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神星(小行星序号:39 Laetitia)是法国天文学家让·查科纳克(英语:Jean Chacornac)于1856年2月8日发现的一颗大型主带小行星,并以罗马神话中掌管幸福的一位女神莱蒂西亚命名。它的光谱与S型相匹配,表示其成分是石质(硅酸盐)的组合物。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的周期为4.61年,绕轴自转的周期约为5.1小时。
在1968-74年间收集的光度测量资料被用来建构提供其形状和旋转资讯的光变曲线。它具有细长的三轴椭球体的一般形状,轴的长度之比等于15:9:5。主要表面特征的尺度为10 km,并且整个表面的颜色没有显著差异。在黄道坐标系中,估计旋转极点的方向是指向座标的 (λ0,β0) =(7000211184839491314♠121°±10°, 6999645771823237903♠+37°±10°)。
1988年,使用毛纳基山天文台的UH88(英语:UH88)望远镜搜索围绕这颗小行星运行的卫星或尘埃,但一无所获。2006-08年间收集的光度观测被用来测量小行星光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些数据表明,这颗小行星可能具有复杂的形状,或者它可能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1998年3月21日对其掩星的观测获得了几个弦(英语:Chord (astronomy))的长度,表明椭球体横截面为7005219000000000000♠219 km × 142 km。
38 Leda · 喜神星 · 40 Harm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