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隧道

✍ dations ◷ 2025-05-19 23:07:28 #Pages using infobox tunnel with unknown parameters,成功镇,台东县交通,1929年建立,台东县历史建筑,台湾日

小马隧道,旧称泰源隧道,为台湾一座公路隧道,位于台东县成功镇,贯通海岸山脉,连接省道台11线与台23线的交通。除此之外,该隧道在路面之下还有小马圳通过。

小马隧道最初兴建于日治时期,当时统治台湾的日本,为了灌溉海岸山脉东侧小马地区的农田所需要,因此台湾总督府命令当地原住民阿美族族人,自海岸山脉中的马武窟溪引水,透过暗渠穿越马沙林尼山,后来到小马地区进行灌溉,而这座暗渠便是小马隧道的前身。

该项水利灌溉工程于1929年正式完工,当时该条圳道称为“小马埤圳”。后续为加强泰源盆地对外的交通,因此台湾总督府获得日本中央政府补助的10万日圆后,再次命令当地原住民,将原两尺宽的圳道的暗渠断面扩大成为四尺宽,可供人车可通行的隧道。1932年,隧道扩建工程完工,工时共费时15年之久。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帝国战况逐渐趋于劣势,这时台湾时常受到盟军轰炸机的空袭,而小马埤圳的这条隧道便在当时成为了为泰源、小马地区居民躲避空袭的重要防空避难所。

1945年终战后,台湾由国民政府接收,小马埤圳的隧道被台湾省政府接管后改名“泰源隧道”,是当时台东县境内唯一的公路隧道,也是海岸山脉要出入泰源盆地的唯一途径。1960年时,泰源隧道更被列为台东十景的“桃源洞天”。

1972年,台湾省公路局动工兴建东富公路,自台东县东河乡开始辟筑,一路沿着马武窟溪,进入花东纵谷后,通达花莲县富里乡。当公路完工通车后,为今日的省道台23线,泰源隧道在交通上重要性也随之被取代。

1997年,原隧道仅能容纳一部车辆单向通行,台湾省公路局计划扩建为能容纳两部车辆可通行的双向道,然而消息传到成功镇,经当地居民陈情后,台湾省公路局决定保存现状,并找寻其它地点另辟隧道,然而隧道最终并无兴建。

2002年12月,泰源隧道正式公告列为台东县历史建筑。

2004年,由于成功镇当地居民认为泰源隧道位于该镇的小马段,加上日治时期称为小马埤圳,认为台湾省公路局所改名的泰源隧道不妥当。因此开始推动泰源隧道复名计划,并于成功镇民代表会在第17届第8次临时会中,通过“隧道应回复正名为小马隧道”一案,递送至成功镇公所办理。成功镇公所了解后,于同年10月将泰源隧道正式复名为小马隧道,并在隧道东口左侧竖立纪念碑一座。

相关

  • 碳化钨碳化钨是由钨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WC,英文为Tungsten Carbide,也常简称为Carbide(实际上carbide是碳化物的统称)。碳化钨的硬度极高,莫氏硬度为8.5~9,且熔点达到2870°C,电阻亦
  • 苎麻苎麻(学名:Boehmeria nivea)为荨麻科苎麻属的一种。原生于东亚,包括中国及中印半岛等地区。作为农作物而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本种的茎皮纤维可用来织布、造纸;根及叶可入药;种子可
  • 佛朗哥时期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独裁时期(西班牙语:Dictadura de Francisco Franco)是指西班牙历史上1939年-1975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实行独裁统治的时期。该时期西班牙的正式国号为西班牙
  • 派氏丝隆头鱼派氏丝隆头鱼,又称派氏丝鳍鹦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栖息深度76-82米,体长可达9公分,栖息在外海礁坡的碎石区海域
  • MBC日日特别企划连续剧MBC日日特别企划连续剧(韩语:MBC 일일 특별기획 드라마/MBC日日特別企劃드라마),为韩国MBC电视台于每周一至五晚间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创立于2014年3月。在此之前,MBC曾于2013年间播
  • 乔治·克拉里奇·德鲁斯乔治·克拉里奇·德鲁斯(George Claridge Druce,1850年5月23日-1932年2月29日)为英国植物学家,曾任牛津市市长。
  • 查尔斯·伯捷查尔斯·苏德斯·伯捷(英语:Charles Souders Paget;1874年-1933年),美国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广州知名建筑师,被誉为广州近代建筑之父。生于美国新泽西州,20世
  • 投58线投58线 石牌~北埔,是位于南投县的一条乡道,起点位于南投县鹿谷乡石牌,终点于南投县水里乡北埔,全长7.154公里。今日列表・1961年列表・1983年列表・废止与缺号列表 注:灰字为未编
  • 鹿港线鹿港线为彰化捷运规划中的路线,目前尚在办理可行性研究中。为目前彰化县政府推动之一轴一环双枢纽轨道系统中的一轴;目前预计采用轻轨系统,路线类型、行经路线及设站位置,都还尚
  • 徐自华徐自华(1873年-1935年),原名受华,字寄尘,号忏慧,出生于浙江石门(今桐乡县),清朝末年南社女诗人,革命人士,曾任职女校校长;她是秋谨的亲密好友,因此受到史学界的关注。徐自华自幼成长于官宦