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阵列

✍ dations ◷ 2025-08-17 11:38:21 #极小阵列

极小阵列(Very Small Array)是由14个电波天线元件组成的干涉仪,使用在26至35GHz之间的频率进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它是由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Instituto de Astrofisica de Canarias(特内利非岛)共同合作,设置在特内利非的del Teide天文台。这个阵列由卡文迪许天文物理组的马德拉电波天文台和焦德雷班克天文台建造,经费则来自粒子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委员会(PPARC,现在的科技设施委员会)。设计上则是依据宇宙各项异性望远镜强化的。

这架望远镜已参考其他参与CMB实验的望远镜,包括以气球为基础的BOOMERanG和MAXIMA,还有地基的DASI和CBI。

这架望远镜包含14个元件(可以驵合成91条基线),每个都有一个号角型反射天线将天文物理上的讯号聚焦至个别的接收机(以NRAO的设计为基础,整个系统的温度在25K,主体温度12K的假晶HFET放大器)。分离的元件使用关联器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孔径合成阵列,这些元件被安装在一个倾斜的平台上,并且可以追踪地平高度在35度以上的天体。

这些望远镜可以组合成三种不同的结构-"紧密"、"扩张"和"非常扩张",它们的不同在于各元件之间的距离(紧密和扩张之间相差了2.25倍)和天线的尺寸。紧密阵列的天线直径是143mm,而扩张阵列的天线直径是322mm。这意味着紧密阵列的主射束是4.5度,解析力为30弧分(多极性在100至800),而扩张阵列的主束是2度,解析力是12弧分,可以观测的多极性在250至1500,扩张阵列的灵敏度也是紧密阵列的5倍。非常扩张阵列可以量测高达3000的多极性,并且天线的直径相当于550mm的镜面,前置末端放大器的功能也相对的被提升。

这架望远镜的操作频率在26至36GHz,带宽为1.5GHz,意味着这架望远镜可以进行不同频率的观测工作。

它也包含一架3.7米的电波望远镜,工作的频率是30GHz,它是专门用来监测前景的来源。这些来源扣除碟形天线已经升级得比第一套更准确,可以监测比以前更微弱的信号进行观测。

无论是来源扣除碟形天线和极小阵列本身,这两者都有大型的金属接地遮罩围绕着。

当极小阵列做为干涉仪时,它可以直接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角能谱,而不必先建构一张全天空的图。

使用极小阵列观测的都是尽可能明亮的电波源和大型群极的场所(后者可以避免SZ效应),以及避免来自银河系排放的污染。出现在极小阵列视场的点电波源会使用15GHz的赖尔望远镜观测,然后在极小阵列观测时会从极小阵列监视的电波来源中扣除。

相关

  • 曹南曹南,浙江山阴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授监察御史。
  • 信俊杰信俊杰(1915年-1993年),男,河北巨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釜石站釜石站(日语:釜石駅/かまいしえき  */?),是一个位于岩手县釜石市铃子町,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和三陆铁道的铁路车站。岛式月台2面4线可进行列车交会的地面车站。站舍与月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英文: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简称浙江经贸学院,位于中国大陆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是一所以经管类专业为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
  • 虞棘虞棘(1916年-1984年),男,山东掖县人,中国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文艺处长、副部长。
  • 卢恰诺·弗洛里迪卢恰诺·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罗马大学、华威大学哲学硕士和博士、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是意大利科技哲学和伦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他在怀疑论方面的研究很有成果并且是信息哲学和信息伦理的创始人。
  • MacOS亚美尼亚语编码Mac OS 亚美尼亚语(英语:Mac OS Armenian)是叶密豪创建的亚美尼亚语字符编码,用于Mac OS。不是MacOS官方的字符集。
  • 爱德华·艾瑞克森爱德华·艾瑞克森(丹麦语:Edvard Eriksen,1876年3月10日-1959年1月12日),丹麦雕塑家,著名作品为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铜像(The Little Mermaid, in Copenhagen 1909-1913)。公元1894年-1899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专修美术,之后学习木雕。公元1908-1919年任教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
  • 李青蓉李青蓉(英语:Gia Lee,),台湾女导演。台南人。曾执导、参与许多知名偶像剧,2017年以《花甲男孩转大人》入围金钟导演。入围2013新加坡亚洲电视奖男主角奖
  • 反弹效应反弹效应(英语:rebound effect,也称为反弹现像(rebound phenomenon)),是指患者的医学征象因受药物治疗而消失,或是受到控制,但在停药或减少剂量时,症状会出现,或是重新出现。重新出现时,症状的程度通常比治疗前更为严重。反弹性失眠指的是在停止服用缓解原发性失眠的镇静剂后,而发生的失眠。使用这些物质通常会导致用者产生身体依赖,必须继续服用才能入睡。因此,当患者停止服药并且受到“反弹”的影响而失眠,这是药物戒断的症状。有时这种失眠的程度会比治疗之前的更严重。会导致此种问题的常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