐奥塞斯库坐在审判椅称不承认所有罪行,并称只有在国会才能证明他的合法总统权力,救国阵线军队随后便把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用绳子绑在一起,齐奥塞斯库夫妇在罗马尼亚南部登博维察县兵营厕所前一块空地上被枪毙。枪决由救国阵线3人行刑队所组织,为昔日保护齐奥塞斯库的护卫队64团伞兵团,包括队长艾内尔·博耶鲁,军士长乔金·屋大维和多林-玛丽安·西兰。齐奥塞斯库高唱《国际歌》,还指责行刑者乃可恶的叛徒,但被其夫人埃列娜打断,“他们要把我们像狗一样射杀!”埃列娜最后的遗言是“我不信!罗马尼亚还有死刑吗?”。在行刑队指挥官赶到之前,士兵已经开枪,齐奥塞斯库中弹倒地,后脑勺撞在厕所的墙上,死后仍睁著双眼。其夫人头部中弹,脑浆外溢,鲜血不断外流,其所有财产也被没收。审讯及枪决过程的影片很快在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流传,在罗马尼亚的电视台上也曾播出,并被罗马尼亚电视台转播至全球各地。至此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正式倒台,其后罗马尼亚共产党被救国阵线政府勒令解散。

此前秘密警察曾试图闯入关押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军事基地以救出他们,为此发生过激烈枪战。有鉴于此原本预定的正常审判被改为军事审判。另外齐奥塞斯库夫妇死后多年,为了杜绝社会上“齐奥塞斯库夫妇未死”一类流言,齐奥塞斯库夫妇尸体在2010年被公开。

救国阵线取得了政权,对罗马尼亚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1990年5月,罗马尼亚举行大选,救国阵线获得胜利,随后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但救国阵线的很多领导人原来也出自共产党,他们执掌政权后仍有利用国家机器和媒体打击反对派的行为。纵使如此,由于罗马尼亚结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化及多党制,多个政党可以轮流执政或组建联合政府,但由于仿效法国实行半总统制,总统及总理权力相当,因此经常关系出现不调和,前任总统特莱扬·伯塞斯库更两度被反对派控制的国会弹劾,但最终在全民公投中获得民众的支持,未能通过。

其他东欧国家在东欧剧变后原共产党在议会或多或少还都能保留几个席位,或改名为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参与选举,唯独罗马尼亚例外:共产党被勒令解散(后撤回)。但是,现今罗马尼亚的主要政党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大多是前罗共成员。

民主化并没有立即给罗马尼亚经济带来好转,由于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加之新政府限制工资及商品价格,致使失业率大幅上升。1996年的失业救济金改革后,罗马尼亚的经济才有所好转。

近年来在罗马尼亚国内掀起了一股回味并重新评价1989年民主革命的风潮。罗马尼亚在野的极右派政党大罗马尼亚党领袖瓦丁·图多尔2010年曾表示:“齐奥塞斯库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尽管他犯下巨大的错误,但他的功绩同样巨大,这一点任何人不能否认。”

相关

  • 奎斯特崖坐标:82°36′S 155°10′E / 82.600°S 155.167°E / -82.600; 155.167奎斯特崖(英语:Quest Cliffs)是南极洲的山崖,位于奥次地,属于地质学家岭的一部分,由新西兰探险队命名,该山崖
  • 弗朗西斯·欧内斯特·劳埃德弗朗西斯·欧内斯特·劳埃德(Merritt Lyndon Fernald,1868年10月4日-1947年10月10日)为美国植物学家。其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 五氢化铁五氢化铁(化学式:FeH5)是铁和氢的超氢化物,在高压下稳定。这很重要,因为它包含未键合到较小分子簇中的氢原子,并且可能是超导体。氢原子对不键合在一起形成分子。FeH5是通过在金刚
  • 科特迪瓦国旗科特迪瓦国旗由三条同样大的、竖立的道组成:左侧为橙色,中间为白色,右侧为绿色。橙色代表科特迪瓦北部的草原,绿色代表南部海岸边上的森林,而白色则代表南北的团结。科特迪瓦国
  • 奥凯恩号驱逐舰奥凯恩号驱逐舰(USS O'Kane (DDG-77))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二十七艘,以海军少将理查德·奥凯恩命名。奥凯恩号驱逐舰于1997年5月8日在缅因州巴斯的巴斯钢铁厂安放
  • 巴德加姆巴德加姆(Badgam),是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巴德加姆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93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932人,其中男性10948人,女性4984人;0—6岁人口1002人,其中男491人,女511人;识
  • 段秀英段秀英(1966年-),云南贡山人,独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云南地区代表。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 刘大懿刘大懿(1756年-1823年),字坚雅,号苇间居士,山西洪洞苏堡人,清朝官员。他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
  • 米莉卡·曼迪奇米莉卡·曼迪奇(塞尔维亚语拉丁字母:Milica Mandić,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Милица Мандић,1991年12月6日-)生于贝尔格莱德,是一名塞尔维亚女子跆拳道运动员。2012年伦敦
  • 新华屯站新华屯是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双榆乡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163535。车站建于1964年,有通让铁路经过该站,现办理客货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未电气化。车站距离通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