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礼锐

✍ dations ◷ 2025-09-09 22:17:11 #1905年出生,1992年逝世,毛姓,吉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史学家

毛礼锐(1905年-1992年),男,字振吾,江西吉安人,中国教育家,教育史学家。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05年3月1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青原区新圩镇马塘毛家村。毛家四代任教,父亲毛伦曾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毛礼锐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913年,入本村国民小学读书。1916年,入吉安县城高等小学。1919年,入省立第六中学。1923年,考入私立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焦作矿路学堂)。1924年,再考入省立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科。1929年,毕业,回江西工作,在省立中学任教。1932年,任南昌省立第一女中师范科主任兼实验小学校长。

1935年秋,自费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育系,师从进步主义教育家沛西·能,专攻教育原理。1936年赴美国,在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研究生。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吉安创办文山中学。不久后受聘为省立河南大学教育系教授。河南大学西迁后,再赴重庆,转任省立四川教育学院教授。1941年,应聘至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曾任教育系主任。1943年7月,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山大学迁回广州,专任教学工作。1946年赴南京,在《大刚报》任职。还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1949年,赴北京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任辅仁大学教育系教授;同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调任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教研室,任教授。

其后,他参加了1956年的全国长期科学规划会议、1962年至1964年的文科教材编选会议,以及学制改革工作。文化大革命后,他开始潜心研究教育史,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了诸多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途径。

1992年7月18日在京病逝。

著有《地方教育行政指南》、《欧美高等教育的趋势》、《教育与经济》、《古代中世纪世界教育史》(合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合编)等专著。

相关

  • 萨曼王朝萨曼王朝或萨曼帝国(波斯语:سامانیان、Sāmāniyān;英语:Samanids,875年-999年)是一个由波斯人建立的曾经统治着中亚和大伊朗的王朝。王朝的名称是源自创立人萨曼·胡达(Sa
  • 河北2019冠状病毒病河北省疫情,介绍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发生的情况。截至2020年月21日24时,河北省现有确诊病例3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10
  • 宫颈毛玻璃样细胞癌宫颈毛玻璃样细胞癌(英语:Glassy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玻璃细胞癌(glassy cell carcinoma),是一类非常罕见的恶性宫颈肿瘤。肿瘤的命名取自显微镜下的成像,它的细胞质呈
  • 胱氨酸尿症胱氨酸尿症(英语: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性肾小管膜转运异常疾病,由于肾小管再吸收胱氨酸减少,导致尿液中的胱氨酸含量升高,而引起尿路结石的发生。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rBAT和BA
  • 无任所大使无任所大使又称巡回大使,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或国家其他重要领导人指派、授权代表国家的高级外交官或部长、大臣,不同于一般派驻海外固定国家、单一使馆的大使。无任所大使通
  • 超几何级数在数学中,高斯超几何函数或普通超几何函数2F1(a,b;c;z)是一个用超几何级数定义的函数,很多特殊函数都是它的特例或极限。所有具有三个正则奇点(英语:Regular singular point)的二
  • 柔默空缺柔默空缺(Romer's Gap)是指约3亿6千万年前泥盆纪末期至3亿4千万年前石炭纪早期一段缺乏化石纪录的时期。这段空缺以古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罗默(Alfred Romer)来命名。在柔默空
  • IDX-184IDX-184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开发用作NS5B(英语: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来治疗丙型肝炎。尽管它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并未通过IIb期试验。然而,该药物的研究仍在继续,并对
  • 津山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哈啰哈啰哈啰哈啰(他加禄语:Halo-halo)是一种把甜豆、果冻等东西一同掺在沾著炼奶的碎冰里食用的菲律宾甜点。在他加禄语里哈啰哈啰有“把东西混合在一起”的意思。此甜点的实际起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